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县的仁义山庄,是这里出了名的宝地。富可敌国,声名威望。而且最难得的是,这山庄里还有四位出了名的好主子。分别是大庄主徐一凡、二庄主纪思成、三庄主穆英和四庄主韩冬冬。
四位庄主如何创的庄,这无人得知。许街头巷尾有各种版本流传,但多数也都是以耍嘴皮子为江湖营生的说书人胡编乱造,不可轻信不可全信。
但是这四位庄主“虽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的感情这方圆数里的老百姓们可都知道。
那时节,正值夏日。阳光明媚,白花齐放。
庄里的三大庄主早有妻儿,偏偏就是这最小的小弟韩冬冬一直贪玩。用他大哥的话说就是,开窍开得玩。
可也都过了弱冠,早已经是个该当父亲的年纪了,却还不定性。愁坏了其他庄主,也急死了仁义县内和周边县镇的待嫁娇娥。
于是乎,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大庄主,索性在一个内部会议上私自拍板,要来个赶鸭子上架。先找一个好姑娘娶进来再说!
没有感情做祭奠的婚姻,到啥时候都靠不住。既然横竖都靠不住了,那就必须得找个能镇得住那混小子的女子。挑来捡去,绸缎庄董员外家最泼辣的大小姐是上上人选。不仅貌美,而是是及笄后就已经替她老父亲操持生意。
女子从商抛投露脸,这在正经的官宦人家是很不看重的。这也正是那董家大小姐与情郎相爱数年仍无法婚配的原因。穷书生一个,贫困潦倒已和平头百姓无异,祖上却偏偏有个小小官职。那张情郎的老娘每每逢人便道,好歹咱们家张生也算是个名门之后啊……
对,一个是名门之后看不起商贾出身。一个是商户人家丰衣足食看不起穷酸书生,浑身上下没有一两银。
于是,青春易逝,红颜不堪老。转眼年华飞快,那董大小姐从豆蔻年华到妙龄俏女再到晚嫁云英,行情是一天不如一天。然而那个苦读的张生,状元还是迟迟没有考到,娘亲的眼光却始终没有低过分毫。
纵然热恋如火,情浓时此生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也敌不过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于是,当董员外家迎来高头大马的仁义庄主时,全家老小那是诚惶诚恐,列队欢迎。
董大小姐端庄地坐在堂上,冲着来提亲的三位庄主有礼一笑。
“我们是商贾人家,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话音里,已经是婉拒。
然而那一边大庄主豪迈一笑,“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什么大雅之堂小雅之堂?你进了我们仁义山庄,那就是当家主母之一。何人敢闲言碎语,我四弟应允,我们哥三还不依呢!”
一番话,彻
17、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
底温暖了女儿家一颗敏感的心。
一方是冷嘲热讽,口口声声说你出身卑贱。另一方热情相邀,字字句句真诚。若你是董大小姐,又能如何?
她是带着报复张生和他母亲的心嫁的,然而上轿前看着街角那道清瘦灰暗的身影时,眼泪还是止不住砸了下来。
妆花了,心寒了,情死了……
然后,一切都成了后话。
娶了一个厉害的娘子,虽然年纪相仿,但是气势上却完全被比了下去。那个爱玩爱闹的韩冬冬,遭遇了一辈子的克星。
后一年,董大小姐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大庄主乐极,给他取名诺。希望这孩子长大后能不像他父亲那般心浮气躁,事事守诺,顶天立地。然而孩子足月后,却屡屡生病。孩子不好养,赶紧找个乡下的婆子给取了个小名,唤春宝。
“春宝?”
四庄主怀抱着自己的儿子,一大一小瞪着眼睛,都在打量对方。
“春宝?”
老子又唤儿子。
黑漆漆的眼珠终于一转,孩子柔弱的小手伸了出来抓住自己老子的下巴,嘿嘿一笑。
这一笑,寒冬变暖夏。这一唤,铁石心肠也化作一汪春水。
自那尔后,四庄主再未留恋过夜莺之地,再未彻夜不归过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