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 二、神龙政变(1)

二、神龙政变(1)

这件大事就是政变。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705年)。由宰相张柬之等人筹划,联合太子李显兄妹发动兵变,杀死二张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李显复位,史称“神龙政变”。

当时武则天卧病在床,身边侍奉的只有二张兄弟,局面让人非常紧张。无论是太平公主兄妹,还是朝廷大臣,最害怕的就是在武则天极端衰弱,甚至是突然死亡的情况下,党羽众多的二张兄弟可能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假传圣旨,另立中央,自己当皇帝。当然,他们也害怕二张兄弟与武家联合起来,结成统一战线。虽然二张和武家兄弟也有矛盾,但是,在武则天晚年,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和二张兄弟的关系相当不错。武三思曾经夸张昌宗是神仙王子晋的化身,这王子晋是什么人呢?王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生­性­好道,虽然贵为太子,却寂寞寡欲。后来,他舍去王位,到嵩山修道。几十年后的七月七日,王子晋驾一只白鹤,飘然升天而去,远近的百姓都大为惊讶。从此之后,“王子登仙”就成了凡人修得不老之身的美丽幻想。武三思把张昌宗比作驾鹤游仙、*倜傥的王子晋,张昌宗当然开心,也赶紧投桃报李,把武三思推为当时“十八高士”的榜首。所谓“十八高士”,当然模拟的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前的秦府十八学士,十八学士当年可都是像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重量级政治家,现在用来比方武三思,他能不高兴吗?一时间,张、武两家简直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关系好得似蜜里调油。

一旦二张兄弟和武家强强联手,传位方向就很有可能会发生惊天大逆转。无论是传给二张兄弟,还是传给武家,对于李氏三兄妹来讲,都是灭顶之灾。因此,在这种情形下,要想顺利接班掌权,只有一条路可走,那便是除掉二张兄弟。当然,除了这些与争夺权力、复兴李唐相关的原因之外,太平公主也打着自己的个人小算盘。其实,她对二张兄弟一直挺不满的。想当初,张昌宗是她的男宠,是她推荐他兄弟俩到武则天身边工作,怎么说也有提携之功吧。没想到这两个人恩将仇报,竟陷害起她来,这口气如何忍得!公仇私恨夹在一起,李氏三兄妹决定发难。再加上当时以张柬之等五大臣为首的一批文官武将,也非常厌恶二张兄弟Сhā手朝政,陷害忠良。因此,他们很快酝酿出了一场以“诛杀二张、还政李唐”为目标的政变,这就是导致武则天提前结束统治的神龙政变。

在神龙政变中,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是策划政变的中坚力量;皇太子李显是政变的旗帜,通过他的号召力以聚拢人心;相王李旦则负责领兵维持长安城的治安稳定。那么,太平公主在这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在我看来,太平公主实际上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在监控武则天的动向上,太平公主功不可没。武则天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对传位的态度有没有改变,这些无疑是政变者最关心的问题。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身患重病的武则天心情烦躁,索­性­谁也不愿见,身边只留下张昌宗兄弟侍奉。虽然有大臣曾经向武则天提议,“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可亲侍汤药。宫禁事重,伏愿不令异姓出入”(《旧唐书》卷九十一),意思是说,您的这两个儿子,无论是皇太子还是相王都非常孝顺,他们可以侍奉床前,端汤喂药。希望您让他们伺候您,别再让外姓(张昌宗兄弟)在您身边待着了。但这一建议被武则天一口回绝了。所以即便是李显、李旦兄弟,也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近武则天,其他大臣更是几个月都难见皇帝一面。在这种情形下,怎样才能知道武则天的一举一动呢?此时在政变阵营中,唯一有可能接近武则天的便只有太平公主了。前面讲过,太平公主曾给武则天出谋划策,也算得上是武则天的心腹之一,并且在三个子女中,她最得武则天的宠信和疼爱。另外,李显和李旦是儿子,其实也就是母亲权力潜在的竞争者,因此武则天一直对他们有所防范,尤其是在自己来日无多的情况下,不免会想:对即将要取代自己的接班人更是有抵触情绪,自己一死,曾经拥有的一切权力与享乐就是他们的了,现在他们往身边跑,难道是嫌我死得不够快吗!对儿子充满了抵触情绪。而太平公主是女儿,没有继承权,因此不会引起武则天的猜忌,在感情上比较亲近,还能聊上几句推心置腹的话。所以在政变密谋期间,太平公主有更多的机会出入武则天身边,自然也就承担起了监控武则天动向的间谍工作。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