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载,1948年6月,国民党成立吉林省军粮筹购委员会,搜民粮,补军粮。
“二姐,我饿”
家中无粮,沙秀杰的大哥、二哥参加了国民党军队。
“母亲怕都饿死在家里,她想把家人分散开,谁有活路就活下去。”沙秀杰说,长春解放后,她的大哥、二哥,一位参加解放军,另一位去念书。
沙秀杰一家能在城内度日,得益于大哥、二哥每天从军队伙食里省下的两个大饼子。“我和三弟每天去取大饼子。一次取完大饼子,三弟跟在后面,声音很微弱,他说‘二姐,我饿’。我没理他,他就在身后念叨。走了一会,听到后面没动静,回头看他倒在路上,那个样子就是个‘小骷髅’,我用手指甲抠下一块喂给他吃,他才有劲走。”沙秀杰哭了,“母亲一定看出大饼子少了一块,但她从没问这件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长春哨卡的故事(2)
沙秀杰一家挺过一段日子。一天,沙秀杰与三弟等了许久,二哥才匆匆跑来,“大哥被关禁闭了,上面说,谁再敢把军粮分给老百姓,就地枪毙,你们快逃吧。”
资料载,长春7月底即告粮绝。
“鬼节”出逃
农历戊子年七月十五,公元1948年8月19日,距离长春全面解放尚有两个月。
这一天,住在长春东大桥小庙街附近的沙秀杰一家五口,与邻居王家三口,推着小破车踏上了逃亡路。“当时城里饿死很多人,没人抬这些尸体。我们再留在城里,只有死路一条,出去还有机会。听说国民党在七月十五放卡子,放百姓出城,那天是鬼节,所以我记得很清楚。”沙秀杰说,事隔多年,再回家门时,已物是人非。“那里现在都是高楼大厦,当年的胡同平房已不在了。”
沙秀杰一家逃对了。官方资料记载,至1948年9月时,长春市民只能以树叶充饥,城内甚至有卖人肉的生意。
“当时我听说有人吃人肉,但没见过。”沙秀杰说,临行前,父亲治病时留下的糖浆,被一家人灌到肚子里,这是最后可以吃的东西。
当日下午,沙秀杰一家赶到国民党哨卡。“宋家洼子和二道河子也有卡子,我们去的是洪熙街卡子,也就是红旗街。很多百姓得到消息,推着小车,聚在这里,大约有几千人。大家不知去哪里,只晓得出了城,见到共产党部队就有救了。”
红旗街商圈,现为长春市繁华商圈,很多人并不晓得这条大街在60年前曾是一道生死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