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期间,根据地军民举行了庆祝活动,反攻的胜利鼓舞着人们。老百姓担着蔬菜,赶着猪羊,到部队驻地慰问八路军。当时骑兵团驻得很分散,一营在滑县杨庄一带,二营五连在高陵县帮助群众搞生产,①而四连则驻扎在南乐县的芦里村。虽然离敌人据点不远,但只要警戒组织得当,部队照样可以休整。
5月9日上午,刘春雷在村里看老乡们宰羊,王元力通知他一起去团部开会,大刘不乐意:“宰羊好玩呢,你们连长开会,我不去。”李树茂张口就骂:“放屁!少啰唆。”没办法,只好跟着走了。
骑兵团在大屯村召开作战会议。刘春雷到了团部,看见各位营长、连长、参谋,还有几位县大队的干部挤满了一屋子,他这个当排长的赶紧在犄角旮旯里躲着。
万怀臣副团长首先宣读了军分区的作战命令:“5月10日发起滑县姜庄战斗。决定由十六团围歼姜庄据点之敌,高陵县大队、卫河县大队配属骑兵团,在前后赵户村一线阻击敌援军。”签署命令的是九分区政委张国华和副司令员赵东寰。
姜庄位于滑县北部,那里是反共自卫军贾席珍和王树林部的据点,大约驻守着一千多人。当时,汤阴、淇县、浚县和滑县县城都有日伪军,如果姜庄不能迅速拿下,浚县、滑县方向的敌人就会出动增援。为此,军分区指示在前赵户村和后赵户村设置打援防御线,阻击这两路可能到来的援军。
宣布完命令,李庭桂政委拿出个小本子,说了些“守如磐石,攻如猛虎”的话,就让大家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讨论发言。
况团长到九分区以后,团里的军政工作由李庭桂负责,李政委实际上也就是团长了。骑兵团的几任军事主官领导风格各不一样。早先的曾玉良团长打仗之前很少开会商量,他拿着根马鞭,指着人派任务,一点含糊也不能有;后来况玉纯当团长,时常开会讨论一下,不过人家发言的时候他半听不听的,等讨论结束后把手一摊:“大家讲得很好,现在听我的……”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好像别人先前都是胡说八道一样。
李庭桂政委是抗战以后才进部队的,作战经验确实不如前几任团长,但他组织作战会议很认真,不仅每一个人的发言都认真听、认真记,接下来还要和大家反复讨论,比照过去的战斗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搞得特别仔细。这样一来,所有开会的人都在动脑筋想办法,使得每一次会议都变成了一堂实用的战术研讨课。虽然讨论时间经常拖得很长,但一旦形成决定之后,大家都非常清楚任务的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也都有所准备。
提到打援阻击,骑兵团的干部们自然就想起了惨烈的双村营战斗,侦察参谋边乔突然说:“这一次,孙殿英部二十二团很有可能会出来,我们可以报去年的仇了。”
“打它!打二十二团!”一听这话,骑兵们全都激动得跳了起来。
1944年5月,就是这个伪二十二团死守双村营,八路军和他们打了十多个小时,指挥作战的军分区胡乃超参谋长牺牲,冀鲁豫二十一团损失过半,骑兵团的四个连长阵亡两个、重伤一个,到最后也没能把据点拿下来。这以后,二十二团就一直叫嚣他们一个团能打八路军两个主力团。事隔一年,终于有机会再度交手,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虹←桥书←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