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李元芳和小清纵马来到蛟王祠,二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蛟王祠已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烧焦的梁木瓦砾冒出一股股的白烟,数十具烧成焦炭的尸身横七竖八地倒卧在废墟中。
小清结结巴巴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
李元芳纵身跃下马来,快步走到废墟中,仔细地查看着。小清也随后跟了过来。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焦臭的气味,被烧焦的尸身龇牙眦目,样子极其狰狞。小清干呕一声,赶忙捂住了嘴,转身跑开。李元芳在废墟中仔细查看着,良久,他叹了一口气,站起身来,缓缓向废墟外走去,一边走一边四处搜索着。祠堂周围的土地已被熏成墨黑色。
小清脸色煞白,走过来轻声问道:“被烧死的是庞四他们吗?”
李元芳道:“应该不是。”
小清道:“你怎么知道?”
李元芳道:“刚刚我仔细看过了,尸身上都有伤口。应该可以肯定,是被人杀死后再纵火焚烧的。而且,你没有发现吗?所有人都是死在祠堂之内。这就说明,被害者非但不曾还手,就连逃跑之力也没有。盐枭是不会这样的,至少他们可以抵抗。”
小清道:“那这些死人是谁?”
李元芳道:“很可能是那些大趸船上的人。这些人被俘后,浑身绑缚,这才会引颈就戮。”
小清颤声道:“是谁,是谁下这样的毒手?是庞四吗?”
李元芳深吸一口气,没有说话。忽然,他的脚步停住了,片刻之后又快步向前走去。黑土与白土交界之处,有一溜明显的血迹。李元芳顺着血迹延续的方向抬头向前望去,只见血迹延伸到了祠堂前的树林之中。
李元芳冲小清一摆手,二人飞步向树林奔去。只见树林里躺着一个浑身浴血,半面焦黑的人,正是北沟大仓的监库彭春。元芳伸手将他搀起,探了探鼻息。
小清有些紧张地问道:“怎么样?”
李元芳道:“还有呼吸。”他将彭春扶坐起来,轻声道,“朋友,朋友,你醒醒!”
彭春轻轻哼了一声,微微睁开双眼。
李元芳道:“这是怎么回事?”
彭春道:“救,救,救救我。”
李元芳道:“是盐枭干的吗?”
彭春轻轻摇了摇头:“是,是,卧……”话没说完,就不住地咳嗽起来。
李元芳道:“你们是大趸船上的吧?”
彭春吃力地点了点头。
李元芳道:“盐枭们到哪里去了?”
彭春断断续续地道:“不,不,不知……”说着,头一歪,昏死过去。
小清道:“水生,他,他死了……”
李元芳探了探彭春的鼻息道:“还有口气,一定要救活他。”
小清手足无措道:“现在怎么办?”
李元芳道:“先到卧虎镇找个郎中!”
狄公房中,狄公与曾泰、鲁吉英、宁氏、狄春和张环等人说着什么。曾泰吃惊地道:“是这样!”
狄公道:“昨夜共有五个人进入了客栈,恰巧都被我看到了。这五人之中,最先到的两个是受害者,随后而来的三人,可以肯定,便是凶手。奇怪的是,三名凶手分为两拨进入店中。而且杀人后并不逃离现场,而是回到了另外一间客房之内。而那间客房又发生了激烈地搏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曾泰道:“这桩案子确实有些蹊跷。”
狄公静静地思索着,忽然,他双眼一亮,轻声道:“难道会是这样?”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了低低的敲门声。
狄公道:“进来。”
伙计推门走了进来道:“狄先生,各位,县令大人请你们前去问话。”
狄公点了点头,带领众人起身随伙计来到地字甲号房。一名衙役指着坐在椅子上的县令文清道:“这位就是县令大人。”
狄公一拱手:“大人在上,草民有礼。”
衙役一声低喝:“大胆,见县令大人竟然不跪!”
狄公刚想说话,文清摆了摆手道:“罢了,上了年纪的人,就不必跪了。”
狄公微笑道:“多谢大人。”
文清将狄公一行上下打量了一番,问道:“叫什么名字?哪里人氏?”
狄公道:“姓怀,名英。并州人氏。”
文清一指身旁的几人道:“他们呢?”
狄公看了曾泰几人一眼道:“还不向县令大人自报家门。”
曾泰、鲁吉英等人依次报出了姓名和籍贯。
文清点了点头道:“昨夜,你们住在这通衢客栈之中?”
“正是。”
“夜里听到什么动静没有?”
“回大人的话,草民昨夜三更左右在院中散步,看到了三拨,共五人进入了这座小楼之中。”
“哦?”
“先来了两个,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又来了两人,最后一人紧随其后。”
“深夜三更,你还在院中散步?”
“这是草民多年养成的习惯。”狄公笑着回答道。
“还听到了什么?”
“其他的就没有了。早晨,草民刚刚起床,便听到伙计在楼上呼喊,上楼一看,地字甲号房中的两名客人已经死了。”
“你是说有五人进入客栈?”
“正是。”
“可据伙计刚刚言讲,昨夜,只有地字甲号房中的两名死者进入客栈。”
狄公停顿了一下道:“其余三人可能他没有看到吧!”
文清冷笑道:“两名死者,三名凶手都被你看到了,这可真是凑巧之极呀!”
狄公道:“正是。草民也是这样认为。”
文清抬起头来,双目死死地盯着狄公道:“可依我看来,这杀人凶手,就在店内!”
狄公笑了笑道:“哦?昨夜住在店中的,就只有伙计和我们这一行十人。
文清笑了:“说得好。这间地字甲号房间,已经包租了一年之久,其间,两名死者曾多次到房中幽会。如果伙计真想杀人,那么,他早就可以动手,大可不必等到昨夜。”
狄公也笑了:“也就是说,大人认为凶手就在我们这一行十人之中?”
文清逼视着狄公道:“难道,没有可能?”
狄公笑笑:“动机呢,我们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文清语塞,沉吟片刻道:“这一点,本县还要深入调查。但就现场的状况来讲,杀人动机,应该是为情杀人。”
听到最后一句话,狄公忍不住笑出声来:“大人不会以为我这个老头子,会为情杀人吧?”
文清道:“这又有什么不可能呢?而且,本县并没有说你就是杀人凶手,只是说你有嫌疑。”
狄公轻轻摇了摇头道:“我们是昨天中午才到达盱眙,这么短的时间去和谁结情呢?”
文清轻轻咳嗽了一下道:“所谓情杀的判断,现在不过是本县的推理,也许凶手行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图财害命或报仇。昨夜三更,当那两名死者进入店中之时,你恰恰在院中散步,只有你和伙计看到他们上楼进入了客房。时过两个时辰,这两名客人便被杀身亡。你说,你有没有嫌疑?”
狄公道:“可草民刚刚说过了,还有三人进入店内。”
文清道:“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再没有别人看到,你怎么能够证明呢?”
狄公笑了笑,反问道:“草民想问一问,大人断案凭的是什么?”
文清道:“当然是对现场的勘察和对作案动机的分析。”
狄公点了点头道:“说得好。那么,草民想问一问,大人是不是认真地勘察了现场呢?”
文清的脸沉了下来。
旁边的衙役喝道:“住嘴!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和县令大人如此讲话!是不是皮肉痒痒了!”
曾泰重重地哼了一声,刚想说话,狄公笑着摆了摆手。
文清冷冷地道:“本县自上任以来,断案无数,这勘察现场之道恐怕不用你来提醒我吧?!”
狄公道:“那好,我想问几个问题,不知大人能否见容?”
文清哼了一声道:“问吧,看你还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狄公点了点头道:“首先,这两行血脚印,大人看到了吗?”
文清冷笑一声道:“当然看到了,脚印通往地字丙号客房。”
狄公道:“好极了,这就说明,凶手杀人后,回到了丙号客房,是吗?”
文清道:“不错。那又怎么样?”
狄公道:“如果草民是凶手,杀人后为什么不回到自己住的房间,而要进入丙号房呢?”
文清登时愣住了:“这……”
一旁的曾泰和狄春对望一眼,脸上泛起一丝冷笑。
狄公继续道:“还有,地上有凶手留下的血脚印,现在就可以比对一下,看看是不是草民留下的。”说着,他走到血脚印旁,将自己的脚踏了上去。狄公的脚比血脚印长出几近一寸。
文清愣了半晌没有说话,末了终于冷冷地道:“就算凶手不是你,你身边的这些人也都有嫌疑。”
曾泰冷笑道:“那大家就一一比试脚印便了。”
文清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狄公微笑道:“现在能不能请大人移驾,随草民到地字丙号房中看看?”
文清嗯了一声,站起身来。众人随狄公走出房间,来到丙号房中。
狄公道:“这房中凳倒桌翻,花盆落地,床榻上有一摊血迹,地上还有一柄带血的钢刀。这就说明,昨夜这里肯定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搏斗,而且有人受伤流血。这一点,大人承认吗?”
文清点了点头道:“看房中的情形,应该是的。”
狄公道:“如果我们当中任何一人是凶手,杀完人之后,为什么还要跑到这丙号房来?又和谁发生了搏斗呢?”说完,狄公缓缓走到摔碎的花盆旁,取出了那枚还压在残片下的翠玉戒指,对文清说道,“这只戒指大人一定没有发现吧?”
文清一惊,走上前来接过了戒指,细看之下,发现上面有很多小点,还染着一丝鲜血。
狄公道:“照大人刚刚所说,昨夜并没有凶手潜入客栈,是我们当中的一人杀死了那两名死者,那么,这只戒指肯定就是属于凶手的。大人,请你拿过戒指,让大家试戴一下。”
文清看了看狄公,将戒指递了过来。
狄公先在自己的中指和无名指上套了一下,戒指太小了,根本套不进去。随后,曾泰等人一一试戴,不是大就是小,没有一个合适的。
文清再也无话可说了,他疑惑地望着狄公道:“你们究竟是做什么的?”
狄公笑了笑道:“草民曾当过几任小官,卸任后便在江湖上跑跑买卖。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和子侄。”
文清的目光稍稍和缓了一些,点了点头道:“难怪你对断案之道如此精通。”
狄公道:“大人过奖了。”
文清道:“就算你刚刚说的是真的,昨夜确实有五个人进入了客栈,那你说一说,这两间客房中发生的凶案又是怎么回事呢?”
狄公道:“昨夜,草民在院中第一次看到的两个人就是死者。这二人一定是恋奸情热,生怕被别人发觉,这才跑到客栈之中幽会。”
文清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刚刚我已传令捕快到城中四下寻访,看看有哪家缺失了人口。”
狄公点了点头:“证实死者的身份,是破案的关键。”
文清道:“你继续说吧!”
狄公道:“第二拨进入客栈的两个人,是翻墙而入的,可以肯定他们就是凶手。”
文清道:“却是为何?”
狄公道:“从我们发现的那些血脚印不难看出,凶手行凶之后并没有逃走,而是由甲号客房返回了丙号客房。这种异常的举动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丙号客房中还有另外一人等着他。”
曾泰道:“不错,这是唯一合理的推论。”
狄公道:“最后一个进入客店的人,当然也是翻墙而入,我们将他称作第三人。他很有可能是那两名杀人凶手的仇家,跟踪二人来到客栈外,眼见二人跃墙进入院中,他也尾随其后。”
文清双眉一扬道:“哦?你怎么能够肯定,第三人是尾随凶手而至呢?”
狄公道:“据草民昨夜所见,两名凶手刚刚穿过院子跑向小楼,第三人便跟了上来,两者间隔的时间非常之短。故此,可以断定第三人是尾随两名凶手而来。”
文清沉思着,点了点头。
狄公道:“大人,下面就要说到案发时的情形了。这样吧,我们现场演示一番,看看我的推论是否合理。”
文清点了点头。
狄公道:“张环、李朗,你二人扮作进入客栈的两名杀人闪手。狄春扮演第三人。”说着,他走到狄春和张环、李朗面前低声交代了几句,三人频频点头。
交代完毕,狄公道:“大人,我们开始吧!”
文清点了点头道:“请吧!”
张环、李朗二人走出门去。狄公关上房门道:“两名凶手进入客栈后,先来到了丙号房中……”
张环、李朗依言进入房中。张环让李朗坐在床榻旁,说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去杀死他们。”
李朗点了点头,张环快步走出房去,回手关闭了大门。
狄公道:“他走之后,最后进人客栈的第三人悄悄尾随而至。此时,房中一片黑暗,只有一点儿月光从窗中透进来。”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了,狄春轻轻地走了进来。
榻上的李朗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
猛地,狄春一个箭步来到床边,五指并起假做刀状狠狠她扎在李朗身上。李朗一声闷哼倒在榻上。
狄公走到榻旁,指着床榻边的血迹道:“这就是床榻边出现这摊血迹的原因。”
文清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狄公道:“就在此时,凶手在甲号房中行凶完毕,返回这里……”
张环推开房门走了进来,一见屋中情形,大吃一惊,他合身扑上前去与狄春扭打在一起。
狄公走过去道:“这二人在搏斗过程中,撞翻了屋内的桌椅,第三人用刀刺伤了凶手,但自己的刀也落在了地上。”说着,指着钢刀落地的位置道,“大人请看,刀落在这里,旁边有几滴血迹,由此可以证明这一点。”
文清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缓缓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可是还有一个疑问。”
狄公道:“大人请讲。”
文清道:“你怎么能够断定,地上的钢刀是第三人留下的,而不是凶手的呢?”
一旁的曾泰道:“是啊,也有可能是凶杀刺伤了第三人。”
狄公摇了摇头道:“不可能。”
文清道:“为什么?”
狄公道:“不知大人注意到没有,在甲号房间的门上,有一个凶手留下的血手印。”
文清点了点头道:“是的,我看到了。”
狄公道:“那只血手印是一只右手,也就是说,凶手杀人、开门这些发力的动作用的都是右手。”
文清点了点头:“不错,这能说明什么?”
狄公道:“我只需要证明凶手是个用右手的人就够了。”说着,他弯腰拾起了地上的钢刀,走到文清面前递了过去,“请大人看看,刀柄上留下的这个血手印。”
文清接过来仔细一看,惊呼道:“这是一只左手!”
狄公点了点头:“正是。这就说明,刀是第三人留下的,而不是凶手的。”
文清惊讶地望着狄公,不敢置信地问道:“你,你究竟是什么人?怎么,怎么……”
狄公笑了笑道:“我不过是个凡人,只是在观察事物上比旁人多了几分细致。”
文清又追问道:“那,后来呢?”
狄公道:“二人继续搏斗,从床榻前打到了花盆架旁……”
狄春和张环扭打着来到花盆架倒地的位置,两人的手抓在了一起。
狄公道:“大人请看,这时,二人的手抓在了一起,致使其中一人中指上戴的翠玉戒指掉在了地上……”说着,将手里的戒指放在花盆的碎片下道,“随后,他们撞翻了花盆架,花盆摔得粉碎,将戒指压在下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花盆残片下找到戒指的原因。”
文清点了点头,曾泰双掌一击道:“绝了,毫无破绽!”
狄公道:“终于,第三人挣脱了凶手,逃出房去,翻墙离开客栈。而凶手也带着受伤同伴随后离去,当然,也是翻墙逃走的。”
文清道:“这一点,怎么能证明呢?”
狄公点了点头道: “请大人随我来吧!”狄公领着文清、曾泰、鲁吉英等人来到院墙边,伸手一指墙头道,“大人请看那里。”
文清抬眼向墙头望去,只见墙头上瓦片脱落,墙瓦在地下摔得粉碎,露出了下面的夯土。夯土上染有一小片血迹。
文清道:“不错,果然如此。不过,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狄公道:“是什么?”
文清道:“那枚翠玉戒指到底是凶手的,还是第三人的?”
狄公的脸上又露出了神秘的微笑:“这个问题还是让戒指的主人自己回答吧!”
此言一出,所有的人都愣住了。文清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本县没有听错吧,你是说让戒指的主人自己回答?”
狄公缓缓点了点头。
文清疑惑地道:“你知道这戒指的主人是谁?”
狄公摇了摇头道:“现在还不知道。可我想,马上就会知道了。”
文清一愣道:“哦,这是何意?”
狄公没有回答,只是微笑着问道:“县令大人,不知这盱眙县城之中,有多少家裁缝店和绸布庄?”
文清一头雾水:“裁缝店,绸布庄?”
狄公点了点头:“正是。”
文清与身旁的衙役捕快们对视了一眼道:“这……”
一旁的捕快头儿道:“要说起裁缝店和绸布庄,大大小小加在一起……大概有六七家吧!”
狄公点了点头道:“请县令大人马上出签,将这六七家店中的老板和裁缝统统唤到通衢客栈之中。哦,对了,请他们带齐剪裁的用具。”
文清大惑不解:“这是为什么?”
狄公笑了笑道:“如果县令大人想要破解此案,那就照草民说的做。”
文清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身边的人。这时捕快头儿也正以询问的目光看着他。文清点了点头道:“照办!”
捕快答应一声,飞跑下去。
曾泰不解地道:“恩师,为什么要传裁缝到这里来?”
狄公笑道:“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这是一条狭窄的小街,街两旁原本都是买卖铺户,可现在大部分关了张。只有街左的一间布店敞着门,门旁的幌子上书:孙记绸庄。绸庄的柜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料,老板孙喜望坐在柜台后,呆呆地发愣。
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妇挑帘从门内走了出来。她停住脚步,看了柜台前的孙喜望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而后,快步朝大门走去。
孙喜望冷冷地道:“你又要出去?”
少妇停住脚步,转过身道:“是呀!”
孙喜望道:“去哪儿呀?”
少妇道:“和常妈妈约好,一起做绣活儿。”
孙喜望一声冷笑:“做绣活儿?”
少妇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了?”
孙喜望突然问道:“你昨天夜里到哪里去了?”
少妇一愣,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啊,也是到常妈妈那里去,我不是和你说过吗?”
孙喜望站起身,点了点头道:“不错,你是和我说过。可是,昨晚我去了常妈妈家,她说你根本就没有去。”
少妇愣住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良久,她冷哼一声道:“不错,我是没有去常妈妈家里。”
孙喜望的眼中浮上了怒意道:“那你去了什么地方?”
少妇冷笑一声,别过头去,不再回答。
孙喜望又道:“还有,梅香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回来?”
少妇抬起头望着房顶,一言不发。
孙喜望一声怒吼:“说!”
少妇吓得浑身一哆嗦,突然,她转过身来,撒泼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老娘自打嫁给你孙喜望,就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从白到黑陪你倒腾这点儿破布头儿,算计那几文臭钱。老娘早就够够的了!好不容易给我买个丫头,还是个十足的小淫妇,整日价和你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你当我不知道!”
孙喜望气得冲出柜台指着妇人道:“你,你,你……”
少妇一下子将他的手打了下去: “我怎么样?实话告诉你,姓孙的,这日子老娘早就不想过了!有能耐你就写下休书,老娘转身就走,再回头看一眼,我是你养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