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蒙曼说唐乱世红颜 > 二、神龙政变(2)

二、神龙政变(2)

其次,太平公主利用自己武家媳­妇­的身份,第一时间掌握武家的最新举动。当时武家的势力非常强大,虽然武家最有实力的武承嗣已经病死了,但是,武则天的另一个侄子、梁王武三思很快接替了他的位置。根据史料记载,武三思“­性­倾巧便僻,善事人”,他善于谄媚巴结,因此特别讨武则天喜欢。武则天晚年不轻易出门,但是几次出门都是到武三思家里去。对武则天来讲,这叫做回娘家。而且武则天晚年的几项大的国家工程,也都是由武三思主持的。那么,在武则天病重的微妙局势下,武三思有什么举措没有?是不是在跟姑姑套近乎啊?武则天有没有可能在这紧要关头一糊涂,忽然动了想让武三思接班的念头?这些也都是政变者关心的问题。那么,监控武家的工作由谁来完成最合适呢?当然还得是太平公主,她是武家的媳­妇­,方便走动。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当年太平公主挑选丈夫的眼光了。武攸暨确实是一个与世无争、从不介入政治的人,虽然妻子忙里忙外,到处活动,但是他显然没有进行任何­干­涉,也没有向武家其他人透露任何太平公主的动向。从这方面看,这个婚结得还是相当有远见。武攸暨的不作为,恰好成全了太平公主的作为。她能够有效地监控武家的一举一动,这对政变取得成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太平公主做的第三件事是安排内应。政变如果能做到里应外合,当然最为保险,而且政变一方需要随时掌握武则天的最新情况。虽然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爱女可以出入宫廷,但是她毕竟住在宫外,不能天天蹲守。怎么办呢?从种种迹象来看,太平公主这时候可能还和一个关键人物有过沟通。这个人是谁呢?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可是唐朝第一号才女,和太平公主年纪相仿。上官婉儿的祖父是唐高宗时候的宰相上官仪,此公乃是文人型官员,不太擅长政治权谋。看到武则天专权擅政,有违儒家理想,就撺掇唐高宗废掉这个皇后。没想到武则天眼线众多,上官仪刚刚把废后诏书起草好,武则天已经从天而降,和唐高宗一番交流之后和好如初。上官仪就成了他们夫妻反目的替罪羊,被以谋反罪处决。当时,上官婉儿还在襁褓之中,就随着母亲郑夫人一起没入掖庭,当了宫廷小婢女。不过,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婉儿虽然在掖庭长大,但是,她继承了爷爷上官仪的诗人基因,又有出身贵族、知书达理的母亲郑夫人教养,很快便崭露出文学才华。据说有一首五言诗《彩书怨》是婉儿少女时代的作品,诗是这样写的:

叶下洞庭初,

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

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

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

惟怅久离居。

这是一首情诗,表达了独处深闺的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当时还是小孩子的上官婉儿当然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全凭想象进行创作,居然也写得情真意切,确实是个天才少女,一如现在的九〇后作家。

在婉儿十四岁的时候,才名传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当面考她,结果她文不加点,简直像早就构思好了那样,高水平地完成了考试。武则天不是爱才吗?她大喜过望,从此就把婉儿从掖庭里提拔出来,留在自己身边,当了贴身秘书。

圣历以后,武则天­精­力逐渐减退。而这时,上官婉儿经过多年的宫廷历练,政治上逐渐成熟,武则天开始让她参决群臣奏议,同时起草诏书。另外,武则天晚年不是沉迷各种风雅的享乐活动吗?经常组织文学沙龙,比赛作诗。这赛诗会由谁来主持呢?就由上官婉儿来主持。婉儿聪慧过人,才思敏捷,优游其中,不亦乐乎。既能陪领导工作,又能陪领导娱乐,当然堪称女秘书的楷模啦。她和太平公主是同龄人,待在武则天身边的时间比太平公主还长,在武则天心目中,恐怕也会渐渐对她产生一种类似于母亲对女儿的感情。既然如此,那么让婉儿监控武则天,组织宫女里应外合,当然也就成为最理想的选择。我在《武则天》这个系列里曾经讲过,当时有一些宫女参与了这场军事政变,还有好多人在战斗中牺牲了­性­命。那么这些宫女是由谁安Сhā的呢?恐怕婉儿功不可没。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有可能和上官婉儿有过沟通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推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