仁义山庄,从此迈进真正的河蟹主义社会……
不过事情总是不能都尽如人意的,一家欢喜了就要有一家愁。
事情也是董大小姐听自家妹妹说的。说自她大婚后,那张生就真的一蹶不振。没过多久的科举,他也因生病没去成。随后他老娘就病了,并且是一病不起。他变卖了所有家当又欠了一ρi股债,也还是没能治好他老娘。没到开春,老太太就撒手去了。
自此,张生就彻底潦倒了。而债主又隔天差五就找上门,逼得他只好在一个雨夜偷偷逃了。路上偏又遇了山贼,他吓得躲在冰冷刺骨的小河沟里,半宿都没上来。
后来估计是染了什么顽疾,居然为了吃饱一口饭去宫里当了太监……
董家妹妹说着的时候,眼里都含了泪。可是那董家大小姐,听着自己昔日情郎的遭遇居然连气都没叹一下,只是兀自逗弄着怀里的婴孩,面无表情。
董家小妹撇撇嘴,口中埋怨着自己姐姐薄情,居然就被自家姐姐赶出庄子。气得在门外,大骂了一个下午。
自此而后,再也没有了那张生和董大小姐的下文。有的,仅仅是仁义山庄四庄主的妻贤子孝和羡煞旁人。
*********************************************************************
17、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
然后就是十五年后。
董家大小姐已经成了真真正正的当家主母,富甲一方,江湖黑白两道都有名望。寡居,仅一子,半老徐娘。
平静如水的生活,因宫里的一封信函掀起了涟漪。多年杳无音信的张生,哦,错了,是张公公忽然给韩夫人寄来了一封沉甸甸的信。
据当时的春字辈最高级别丫鬟春娇的回忆是,老夫人看完信的那个下午,一直待在房中毫无动静。害得她们几个贴身丫鬟,轮流去后窗户抠窗户眼儿玩……
其实信的内容,也没什么限制级的。无非就是缅怀,缅怀,再缅怀呗。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原本就是个懦弱善良性格的张生此时说的话,必然是更加动容人心的吧?
夫人从中午待到天黑,错过了中饭,打发走了晚餐。终于在夜色全然落下时,站起身,飘落了一地的信纸。
“你果然是最没出息的,当了十多年的太监,居然也还是个九品的低等差人。”她微微叹息。
时隔了十六年的泪水,这亦如出嫁那日望见那道灰暗熟悉的身影时流下的泪水,终于蜿蜒爬下……
其实,韩夫人她到底是个什么鸟儿,至今也没几个能说明的。也许那个英年早逝的韩冬冬知道?也许那个就要病死在宫里的老太监知道?也许那个一直伺候她却被她强行告老还乡的老妈子知道?
无从考证了。
只是破天荒地,庄里一向排斥新鲜人的女主人居然答应要引进一个外人。那人据说是谁谁的义子,是个才净身没多久的小太监。因为依靠的老太监病危,没了靠山。才被老太监几经周转打发到这里混口饭吃。
“我一生无子,仅在几年前陪贵人拜佛归来的途中捡了一个少年……那少年眉眼清秀,不知怎地,我一打眼就喜欢。贵人娘娘心肠软,告我那便是投缘,叫我带回宫中作伴……如今,我已是病入膏肓,可他还没在宫里站稳脚跟,身子骨又弱。我怕等我不久于人世后,他便成了离群之鸟,命运悲戚……
少娥,请允我最后一次这样唤你……你知晓,在我一生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未曾求在你门前。如今,我是实在无法,才将自己唯一的牵挂托付与你。你不必另眼看他,仅仅是做一个普通奴才打发,三餐有米,夜有陋室便可……”
午后的阳光暖的很,韩夫人在躺椅上打着盹,脑中那人书信的内容便又自言片语地浮现上来。
房门被轻轻开启,引人过来的春娇蹑手蹑脚地来到她近前尚未开口,她便惊醒。自混沌中一睁眼,但见那逆光而投的阴影里,挎着小包袱的青衫少年清癯瘦削,面目如画,一双眉眼清淡温柔。
刹那间,恍如隔世……
17、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秘密在这章没说完,不说了,不能说的秘密。
ps:这是大虾大脑偶尔正常时的产物,有米有小感动?o(╯□╰)o
18
18、出师未捷身先飙血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