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邓小平改变中国 > 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

7月28日,河北唐山大地震;

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大地震;

9月9日,83岁的毛泽东因病去世。

据吴德回忆:

9月8日深夜,毛主席处于弥留状态时,政治局委员分组去向他告别。我和叶帅、先念同志是一组,毛主席当时还有意识,我们报上自己的姓名时他还知道。我记得当时毛主席的手还在动,好像要找眼镜或什么东西。向毛主席告别后,我们刚退身到门口,毛主席又让叶帅回去一下。我和先念同志也没有再往外走,就站在门口了。我看见叶帅到毛主席身边和毛主席握手,毛主席好像要说什么话,但已经说不出来,叶帅停了一会儿就出来了。这个夜晚,我们谁也没有离开。我们在极大的悲痛中意识到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毛泽东在弥留之际要对叶剑英说什么,已经成为历史之谜。后来,叶剑英曾经谈到这一问题,这将在后文叙及。

毛泽东之逝,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次最强烈的大地震。

世界各国的领袖们纷纷高度评价毛泽东。

美国总统福特发来唁电说:“在任何时代成为历史伟人的人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说:“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完全献身的、注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也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的诗人。”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表声明道:“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人类的领袖、历史的推动者。他是名垂史册的人物。”

法国总理雷蒙?巴尔说:“毛泽东主席将作为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而载入史册。”

英国首相卡拉汉这样评价毛泽东:“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疆界,无疑他将作为世界闻名的伟大政治家而被人们所缅怀。”

巴基斯坦总理阿里?布托发表声明称:“毫无疑问,毛泽东主席是巨人中的巨人。”

巴基斯坦总统乔德里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之父”。

……

毛泽东之逝,结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

自从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起,毛泽东确立了他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毛泽东这一领袖地位,一直保持至1976年9月9日去世。也就是说,他在漫长的41年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虽说最初8年名义上是张闻天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而实际上的“总负责”是毛泽东)。

在漫长的41个年头中,毛泽东形成、充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被誉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马列主义”。在1942年7月1日,由《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邓拓亲自所写的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中,把这一理论体系称为“毛泽东主义”。由于毛泽东认为“毛泽东主义”,有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并列之嫌,未加同意。一年之后,即1943年7月1日来临之际,王稼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得到毛泽东的认可。

在遵义会议10年之后,即1945年,在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上,确认“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从此,毛泽东思想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1年的中共最高领袖地位,加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随着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毛泽东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命运。

随着毛泽东国际威望的提高,特别是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毛泽东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举足轻重的领袖。

这样,毛泽东成为中国的政治巨人。于是,产生了一个时代,即“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时代的上限是一个模糊数字,迄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毛泽东时代的下限却是非常清晰的,即1976年9月9日。

毛泽东离世,也就使江青从“第一夫人”变为“毛的###”。虽说在毛泽东晚年,江青和毛泽东早已分居,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江青连见一下毛泽东都不那么容易,然而即便如此,“毛泽东夫人”却是江青手中的“王牌”。江青在公开场合处处高喊:“我代表毛主席看你们来了!”“我代表毛主席问大家好!”江青正是依仗着毛泽东的崇高威望,以“第一夫人”的地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号施令。

自从江青变为“毛的###”,叶剑英也就不再“投鼠忌器”了。正因为这样,在毛泽东去世后的第27天,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国的十月革命”。

所以,1976年10月6日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里程碑,1976年9月9日也是中国当代史上的里程碑。

1976年9月9日,为“毛泽东时代”画上了句号。

1976年10月6日,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画上了句号。

这是中国在1976年的两记重锤响鼓。

这是中国在历史大转折之前的两次急转弯。

在笔者采访胡耀邦长子胡德平时,他回忆在刚刚得知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时,胡耀邦在家中对他说的一段颇为意味深长的话:

现在,华国锋在“四人帮”筑起的堤坝上,用锄头挖开了一个缺口。但是,要彻底冲垮这个堤坝,还要靠历史的洪流。人民,才是历史的洪流。

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胡耀邦的预言。

确实,“四人帮”虽然在一夜之间被抓起来了,但是要把“四人帮”所筑起的“左”的思想堤坝整个冲垮,要靠人民的洪流、历史的洪流。

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1)

在1976年10月6日晚上,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在中南海完成那惊天动地的壮举之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本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合适的地点是中南海。但是,在中南海刚刚进行了那么一场生死大搏斗,“硝烟”未散,何况在中南海可能还有“四人帮”的爪牙尚未捕净,所以在中南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显然是不合适的。

叶剑英建议在他的住处──北京玉泉山9号楼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马上得到华国锋和汪东兴的赞同。

紧急关头的紧急会议在叶剑英住处召开,这也充分显示了叶剑英在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

玉泉山坐落在北京西郊。在1971年9月13日林彪“折戟沉沙”之后,毛泽东委托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叶剑英深知北京城里麻烦多多,毛泽东便把北京市郊的玉泉山九号楼拨给叶剑英。

其实,叶剑英在北京有三个住处:他在城里住在中南海后海南沿的小翔凤5号;在中国的命运急转弯的年月,叶剑英住在北京西山15号楼;此外,又有玉泉山的9号楼。

“四人帮”很快就发觉叶剑英在西山的动向可疑,在毛泽东去世后,王洪文使出球场上的“盯人”战术,也搬到了西山。王洪文住在离叶剑英的15号楼不过几十公尺的25号楼。25号楼的地势比15号楼高,所以对15号楼的动向可以进行监视。

可是,就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叶剑英突然从北京西山消失,搬进玉泉山9号楼,甩掉了盯梢的王洪文……

叶剑英和华国锋在拘捕“四人帮”之后,乘着红旗牌大轿车直奔玉泉山。

汪东兴留在中南海,忙着给在北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一打电话,要他们务必在夜11时赶到玉泉山9号楼,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突然在半夜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而且地点又是那么远,这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无不感到惊讶。但是,谁都熟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声音,所以,由汪东兴出面通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纷纷夤夜上玉泉山。除了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之外,谁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东兴、李先念、陈锡联、苏振华、纪登奎、吴德、倪志福、陈永贵、吴桂贤等,陆续到达玉泉山9号楼,在大厅等候。

这时,叶剑英正在与华国锋谈话。

2002年,当年担任中共中央保密局局长的周启才回忆说:

1976年10月6日,党中央所在地中南海的夜晚静悄悄。这是一个震惊中外、永载史册的夜晚。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办公楼和往常一样,许多办公室灯光明亮,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仍在忙碌地工作着。

晚9时15分左右,汪东兴亲自用保密机打电话到我办公室,对我说:“那‘四个人’(即“四人帮”)的事,今晚已经解决了,进行得很顺利。中央决定,今晚10时在玉泉山9号楼叶帅住地召开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现在国锋同志和叶帅已离开怀仁堂,一同去了玉泉山。我正在通知在京的政治局成员去那里开会。你马上去玉泉山9号楼安排布置好会场,做好各项会务工作。”汪问我:“听清楚了吗?”我说:“听清楚了,我立即去办。”汪说:“好,时间很紧了,你赶快去办吧!”

我快步下楼,急速上车,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玉泉山。

我到达玉泉山9号楼叶帅住地,是晚上9时40分左右。叶帅的警卫、秘书见我来了,引我进入叶帅卧室。

这时,华国锋和叶帅并排坐在叶帅卧室床沿上,正在商议事情。见我来了,华国锋说:“老周,情况你知道了吧?”我说:“知道一些,东兴同志让我来向您和叶帅报到,听候指示。”华国锋说:“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就在叶帅会客厅召开,你去安排布置一下。”我说:“好。”我走出卧室,华国锋和叶帅继续交谈。

晚10时整,我向汪东兴报告,出席会议的政治局成员已全部到齐。

出席这次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的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吴德、陈锡联、纪登奎、陈永贵、苏振华、倪志福、吴桂贤共11人。李鑫和我列席了会议。

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2)

开始,华国锋请叶剑英主持会议并讲话。叶帅说:“这次会议应该由你主持,你是毛主席提议、中央政治局讨论批准的党中央第一副主席,一直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责无旁贷,你就主持开会吧!”

夜11时,叶剑英拉着华国锋的手,来到大厅。

一次不平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了。

按照叶剑英事先和华国锋的商定,会议由华国锋主持,并由华国锋作主旨讲话。

华国锋的主旨讲话,后来在1976年10月18日作为中共中央1976年第16号文件下达。

华国锋先是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宣布已经粉碎“四人帮”,引起极大的震动。李先念带头鼓掌,顿时使大厅里的气氛变得热烈、活跃起来。

接着,华国锋对为什么要拘捕“四人帮”作了说明。华国锋很强调,毛泽东主席在生前就已经多次批评了“四人帮”,这次拘捕“四人帮”完全是实现毛泽东主席的遗愿。

依据中共中央1976年第16号文件,华国锋讲话的原文如下:

毛主席早在1974年7月17日,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严厉批评了江青,当时在座的同志大都亲耳听到了。主席说:“江青同志,你要注意呢!别人对你有意见,又不好当面对你讲,你也不知道。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不好呢,要注意呢。你也难改呢。”毛主席还批评了以王洪文为首的“###”。毛主席说:“你们要注意呢,不要搞成四人宗派呢。她(指江青)也算是###呢。”

毛主席还多次讲过:“她(江青)并不代表我,她只代表她自己。总而言之,她代表她自己。”

但是,“四人帮”毫不悔改。在四届人大前夕,继续大搞结帮篡党活动,­阴­谋组阁夺权。他们经过密谋策划,背着中央政治局,于1974年10月17日,派王洪文到长沙告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状。毛主席识破了他们的­阴­谋,当即批评王洪文。“四人帮”不服,又由江青出面,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在1974年11月12日的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江青不听告诫,竟然托人向毛主席提出要王洪文当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毛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江青有野心,她是想叫王洪文作委员长,她自己作党的主席。”1974年12月23日,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又说:“江青有野心,有没有,我看是有的。”毛主席还当面批评王洪文:“你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是要摔跤的。”1975年5月3日,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再一次批判了“四人帮”的反党宗派活动,严厉警告他们:“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照样搞呀?为什么不和200多的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

毛主席鉴于“四人帮”的猖狂宗派活动,病重期间,再次指示政治局讨论这个问题。毛主席说:“四人帮的问题,上半年解决不了,下半年解决;今年解决不了,明年解决;明年解决不了,后年解决。”当时,我和叶帅考虑到主席有病,就没有急于解决。主席逝世后,如果不是他们变本加厉,逼人太甚,我们也不想现在解决。但他们太疯狂了,根本不把毛主席,不把政治局放在眼里,公然要抢班夺权,另立中央。据我们得到的可靠情报:他们是准备在10月10号搞政变,王洪文把标准像都拍好了;上海不仅给民兵突击发了枪炮,还发了大批红布红纸,说要庆祝伟大的节日。我们感到事态严重,一旦让他们的­阴­谋得逞,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就会丧失,我们的党和国家就会变­色­,资本主义就会复辟,千百万人头就会落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决定采取这种特殊措施,把他们全扣起来,进行审查。

同志们,我们这样做完全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是代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这次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使我们党避免了一次大分裂、一次大流血,使我们的人民避免了一次大灾难,使我们的事业避免了一次大倒退。这次胜利,再次证明,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军队是伟大的军队!……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政治局委员们夤夜上玉泉山(3)

在华国锋之后,叶剑英作了重要发言。叶剑英除了跟华国锋一样,强调了粉碎“四人帮”是“完成毛主席生前没有来得及做的事”,而且强调了华国锋是毛泽东生前选定的接班人。叶剑英深知,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只有借重于毛泽东的崇高威望才能使众人信服。

叶剑英说道:

我们粉碎“四人帮”,是完成毛主席生前没有来得及做的事。大家知道,毛主席对江青一直是有批评,有约束,有限制的。毛主席同“四人帮”的斗争,有很重要的两着棋:

第一着棋,是1974年、1975年两次在政治局会议上当着在京的全体政治局同志的面,提出了江青有野心和“四人帮”的问题,批评他们忘掉了“三要三不要”的原则,谴责他们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毛主席曾和我多次强调说:“四人帮的问题一定要解决。不然要出大乱子。”毛主席临终前,还拉着我的手叮嘱说:“我死后江青可能要闹事,你要协助国锋同志制止他们。”这一切都表明毛主席是早就下了坚定的明确的决心。我牢记着毛主席的嘱托,协助国锋同志进行了这场斗争。

毛主席生前还有一着棋,就是组织安排。周总理病重以后,“四人帮”以为,按照原来的次序,政治局应该由王洪文主持,国务院应该由张春桥主持。但是,毛主席就是不给他们。邓小平被推下台后,毛主席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华国锋同志为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这种安排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为什么要下这盘棋呢?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毛主席的这两着棋,非常英明,为我们这次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奠定了基础。同志们可以想一想,要是没有毛主席两次在政治局会议上交了底,我们同“四人帮”的斗争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所以我说,这次粉碎“四人帮”,首先要归功于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叶剑英讲话之后,汪东兴作了发言。汪东兴主要是揭发“四人帮”要发动政变,所以不得不先对他们下手。

在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讲话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纷纷表示支持粉碎“四人帮”,支持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

有人曾经提出要叶剑英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他婉言谢绝说:“我是军事­干­部,搞军事的,如果那样做,不就让人说是‘宫廷政变’吗?”

在玉泉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从1976年10月6日夜11时一直开到10月7日清早6时,可谓是“通宵达旦”。

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了一项重要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决议》。

决议的全文如下:

根据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生前的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将来提请中央全会追认。

为了向全党下达这一决议,中共中央于10月7日又发出通知,全文如下:

现将中共中央关于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决议发给你们,请你们立即在党内传达。

这次通宵达旦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对于粉碎“四人帮”有了一致拥护的共识,而且也结束了毛泽东逝世后“群龙无首”的局面。

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1)

就在刚刚拘捕了“四人帮”这千头万绪的时刻,叶剑英一边和华国锋安排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边征得华国锋的同意,急急派出两位可靠的重要­干­部执行特殊的任务──马上控制中国的新闻传媒。

那时,中国的新闻传媒紧紧地控制在姚文元的手中。在策划粉碎“四人帮”的时候,华国锋和叶剑英就已经考虑到这一着棋──派谁从姚文元手中夺取舆论工具。

叶剑英向华国锋推荐了耿飚、迟浩田、秦基伟。

1984年6月,耿飚曾对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同志谈及1976年10月5日华国锋约见他的情形:

抓“四人帮”的时候,要我出来,是叶帅推荐的,华国锋也赞成。我和华并不熟悉,当时叶帅和华都在怀仁堂办公,那是头一天的下午两点钟,华国锋把我找去(他那时住在现在西哈努克住的地方)。我到那里后就谈起来了,提到“四人帮”的事情,当时我已经估计到了,我已知道了一点情况,知道他们要把“四人帮”弄掉。我就说:“你分配给我什么任务,我都­干­。”华国锋笑了笑说:“看,我还没有跟你说哩,还没有给你分配任务么,你知道我要你­干­什么?”我说:“我已经有所察觉了,我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华国锋说:“那好吧,你既然猜到了我就不讲了,这几天你在家里不要离开,经常和我保持电话联系,有事我会给你打电话,我就直接打到你家里。我的秘书或别人给你打电话,你都不要相信,只有我亲自打电话,你听出是我的声音,你才讲话。我的声音你能听出来吗?”结果,第二天下午(引者注:应为晚上),华就打电话来了,要我马上到怀仁堂去……

10月6日晚,在抓了“四人帮”之后,华国锋便给耿飚打了电话,命令他火速赶往中南海怀仁堂。

毛泽东说过这样一段名言:

要推翻一个政权,必须先抓上层建筑,先抓意识形态,做好舆论准备,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显然,叶剑英和华国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刚刚抓了“四人帮”,首先想到的是“抓意识形态,做好舆论准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在电视还很不普遍的年月,显得非常重要。《人民日报》则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国舆论界的“带头羊”,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当时,不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是《人民日报》,都在“舆论总管”姚文元的严密管辖之下。在这些重要的新闻传媒,姚文元都安Сhā了自己的羽翼。尽管姚文元已经被捕,但是,拘捕“四人帮”的消息一旦被姚文元的那些羽翼获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广播,只消几分钟,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了。

须知,当时仅仅拘捕了“四人帮”以及毛远新,“四人帮”还有众多的帮派骨­干­在各地,还在各个部门。尤其是上海,是“四人帮”的基地,那里的“四人帮”帮派骨­干­,正在摩拳擦掌、调兵遣将,要求“江青同志担任中国共产党主席”……

叶剑英最初的打算是严密封锁拘捕“四人帮”的消息,先保密两个月,不让外界知道。先保密两个月,显然是为了争取时间,逐步解决各地、各部门的“四人帮”的帮派骨­干­。

叶剑英说,这是按照“林彪跑时的办法办”。所谓“林彪跑时”是指1971年9月13日林彪突然逃跑,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毛泽东当时封锁了消息,实行严格保密。叶剑英这时打算采用毛泽东当年的办法。

叶剑英选择了他最信得过的将军去完成这两项重大使命──夺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的领导权。

耿飚这人,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一文中,毛泽东这么提到他:

我华北杨罗耿兵团以九个师包围三十五军三个师,是绝对优势。

毛泽东所说的“杨罗耿兵团”,也就是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所领导的兵团。这个兵团是1947年7月在晋察冀新组建的野战军,司令员为杨得志,政治委员是罗瑞卿,而耿飚为参谋长。

杨得志曾这样谈及他的“老搭档”耿飚:

我和耿飚同志相识多年了,我俩都是湖南醴陵人。长征到达哈达铺,红一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一大队,我任大队长,他任参谋长。从此以后,在晋察冀野战军、在华北野战军二兵团、十九兵团,参加平津战役、打太原、攻兰州,进军大西北到宁夏,直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前期,我们一直在同一个单位,而且一直是我任司令员,他任参谋长。耿飚同志是一位出­色­的参谋长。他那过人的记忆力和大战之中清醒的头脑,是许多老同志所称赞的。

急派“文官武将”耿飚管制电台(2)

耿飚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