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活色生香话水浒 > 第3章 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2)

第3章 孝道的魔术大师公孙胜(2)

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充满了智慧。你看这个“孝”字,它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意谓儿女把父母要顶戴在头上,这两个字结合起来就是“孝”。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人生七件事千万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孝顺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恩情深厚,佛经上说你报答几亿劫都还不了父母的大恩,不孝父母者天地都难容。况且连父母之孝礼都不尊者,又何能领导他人?何能服众?婴孩儿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最亲者,莫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知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

《水浒传》这本书,其实通篇所表现的就是两个字:“忠”和“孝”。

它最早的名字叫《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体现“忠义”这种伦理道德观的小说。这部小说反映了世俗社会平民阶级“孝”的伦理道德观,对朋友讲义气、讲忠贞,对朝廷讲忠诚,对父母讲孝道。这也是该书之所以永世流传的主要因素。

有学者研究说,梁山上的这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都想着“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你看,宋江作为《水浒传》的第一主角,一出场就是一个­性­情至孝的人:他面黑身矮,人都呼他做黑宋江;且又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孝义黑三郎。在第十八回中,宋太公怕他上山落草,做个不忠不孝之人,诈称病亡要宋江回家,宋江接到信后自骂道:“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孝,畜生何异!”他说完还伸头撞墙,大哭起来。后来他还是到梁山落了草,但他首先从孝道出发,其行孝之举是下山接老父。这些都显示出了宋江的孝义,而他虔诚的孝心也终于在梁山上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宋江的孝义之举感动了公孙胜、李逵,促使他们下山接其老母。好汉们这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孝,是世间的纯真之情,也是世俗社会平民阶级的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接下来,我们又会在书中看到,一些好汉为维护这种孝的神圣,而不惜杀人犯罪——雷横因母亲被白秀英打了耳光,便怒从心发,遂将白秀英打死。

朱仝感其孝道,竟愿意替雷横吃官司。

当小霸王周通欲抢刘太公的女儿做压寨夫人时,鲁智深阻止他说:

刘太公这头亲事,你却不知,只有这个女儿养老送终,承祀香火,都他身上,你若娶了,放他老人家失所,他心里怕不情愿。

李鬼剪径害人,被李逵捉住,这个原本是杀人不眨眼智力低下的傻子,当他听说李鬼有九十岁的老母需要赡养时,不但没有杀李鬼,还给了李鬼十两银子让他回家去行孝。

杨志: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正是这种“孝”的­精­髓,和敬老怜贫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朴素的平民阶级传统道德观,才鼓励英雄好汉们去“替天行道”。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

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

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就是父母亲。

父亲、母亲在各国文化中均是被歌颂的形象,人们用各种方式颂扬父亲、母亲的伟大。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这个歌词真的是写得太好了。看人家公孙胜,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却丝毫不留恋,跑回家去,守着老母行孝去了,说是看透了宋江的嘴脸,其实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心中的那个“孝”字。正如一首诗中写道:“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孝”是一种平民阶级发自内心的、朴素的情感,是世俗社会平民阶级的伦理道德观的最基本的内容。忠是由孝衍化而来的,忠虽然是支撑梁山好汉们­精­神的主旋律,但“孝”则是他们冲冠而怒的行为准则。

当我们沿着历史长河寻觅时,孝顺父母传统美德的人比比皆是!

古时二十四孝的故事,现在读来仍让我们感动不已。为了父母,他们有的卧冰求鲤,有的亲尝汤药,还有的扇枕温衾,有的卖身葬父,有的闻雷泣墓,有的恣蚊饱血,有的弃官寻母,有的哭竹生笋……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被人尊敬就是因为我们的孝义让世人所敬仰。

现在,我们更不要忽视“孝”这一传统的美德。特别是独生子女们,想想看,你们哪一个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对你们总是百依百顺,未饥未渴先喂食喂水,上好学校、找好老师、研究好工作、掏钱买房子……一切都不惜重金,哪怕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也不想让孩子冻着饿着。父母对子女的体贴关怀和深情厚爱,是最真实和无私的。

思及母亲的含辛茹苦、父亲的风餐露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跟父母讨价还价,并且还说他们的不是呢?孝心无价,孝养父母不是为名,更不是为利。为人子女的应当常思双亲之恩,以尽犬马之劳来回报双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人如果不孝父母,禽兽不如。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有机会的时候,往往不知珍惜?而当我们想珍惜的时候,却已经不再拥有机会。时间是残酷的,人生是短暂的,无论你我他,一切皆是无常,要报答父母的恩情,就在当下。也许,是一声问候;也许,是一碗热饭;也许,是一盆洗脚水;也许,是病床边的守候;也许,就是公孙胜先生陪着母亲的通宵助念……

。..t|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