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臻景很辛苦,文一主动的不像先前那个柔顺羞怯的小一,他真正的想要深入时她又退缩的不像那个主动的文一。他强忍着准备放弃,小一却又缠上来一副任由他宰割的可怜坚持相。稀里糊涂的过了洞房,谁也没尝到快乐的滋味为哪般。文一疼的眼中含泪却愣是没哭,只拼命的往贾臻景怀里挤。初夜不完美,气氛却很好。文一事后窝在贾臻景怀里细细的讲自己小时候和哥哥去草原的事,讲自己的家人,讲离开他后的那两个月里的每一天,直到子时过后才不情不愿的睡去。
小柔也辛苦,钻在藤蔓里被虫子咬得脚踝手腕脖子上都是红点点,天色全黑下来,听着院中的客人离席时的客套声,这才无精打采的一面挠着脖子一面爬出来,满心委屈的寻到自家的马车爬上去回了家,还一夜无眠。
钱万金赶到江州时已经是喜事后一天,骑着马一路奔到贾家,看着门口尚没有清扫的厚厚的红色鞭炮碎纸就觉得有些眩晕。钱万金跳下马,看着贾府门头上挂着的彩红竟然不敢跨步进去。晚了整整一夜,嗨,错过可就是一生。他倒是想问问她怎么突然变了主意,可是结局已定,多问多烦恼,还让贾臻景难以自处。
“哟,这位少爷怎么一大早就上门?喜宴昨晚就过了,少爷可是我家少爷的朋友?”
钱万金叹口气,“你家少爷和陈家二小姐结亲了?”
“呵呵,是呢。二小姐可是个美人。在咱江州可是数得上的,配咱们家少爷不愧是郎才女貌。咱家少爷还没起呢,这位少爷先随小的进去坐坐可好?”
太多的想不通,太多的不可思议。钱万金看着贾家门口的大红虽然气闷,可还是不甘心的跟着那小厮走了进去。他倒是宁可相信这是小柔为了逼他来寻她设出来的计谋,也好过眼看着心上人成了别人的妻子。
客厅里丫鬟们忙着收拾东西摆放茶点,钱万金知道,这怕是准备着让新媳妇敬早茶呢。钱万金心中烦闷,也没落座,直接出去沿着石子小路慢慢的走着。
贾臻景起的确实晚,贾父贾母等的却不心急,老两口坐在客厅里热烈的讨论着孙子姓名的事,大有孙子已经在儿媳妇肚子里的确定和兴奋。贾臻景牵着有些迷糊的文一走进客厅时,老两口同时吸了口凉气,齐齐高声道:“小柔呢?”
这一声惊醒了折腾半宿,脑中因没睡好一片混沌,连走路也差点睡着的文一,也惊动了院子侧门口坐在石台上的钱万金。钱万金匆匆跑过来,看见贾臻景一手牵着的文一,似哭似笑的“呵呵”两声,转头就往院子外跑。贾臻景看看惊呆中的父母,又看看不知何时冒出来又迅速消失不见的钱万金,推推文一道:“给爹娘敬茶。”
文一乖巧的走过去跪在贾母提前让人准备的棉垫上,冲二老磕了头,这才冲一侧有些呆的丫鬟招招手要了杯茶,笑着举到贾父手边道:“爹爹喝茶。”
贾父愣愣的接过,皱着眉打量文一良久,扭头冲贾母道:“陈家姑娘眼睛变大了?我怎记得她有些挑眼角?”
贾母附耳小声道:“不是小柔,换人了。”
贾家二老的话说的小心翼翼,还刻意压低了声音。文一被二老的小动作逗得抿着嘴笑,同样端了茶举高,“娘也喝茶。”
“你……小柔呢?”贾母不接,皱着眉开口问。
文一回头看贾臻景,贾臻景走过去道:“娘,昨天娶的就是小一,与我拜堂的也是小一,她是陈家三小姐,叫陈雯雯,娘若是不信可以去问陈姨。”
贾臻景冲文一手里的茶扬扬下巴,“娘喝茶。”
有人送洞房的白巾子过来,文一瞄过去一眼,不等那人打开盒子就先红了脸。贾母悄悄看了,嘱咐人放好,转念就笑着道:“雯雯什么时候和臻景认识的?”
“去杭州的路上,好久了。娘喝茶啊。”
“啊,我喝。”贾母转头看看贾父,用胳膊肘捣了捣笑着道:“老爷赶紧喝茶,儿媳还等着你的红包呢。”
贾父看向贾臻景,见他今日一扫前些日子的苦闷与勉强,嘴角还带着笑,细细一琢磨就明白了七八分。又见这新儿媳比之陈家小柔姑娘也不差,甚至是气质上更胜一筹,便也没再多问,爽快的喝了茶,将一早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
文一接了,刚起身就又塞给了贾臻景。贾臻景在袖下捏捏她的手,笑着道:“爹,娘,早饭我们就不吃了,小一没睡好。”
哟,这话说的。贾母暧昧的挑着眉笑,摆摆手道:“去吧去吧,臻景也没事,多陪陪。”
文一红着脸道别,出门就踩了贾臻景一脚,贾臻景心情颇好,竟然也孩子气的将脚伸过去轻轻踩回去一脚。贾母看见贾臻景的小动作惊得眼珠子差点脱了框,靠过去低声道:“老爷,看样子臻景等的就是这个孩子。你说,他们俩怎么勾搭上的?”
贾父不赞同的皱了眉,摇摇头道:“那不叫勾搭,你情我愿叫搭勾。这个儿媳倒是有眼光,看出了臻景的不一般。可是小柔姑娘怎么办?江州城里的人可都以为陈家嫁的是二小姐。”
“管他呢,陈家捣鬼自然有办法圆。哎,可怜我们一家老小被蒙在鼓里啊。”贾母叹气,转而又笑着道:“让臻景他们两口子抓紧,赶在德庸前抱上孩子,让陈家羡慕去吧。”
钱万金一路骑马到了陈家,在小柔曾经跳墙的那个胡同里徘徊良久,截了一个陌生人,给了人家几两银子,低声说了什么又牵着马离开了。
钱万金找了一家客店,沐浴过换了干净衣服,又找人刮了脸,这才拿着纸扇一副公子哥模样的出了门。
挑月桥依旧很美,桥头的那棵古柳的树叶已经枯黄,水面上密密的落了一层,随着水流慢慢荡开,穿过桥洞飘向另一侧。行人不少,结亲的人家竟然也不少,钱万金在桥头站的片刻就看到了两户抬喜盒的。钱万金想,若是离得近,他大可以赶上这一茬将婚事办了,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