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大清传奇 > 第 3 章

第 3 章

夏旭、孔祥明惊喜交集,喜出望外,道:“光空师傅,救难的活菩萨呀!快来救我们!”光空方丈拱手道:“列位施主,受惊了。”

马二看了和尚一眼,说道:“你这秃驴,想来搅老子的好事吗?”光空也不发话,目光停在墙上的一幅画上。马二乘其不备,持刀向光空后背刺去。光空仿佛背上有眼,身子极其灵活,跳闪腾移,躲避刀锋。马二一连刺了十几刀,都被光空躲过了。马二喘了一口粗气,一刀直刺光空前胸,眼见这一刀光空已无处可躲,只见光空二指齐出,钳住刀锋,借势用力一拉,马二扎立不住,一头撞在墙上。光空跃前一步,一掌拍在马二胸口处,马二的筋骨立时折了数根。光空道:“书房乃­干­净之地,你这诬赖,不配死在这里。滚吧。”马二如同得了大赦,连滚带爬,鼠行而去。

王行远急道:“大师,这个恶徒,放他不得。他去官府报信,我们又要遭殃。”

光空道:“我不想让他玷污了这间书房,量他是逃不掉的。”光空走到窗前,推开窗扉。在桌上拿了一张白纸,用手攒成一个纸团。

这时,马二慌不择路,跑出一箭之地,人已奔到院墙下,他翻身爬上高墙。只听光空和尚喊道:“恶徒,那里逃!”扬起手中纸团,手腕一抖,疾掷而出。那纸团如箭石一般,带着“飕飕”风声,直奔马二飞去。就在马二将要跳墙的刹那,那纸团力道极大,不偏不倚击中他的额头。马二一声惨叫,脑浆崩裂,由高墙上翻滚了出去。

光空和尚如此神功,五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齐声道:“好功夫!百步穿杨,飞纸夺命,若非亲眼所见,端的匪夷所思。”

此刻已是上灯时分。光空道:“贫僧与几位施主颇有缘分。今晨老僧走的匆忙,把一本佛经忘在寺中。船已过通州运河地界,不得已又返了回来。”

夏旭道:“师傅去而复返。何以又能来此施救?”

光空道:“我一路急行,到寺中取得经书。当贫僧路过王施主福宅。不意间看到一个蟊贼潜入院中。老衲早年练过耳力,独有隔墙辩聒的异人之能,我在百步院外,能够听清你们的谈话。我恐这贼加害诸位,追踪其后,看他­干­什么。”

王行远道:“幸得大师追了来。稍迟一步,我等就被这厮害了”

光空道:“若是他只为偷盗财物,我断是不理会的。眼下难民如潮,食不果腹,窃财盗物,无非为了活命。虽然,这种蝇营狗苟,为君子所不齿,然则许多人被清廷赶出家园,他们无所依归,上有白发双亲,下有待哺幼儿,铤而走险,或偷或盗,也是出于无奈。”

众人齐道:“说的有理。”

光空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阿弥陀佛。没成想,此贼见利生恶,不得不除之。此徒虽然罪有应得,当受天惩,可毕竟是贫僧结果了其­性­命,罪过罪过!”

欧阳山道:“人无害虎心 ,虎有伤人意。大师所为,正是为民锄害,何罪之有。你不杀他,他害了我们不说,日后还会害人。”

光空和尚道:“果如此说,贫僧心中稍安。”

夏旭问道:“师傅此去何处,可否带我们同行?”

光空道:“前日得到确切消息,鳌拜下令,要在京城肃清前朝余党,清查汉人书简、惩笞各地举子、拆毁孔子庙堂,还要禁闭全国私塾、废止科考祖制。眼见北京已逮了去一百多个当世硕儒。我佛门弟子,本在尘世之外,鳌拜也不放过,凡被查到与前朝有关联者,轻则充军,重则杀头。我此去南方,一者为各地佛门弟子,通风报信;二者联络武林各派阻止清庭逆行,尽力匡扶社稷太平。只是贫僧乃方外之人,与诸位同行,大有不便。以我愚见,几位施主,不如寻个地方,暂避一时。”

王行远道:“秦时暴政,也不过如此。鳌拜这清狗,只一武夫耳,观其所为,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犹有过之,如此行径,国家必为所祸。可如今不知何处能避难栖身?”

夏旭道:“兄弟近几年浪迹江湖,广交天下豪杰,认识了不少朋友。江湖之上,豪杰云集,反清志士,大有人在。福建日月会,在江南风起云涌,其势如虹;山东红旗教,啸聚一方,声势震天,与满清分庭抗礼。举国之内,不但读书人对清廷切齿以对,就是商贾贩夫,布衣草民,也都不满满清统治。天下之大,我们何处不能安身?”

孔祥明道“几位年兄若不嫌弃,就跟俺回山东老家。学陶翁隐居,垂钓岱河畔,赏鹭过晴天。抚琴杨柳下,酌酒不问年。”

欧阳山惊道:“祥明兄果然大才,刚才脱口说出四句好诗。妙极妙极。我在这北京城里蜗居久了,真想出去走走,过一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如若像孔兄说的那样,‘垂钓岱河畔,赏鹭过晴天。抚琴杨柳下,酌酒不问年。’那简直快乐似神仙了。”

光空和尚手捻佛珠,道:“天­色­已晚,贫僧不能久留。这串佛珠,留给各位施主。遇到危难时,就将它拿出来,江湖上许多人认识他,我佛会保佑你们的。贫僧告辞,后会有期。” 光空将佛珠交与夏旭收了,口念“阿弥陀佛”,起身出门,眨眼之间,不见了踪影。

话说简短。王行远略略收拾了一些行李,将妻子叫至跟前,道:“我们夫妻一场,今日要做长别,你变卖家产,带着孩子回娘家躲一躲吧。若是我们恩情未断,来日还能相见,我只怕这一去,山高水险,再无相见之日。”说到此夫妻拥着两个少不更事的两个孩子哽咽不语,不禁泪水涟涟。王行远的长子王朝是年十二岁,次子王廷只有八岁。两个孩子都生的虎头虎脑,聪明伶俐。王朝道:“我已是大人了,就让孩儿陪父亲远行吧。”王廷抱着父亲的腿道:“我也随父亲去。”此时,老仆王顺带着宋虎走过来。王顺道:“老爷,你这是要去哪儿?”王行远擦了一把眼泪,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对王顺道:“王顺,这是一百两银票,你们带上回沧州老家,置几亩薄田,颐养天年吧!”王顺道:“老仆哪儿都不去,生是王家的人,死是王家的鬼。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离开王家。我知道老爷遇到为难的事了,这个时候我怎么能离开呢!”王行远握住王顺的手,半天说不出话,道:“大叔,这些年你在王家,身虽为仆,可我心里拿您当作长辈。这个家就托付给您了!”他转身对宋虎道:“孩子,你今天纵使野狗,伤了官兵,他们哪能善罢甘休,你也出去躲一躲吧!”宋虎道:“我随先生同去,您去哪儿我就去那儿!”王行远道:“你听话,这一路不知遇到多少深浅,我怎么能带你去!”说罢肩了包裹,毅然决然,随同诸友,大步而去。

当夜,一行众人乘着月光,来到筒子河运河码头,早有一条蓬船等在那里,一个船夫道:“我们是忠义镖局的,特来接诸位出京。”众人上船,船家放卓摇橹,大船随波离了码头,驶入水道。

月升三­干­,船至什刹海,但见一艘清兵巡河船迎头驶来,船上官兵高举火把喝道:“呔,奉鳌拜大人之命,缉拿前明乱党,把船靠过来,敢有违抗,格杀勿论!”

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逆水又遭顶头风。苍天无有绝人路,挣破樊篱撞牢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