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真了不起!”刘排长抓住缰绳不敢撒手,生怕这位副连长兼训马师起了贪念,把战马要过去。
这时候,老连长周开树调走了,四连的工作由副营长李树茂代管着,等于是还没有连长。以前八路军提拔干部的办法挺简单,谁能打仗、谁立功多就是谁;1945年整风以后有了些变化,开始注重政治背景、历史情况、思想表现,还要看看文化水平什么的。
骑兵团总体比较单纯,红军团的底子,政治方面基本上不存在问题,大家的表现也都不错,这么一来,学历就显得很重要。刘春雷早年进过两年正规学堂,虽然只是小学生,大小也算个文化人,于是很多战友都认为他是主要候补人选,吓得大刘赶紧声明:“我那点文化只够开豆腐店写水牌的,别把我扯进去。”
领导也找他谈话,问他到特务连当指导员有什么意见,大刘急了:“当指导员我可不行!”
“为什么?”
“我刚在军邮队犯了错误……”接着就把自己和魏二民唱酸曲的事情坦白了,最后还说,“我哪也不去,我就留在四连!”
政委李庭桂火了:“到哪里干也由不得你,滚蛋!”
刘春雷是真的怕当指导员,因为指导员经常要写战斗日志、鉴定评语什么的,而他那时候写文章超过二十个字就觉得脑袋痛。
在大后方干了几个月,刘排长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
早晨起来,骑兵们十分忙碌,给战马铡草配料、喂食饮水、刷毛整鞍、检查马嚼口马蹄子……事情很多。弄完这些工作,大刘就开始刷牙修面,还用“新华”香皂洗个脸。每当他讲卫生的时候,总有一帮子人围在旁边看稀奇:
“排长,大清早的,拿根小棍捅得满嘴冒泡,恶不恶心呀?”
“大刘,别愣装城里人了,脸上弄得再香,一看还是个卖豆腐的……”
刘排长被大家奚落得有些丧气,幸好有李庭桂政委帮他说话。李政委是搞过学生运动的,对刷牙洗脸挺支持:“讲卫生没错啊,学着当城里人也不错,将来大反攻还要打下开封、济南,我们到大城市去。”
政委表态了,大家只好同意。于是就当城里人的前景展开讨论,最终一致认为,进城的事情总的来说比较好,美中不足的是部队遛马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