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我在大明长生 > 第四十七章 那个时候,便是咱大展神威的机会了!

第四十七章 那个时候,便是咱大展神威的机会了!

为什么要说抛开事实不谈呢。

因为空印案的最大事实,就是地方政府的官员,违反了明朝制定的税收规则。

虽然这种税收规则是一种并不合理的规则。

在朱元璋看来,默认可以违反规则,“随意变通”,却是更大的危害。

今日这些臣子,可以因为无法实施这个政策,便私下更改。

那明天是不是,就敢在其他方面也欺瞒皇帝了?

那后天是不是,就敢造反了?

造反的胆子可能是没有,但对皇帝的命令阳奉阴违,搜刮百姓的胆子,却是很大。

作为平民造反起家的朱元璋,并不认为官僚、士大夫是帝国维系的政治基本盘。

而是认为,让人们吃饱,才是不造反的关键。

郑士利驳斥朱元璋大搞空印案的四点原因,都触怒了朱元璋的逆鳞。

第一点,空印的实际危害不大。

相比于空印的实际危害,朱元璋更在意的是:

若是什么事情都能如此操作,背着皇帝在私下里形成潜规则,总归会有危害大明事情存在。

第二点,空印是由来已久的权宜之计。

朱元璋本就是元末朝廷迫害的对象。

对元末的官员,大抵是十分痛恨的。

继承迫害朱元璋家族衰亡朝廷的潜规则,朱元璋不生气才怪!

第三点,国家立法,先法后惩。

第四代,养士很难,需要珍惜。

和宋朝不同,朱元璋似乎是从来就没有想过和士族共天下。

洪武朝的官员,除了科举考试外。

其他的官员多出于国家开办的学校——国子监。

甚至,相比起有着家族牵挂的士族,朱元璋更期望,国子监中少有牵挂的人,外出做官。

朱元璋在金銮殿上发完脾气,突然有嚷嚷着要小太监去取一本书。

周易在观止堂中,查看着脑内的监控,心中疑惑:

“是要取哪本书呢?”

不多时,小太监拿过来了一本薄薄的书册。

周易看着有点儿眼熟。

等朱元璋翻了几页。

周易才恍然,这本书,正是周易前些天在大殿上送给朱元璋的《论大明律应与时俱进》。

虽然那时候朱元璋看着这本书,爱答不理的。

但朱元璋总算是记住了一个书名,到了需要时候,真能翻出来。

周易看着朱元璋的动作。

便知道,用不了几个时辰,皇城里的太监,便要来到观止堂,拜访周易,再请他金殿召对了。

果然如周易所料,不出一个时辰。

宫里面果然来了太监上门传旨,请周易上金殿召对。

周易还如往常一样用足了银子,再太监口中走了一个打探皇帝为何召见原因的流程。

皇城,金銮殿。

周易走到金銮殿时,能够明显感觉得出,现在的朱元璋,和去年的朱元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眼眸到行为举止,无不透露着一种疯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