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营体成立后的第一件事,由大淮供电局的相关科室派出人员,对原体城电力公司的人、财、物进行了全面清理,逐项登记造册。
当时,正值全国企业改革进入下岗分流,减员增效阶段。联营体的主宰者,果断地实施了国家的政策,提出了对职工进行技术业务考核,凡考核不及格者必须下岗。为使职工队伍年轻化,又规定凡年滿45周岁的职工,除少数可以分流到下属副业单位外,必须实行内退。内退及下岗人员工资、福利保留,奖金免发。
如果联营体仍是县上主管,这一政策决难以实施,因为它涉及到现有的许多骨干要因此下岗;还有,曾经因关系和权势进入当年电力公司的一批人员也要下岗。好在县上已无权干预,使这一政策较快较顺利地得到落实。经此一项措施,就使现在的联营体职工减少了一半,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然而,对联营体的局长田可均而言,舒心的日子过了半年多,却突然东窗事发。
一天突然接到法院执行庭的通知:要联营体对曾经为其担保的体城物资供应公司的债务,承担担保的联带偿还责任。原来,田可均到原体城电力公司任经理,上任不久,就为体城物资供应公司向银行借贷两千万元作了担保。那年月,体城为了发展县域经济,企业多是向银行借贷发展项目。效益相对较好的企业为效益相对较差的企业担保,而且自愿担保的较少,更多是县上掌权人物出面干预成行。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一切生产资料均由国家统配统销,物资供销企业风光无限。但进入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年代,其供销业务逐步为民营企业取代,或由厂、企直销,国营的物资供销企业业务一落千丈,纷纷倒闭破产,其债务就自然转移到担保单位的身上。
联营体的银行存款被法院强制划转到债权单位,联营体的利润大受影响。其过错很自然地归结到了田可均身上。为了此事,大淮供电局局长,两次三番,大会小会指责批评田可均。把田可均搞得灰头土臉。而田可均又能当众说出原委和自己的苦衷吗?生话是一条路,怎么会沒有坑坑洼洼;再不好走,也只能强忍着。生活又是一杯烈酒,饱含着人间酸甜苦辣。这种辛酸他也只能由自己打掉牙齿合血吞。
山雨欲来身先避,大风刚起帆即收。自恨顺境难留住,不愿秋风道薄情。不久,田可均向大淮供电局提出辞职申请,很快获得批准,免去其分局局长职务,保留党总支书记一职。局长职位由大淮供电局委派了一位其有工程师职称的王垣直担任。
桃李早发而先萎,涧松迟出含新翠。经过新一轮领导班子的运作,在岗职工的素质大大提高,其主要措施是:每个季度对每个职工进行一次相关规程的考试,对不及格者让其在家待岗自学,工资减为生活费发放直至再考核合格为止。再有,对现有职工分期分批送至省电力局举办的职工大学或职工中专学习。学习期间自行垫支生活、学习费用,待结业考试合格后再给予公费报销。仅此两项措施,使得职工学习技术业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芳林新叶替宿叶,流水后浪推前浪。谁也沒有心思再去研练权术,权术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技术一枝独秀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