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开之时,盘古以无上法力开混沌,造阴阳清浊之气。又以自身骨血化山川湖海,万物生灵,至此天地乃成。后又有女娲大神以息壤造人,授凡人婚嫁之礼,至此人世乃成。
浊气下降,乃至为地。大地为方,其最中央处为中原九州,孕育华夏儿女。天地灵气聚汇所在,万国敬仰。
清气上升,乃至为天。天为穹顶,上有无限境界,传说中的仙界就在其中,然仙界妙处究竟,世人皆不可言。天地万物,有其根源,电闪雷鸣,风雨霜雪,皆由天生,世间凡人,对天地之威无不拜服。
人作为万灵之长,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世间万象的主角。但是,人也不过凡世生灵,逃不脱生老病死,故从凡人出现在世间那一天起,就出现了一群渴望逃离生死,与天地同寿的修道者。
广袤无垠的苍茫大地,九座仙山耸立其间,三条蜿蜒盘旋的水龙穿之而过。自秦皇一统九州,至今已逾千年光景,世人多惧死乐生之辈,遂有种种长生不死之说,即便雄才大略如嬴政般亦痴迷其中。
修仙炼道路千难万险,古往今来修者无数,然成者不过寥寥。但俗世中传说仙人之能的故事却从未断绝,仙人与天地同在,御剑千里,追风逐月,星海飞驰,逍遥世间,无所不能。
是以,更多聪明睿智之士坠入其中,穷其毕生究古研道,不可自拔。他们为求成仙,不惜远离亲人,一人独处深山,希望能吸取山中灵气,突破凡人之躯,窥透天道,遨游太虚,成为仙人。
人勤而天不欺,终有数名修仙炼道之士,悟得天地本源,并逐渐掌握了非凡强横的实力,甚至可借助秘宝法器,移山倒海,瞬息千里。
据传其中一些悟道高深之辈,竟升入了那虚无缥缈的仙界,遂引得更多人投入修仙悟道之途。
神州浩土,看似安宁祥和,实则陷入一片风雨飘摇之中。
九州中土,黄昏,盘山谷。
天空乌云远来聚拢,滚滚翻腾,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接连炸响,肆虐的狂风将谷中树木刮得“吱吱”作响。
不过片刻,半尺粗细的大树就被折断数棵,即便那历经千年而不倒的古树,此刻也似小草般风雨飘摇。
“啪……啪”几声轰响,道道闪电由云中劈出,棵棵大树被连根拔起,横七竖八的枯木遇电成火。
原本静谧的幽谷,转瞬便沦为修罗炼狱,飞禽走兽的嘶鸣声,沙砾石块的滚动声,“轰隆隆”的沉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谷。
蓦然间,一道银色闪电划破长空。电光映照之下,一个枯瘦人影在谷中乍现。他身法轻盈,脚点草木,几个起落,便飞身飘至谷心巨树下。
只见他低头瞧了瞧臂中所夹包袱,迟疑片刻,便单手平举,将其送往草垛之上,未待包袱落下,人已消失在谷口。
少顷,一位身形壮硕,鬓发纷乱,脸色苍白的男子,步履蹒跚地进入了谷中,直至巨树下,方盘地而坐。
约莫过了半柱香时间,男子睁开双眼,一抹精光一闪而逝,待其思虑半晌,才喃喃自语道:“没想到,他竟厉害如斯,看似轻描淡写之招,竟蕴藏着那般多变化。我还未接得百招便落下风,若非**强横,我今儿恐怕就交代在他手里了。此次从谷中出来,我隐瞒了她……”
“嗷……嗷”的呜咽声,打断了壮硕男子的沉思喃语。他站起身来,随手擦掉嘴角溢出地金色液体,踱步到巨树另一侧。
男子瞧到树下竟有一包袱,且包中似乎装着活物,不断地蠕动着。他右手轻轻一挥,包袱便自然打开,层层棉布所裹之中,竟是一**婴孩。
男子蹲下身躯,凝视着布包中嘶声啼哭,手舞足蹈的婴孩,两撇浓眉不由微微聚拢,暗自思虑。
盘山谷中,怎会有一婴孩独自在此?这婴孩并无怪异。方才进谷时,为防不测,我已探查了方圆一里,并未发现到任何人烟,可面前的婴孩又作何解释呢?
难道有人竟能在如此短时间,将婴孩抛掷此处后,再安然离开?莫非是逍遥子?
一念至此,男子瞬间将自身修为提至极限,一身青龙绣纹袍亦随之上下起伏。探查片刻后,男子深深地舒了口气,缓缓睁开双眼,低头瞧向树下。
男子瞅着婴孩,脸上惊骇之色,渐渐消散,鼓胀衣袍亦平复下来。
闪电映衬下,男子愈发苍白的面孔,表明了重伤之下强行催发灵力,对他身体损害之大。
布包中,婴孩黑亮的小眼睛被委屈的泪花糊成一片,小嘴张到最大,依依呀呀地叫个不停,小 重生得缘混沌钟sodu肚子一起一伏,好似还未哭够。
正待婴孩要继续号哭,却发现有个白色圆点向自己靠近,慢慢闭合了张开的小嘴,小眼睛盯着男子渐渐逼近的面孔一闪一闪,不知在想些什么。良久,竟朝男子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