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这日心情不错。在天上的仙居里北窗高卧,赏着仙景,听着仙乐,想想做仙人的快活。仙生到此,夫复何求?唔,快哉,快哉。
忽尔心口加速跳动。知道人间又有些凡人想我了。也难怪,以往在人间杂七杂八地好事做得太多了,多得连我自己都早已记不清了。虽说我做好事从来都是不愿意留名儿的,可是人间总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儿的好事之徒,也就是他们其中的比较聪明一点儿的人终于能够猜出是我老仙家了。没有办法呀。看来以后的保密工作还得进一步加强。
屈指算来,也有好久没到凡间去了。也罢,今日就不妨下去走走,顺便也到黑山搞一次“突击检查”、“微服私访”、“暗访考核”、“体察凡情”什么的。听说人间现在都时兴这些,说这是上级对下级拥有的绝对特权。你说如果这么一下去,每次都能把那底下整得神经兮兮、屁滚尿流、措手不及的,又新鲜又刺激啊。今天不妨体验一下,也找一找这方面的感觉。另外,交给老妖办的事情,也不知道他现在行动得怎么样了。
于是乎,驾一朵祥云,挟一阵香风直达下界。途中无话,转眼即到。先去那黑山。
到得山前,放眼望去,但见雄山巍峨,郁郁葱葱。青山绿水,黑石光鲜。因老妖不复作恶,这时山上的妖气就显得若有若无,已十分的淡了,这点不是仙人绝对看不出来。不过因为这山到底是有些来历的、不比一般,所以这山上山下也就因此而平添了三分的雄奇,四分的灵气,五分的妖娆,六七分的秀美,更加显得十分好看!
到得山腰,闻得鸟语花香,见水流淙淙。苍木秀竹,藤蔓幽林,青草联骗,黑石嶙峋。小溪皆清澈见底,不知从何处而来,蜿蜒顺至,亦不知流向何处。溪底游鱼时隐时见,无忧无虑任自嘻玩。身畔雾气翻浪,滚滚浮浮,倏而飘忽扑面,使人顿觉乍暖还寒。登临在即,极目望远。浅浅放歌,声色婉转。正值人间暮春的时节,觉此时风景如画,春光怡人。赏四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令游客一时浑不知身处何年、何地。
此情此景,当赋诗N首,以表胸怀!
山上偶尔来些游客,皆是凡人。有几个在那边胡写乱画,零星于石上、树上刻画些诸如“XX家X日到此一游”、“XXX我爱你、想你”之类一些无聊的话。
你看,人间就是这样地喜欢直白。心里想到了,话就说出来,也敢于把心中所想刻在石上、树上公之于众,尽管这样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习惯。他们这样做,好象唯恐大家都不知道他(她)心底的想法和秘密似的;又好象一个人心里想着另一个人,原本是一件十分快乐、光荣和值得骄傲的事情;还好象如果不这样明目张胆地抒发情怀,那么内心感情的数量就会缩水,感情的潮水时刻都会倒退似的。
不过我觉得人间这样其实挺好的——没有拐弯抹角、遮遮掩掩的,真是需要有一点儿的信心和勇气。而我们仙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不是这样,一般就喜欢含蓄、委婉和朦胧一点儿。当然也有几个因为不懂得含蓄、委婉和朦胧而不得不选择直白的,这样的仙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修为不够,所以就经常地不可避免地搞些自作多情的事情,直到最后把自己弄得灰头灰脸的。平时,即使大家有点儿什么事情,也都会尽量地往心里掩藏,怕别的仙人们知道了会笑话自己,说自己的修行还不够,还得继续“补课”。甚至于有时,因为把自己的心事掩藏得太久了,到了最后,恐怕连自己都不知道心里那些最初的、曾经的、真实的意念和想法了。你们看看,结果竟然会是这么一个样子!其实这才是为什么我们仙人看起来都不会轻易动感情的真正原因,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区哪!
当初,每个仙人在各自的“成仙仪式”宣誓时,都以为自己从此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对许多的事情从此就没有了责任,可以不闻不问了;以为从此就不应该再有情感,可以麻木不仁了;从此就一心做个专职的仙人,可以仙僚仙僚了。其实这种观点又是另外的一个误区。事实上,成仙以后,有几个能够真正做得到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天界”不也正在“三界”之一吗?
其实这句话指的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和境界上的追求,并非是对天上仙人的必须要求。一个人即使成为了仙人,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却不会随之泯灭。因为成仙,是一个人全面升华的最高境界,大大不同于那些凡间的人死后入冥界,所以是不需要喝那孟婆的“忘情汤”的。我以为不论是一个仙人或者是凡人,如果连“精神”都要渐趋泯灭了的话,那么谈论一切都将会变得毫无意义。纵然说,仙人的定力要远远比凡人们好,仙人内心世界的空间更大、承受能力也远远超出凡人,但是,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对一个人只是一味地重压,有时候毕竟也会感觉很累的喔。我认为,而且还不止一次地在各种的场合亮明过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即使是神是仙,也绝对不能没有感情!而那些所谓的没有血肉和感情的神仙从本质上而言,也许不过只能算是那些一幢幢、一尊尊、一个个、一处处随处可见的立着的、蹲着的、坐着的、飞着的,在人们面前刻意显摆出各种姿态造型、挠手弄姿的由泥、木、铜、铁及各种复合材料做成的雕像罢了!有些仙人说我这话的确有点儿太尖刻了。
我已是如此深刻地理解并支持那些并非枉自修行不够而思凡的天上美丽的仙女们了!是啊,思凡没有错,思仙没有错,多情也没有错呀。如果说有错的话,也许错的只是你的多情用错了对象,或者说你的多情竟已多到无所节制甚至于滥情的程度,成为了多头的“多情”,也等于是“无情“了。所以,以后我们不妨多鼓励天上的仙女们下凡去,这样就可以多留一段儿两段儿的佳话,不好么?而且即使这种现象本身亦是一种极佳的“佳话”呀。有关这类似的看法,在稍后的章节里仍然有述。
我又是如此深入骨髄、透彻肺腑地理解和支持那位天上人间空前绝后的斗战胜佛了!同时更多的还是不禁替他感到懊伤和惋惜。成佛,当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是美事、喜事啊。可是以他的率性和真情,偏偏成仙之前有了那样的不世际遇;偏偏又曾经遇见了这普天之上最任性、最执着多情的紫霞仙子;偏偏他们之间还曾经发生过那么多的旧事纠葛,说过那么多的绵绵情话,念过那么多的经典台词!能责怪那位斗战胜佛经常在夜晚睡着的时候“背课文”用功吗?能不理解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郁闷、发呆和叹气吗?不能吧?
可是最近见到了他,我总还是忍不住去挑他的刺儿,也不管他高兴不高兴。我说你个“大圣”!为什么天上人间那么多的仙和人很多都是属于“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那种,怎么唯独就你一个是只爱江山而丢弃美人的呢?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总是在夜里不忘去背诵过去的“课文”呢?为什么总是拿出那只陈年月久的铃铛在手里反复把玩呢?为什么你如今坐在那莲花宝座之上,总是一脸的茫然、时而叹息,而且在你的眼中,又流露出那么些无比怀念与复杂的神情呢?
咱这里又是四问!可以说每一问他都难回答。我说的“江山”指的是他的那尊莲花宝座——我说咱仙人还是腾云驾雾的好吧?坐在他那上面头不晕、不疼才怪呢!就这,还说什么“相当于看露天电影自带凳子、开私家车出游”、“而且可以持续升级”呢,最后给自己都牢牢地固定住了!还有,你以为你平时已经掩藏得很紧很紧的了,可是这些都已被我仔仔细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见了!
16
我是谁呀?我可是被天上诸仙友们一致推举为“智慧和文采并重,爱心与多情无双”的天上超级上仙呵!都说在天上以我的“情商”为最高,尽管到目前为止本上仙还是形单影只、孤家寡仙的。有时我自己也在怀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自己揣摩呀——自己是不是真的象仙人们说的那样有点儿“多情”呢?为什么在每次的“情商”测试评比中那些神仙评委们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予我最高的分数呢?
想想也是奇怪呀。都是那些平时把自己的心思掩藏得很深的仙人,见了我有太多的悲天悯人就说我“心太软”,还为此专门编排了一首歌曲流传到了人间;见了我偶尔的婉约善感就说我不禁仙心大动,于是就把那些人间多情善感的词路都统统归类为“婉约派”;见了我真实的率性就一齐没有商量地集体授予我“爱心与多情仙人”这个称号。可不敢随随便便就去接受这些个毫无意义的封赠啊,又没有玉皇大帝亲自下的正式文件!
吓!以咱们这么一点儿小小的表现,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天上人间,还有那妖界,他们中有的做得更好的可是太多了。不过我转而又想,这普天之上的“爱心与多情仙人”这样的一个荣誉高呵!如果谁真的评上了,那么他(她)的职称问题就算是彻底解决了,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无形资产哪。以后要是赶上晋级、调资什么的,那是绝对要占很大便宜的,这样涨起工资来也必定会是“突,突,突”地直往上窜,总之实惠挺多的。至少吧,这一称号至少要比那什么“齐天大圣”自封的称号仙人们认可得多、也有意思得多。怎么这会儿又说起他了。
我预感,在仙人的感情和精神世界方面,天庭下一步可能会有所革新。最近玉帝曾几次似不经意地提出了在天上人间实行“仙性化管理”和“人情化关怀”的设想。我也曾经多次向玉帝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几次都说得他直点头,连连称“是啊,是啊”,并赞许上仙我“很有些思想,说的也很有道理”,还鼓励我要继续努力,不妨把相关的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和透彻一些。
咱们还是继续游览往前走吧。这时一路慢行,渐至山顶。前面有一堵巨石,石上好象有字。走近前来,只见那块脆黑脆黑的巨石上面龙飞凤舞地写有两行草书。
书曰:
“山下谁人初见石?山石何年初遇人?”
他也是两个大问号,不得了哟。看来这谁的好奇心还是挺强的嘛。看那字,写得挺好,显然此君深有书法功底,也许还经常给人写字题匾捞点儿外快、赚点儿银子花呢。掐指一算,你猜是谁?原来此君正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他老先生!张果老老先生与汪果为老星宿因为在名子里都有一个“果”字,所以被并称为天上的“二果仙星”——听起来够新鲜的。而且他们两个,历来被认为是天上最有学问的仙人和星宿。张果老最有名的代表作品是他的长诗《天河花海梦》,尽仙皆知。这里石上所刻的只是他这首诗里的其中两句,后来被仙人们普遍称之为两句著名的“仙问”!《天河花海梦》这首长诗从山上到山下,从远处到近处,从山石到河水,从河岸到中间,直写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
《天河花海梦》,这诗的名字够好听了吧?汪果为老星宿说这就叫“意境”呐。你看,他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诗名,竟然一下子就把天、河、花、海、梦这五个极具感情Se彩、视听效果和联想力的词语一路儿排开、揉在了一起,顺理成章,而且是既有势、有景,又有情、有人,充满了极度浪漫主义的色彩,真可谓神形兼备呀。
你可别以为我们仙人一旦成了仙,后来就不再做梦了。不做梦,那你说平时我们仙人们的灵感到哪儿找啊?网上找?不可能吧——看你把顺序都搞反了,思路不对呀。不是说“思路决定出路”的吗?再说了,要是我们仙人现在真的连一点儿的梦都不做了的话,那大家成仙还有什么意思啊?
哦,只有那些最最聪明的天上文曲星们夜晚是可以不用做梦的——他们只须每日天黑后手里拿个瓶子,出去到野外里转几圈捉一些荧火虫回来,再把那亮亮的瓶儿放在书案上就算是找到灵感了。也许他们的头脑构造有些特别,当属例外,是不宜轻易模仿的。
过去说起谁家屋里的书多,就曰:“坐拥百城”;而现在的文曲星们每天晚上将捉回来的许多荧火虫们放在书桌上,或就可称之曰:“案闪百荧”了。原来在这里,书代表了财富,而荧火虫则代表了智慧和灵感。
梦是虚拟的世界。虚拟是现实的补充。梦就与当今的网络一样。现在,有很多人都已经热衷于从网络世界里找梦了,也许是因为正在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太现实了,于是大家这才不约而同地一齐向往那真实与虚拟混杂的世界。至于虚拟世界的那些东西到底好不好、有多么好,倒可不必在意。
看那题字的下面,有不少人的留言。有留:“好字!”的;有留:“好问!”的;有问:“不知谁写的,帮忙打听打听。”可能是想买他的字,接着下面留有电话、手机、Email和QQ号。
再往前走,抬眼又见一堵巨石,好石!但见石面光滑,色泽鲜美,黑脆照人,卓尔不群。总的来说,这石应该比前面的那块巨石还好一些,只可惜上面无诗。看来这件事,就只有等着上仙我来亲自完成了。说不得——要不今日就在这儿马马虎虎地划上几笔?
在石前徘徊逗留,构思良久,但绞尽脑汁胸中仍无好诗。都怪下面的那一堆俗人,一齐乱噪噪地,扰了本仙的诗兴!另外我感觉,自从成了仙人之后,每天养仙处优的,渐渐地好象也就不怎么会作凡间的诗了。于是只有自叹江郎才尽,江郎才尽哪!
古代江郎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有人说江郎就是宋代的那位曾经写过《恨赋》、《别赋》等华章的,被清代大儒金圣叹称为“以文邀幸”的江淹。他6岁能诗,18岁熟背《五经》,为何人到中年,一下子就突然“才尽”罢笔了呢,有一些传说或说法,这里就不再细说。其实若论起学问来,江郎比起那牛郎也不知道强过多少倍,可是虽说二者都是“郎”字辈的,名字也仅仅一字之差,可是为什么大家一提到谁到最后学问整没了就都一齐去嘲讽江郎,而从不去把那牛郎的书包拿来好好翻看一番呢?这也许是因为,首先那牛郎的人缘本来就很好,他本人也可以算得上是古代人间闺中淑女和贤妻良母们心目中向往的偶像了;其次,那牛郎本身就没有学问,所以很懂得谦虚谨慎,不象有些人满桶油不晃半桶油晃的。这样的人走哪儿都是一副好脾气,讨人喜欢;再次,又因为那江郎原本是有点儿学问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整的,可能是由于技术性的操作失误吧——不小心就把那肚里的学问统统永久性地交到“回收站”了。真是“辛辛苦苦好多年,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想那当初的才子江郎,也一定牛皮烘烘地,只是没有想到后来竟然落到了这步田地。叹哉,叹哉!
17
有感于江郎的这个故事,有一日我曾经胡乱地作了一首堪称与其后来水平基本相当的歪诗来惋惜和悼念他。诗名就叫作《惜江郎》。
诗曰:
江郎本有才,
才尽不回来。
早知才不保,
何苦称郎台?
是呵,却说那个“郎字辈”,可是能够轻易承当的吗?以后大家取名字,不好好瞻前顾后点儿哪能成啊?
江郎?江郎算什么,自贬身份呀咋的?好歹咱也是被天上称为“智慧和文采无双,爱心与多情并重”的,极具影响和感染力的超级上仙呀。今天……就不妨再表现表现,再怎么……也得写它个几十首诗,给下面那一堆、两堆、三四堆的俗人们好好看看。但我想主要还是为了使以后的有缘者上山,这里能够有一点儿流传百世的东西可供他们瞻仰和学习。不写?那哪里能成啊,那不是明显地要让我的那些超级粉丝们大大失望吗?你什么意思、什么动机、什么态度嘛,都懒得跟你多讲了。
说起“粉丝”,原来以为是吃的,吓,人间——人间现在就是太不象话,又懒得再去说了。现在本仙人已经渐渐地养成了个小习惯,就是对那些看不惯的人、仙、妖或者什么事情,就都懒得再去理他说它。有时候“懒得再……”其实也是一种很明显、很强烈的态度。
说写就写。
于是我就手抚黑石,若有所思地慢慢沉吟说道:“黑石头呀黑石头,你身为石头,今天得以让我在你身上写诗,也算你不虚此生、不枉今石了……缘分,缘分呐!下半辈子……你这块顽石啊,也就不用急着四处跳槽找活干了,也不用再怎么辛苦受累的了。从今而后——你就只管露脸了罢,就只管出名了罢,就只管荣耀了罢,就只管享福了罢!”
说完,只见我伸手向那巨石一指一点,于是那一行一行的字和诗,黑底儿金字神光闪闪、光芒四射地就全部都刻在上面了。咱们仙人嘛,办起事情来就是方便一些,你们看见了也别眼红。
至于字嘛,那绝对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童叟无欺,真真的绝妙好书哇!一句话,总之是造诣很深,已达到了动如天外飞仙、如行云流水、如熊市牛市行情;静如处子、如超级神仙的心、如电脑死机……的绝高境界。只见我的笔力遒劲,洋洋洒洒,挥动自如,飘飘欲仙。咱本来就是仙嘛。
哇噻,酷啊,帅啊!实在就是有点儿酷毙了、帅呆了!这时你们不觉得上仙我特别地酷吗?
回头,得安排老妖让他派一排、一连或一营的小妖来这儿长期驻扎,以防人间、妖界伺机抢夺此字、此石。仙界怕也要有的前来,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要老妖务必多派些表现好、素质高、有点文化品位的来,当然也得有点儿法力的。这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重要岗位啊。要是妖多岗少,太多数的妖们实在都有想法的话,那就不妨指导建议老妖实行公开选拔,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公开公正,民主决策。以免有不少的大妖、中妖、老妖、小妖、男妖、女妖们因为符合条件来不了而四处告状,影响当前黑山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给这些东西取个题目,姑且就叫它们为《黑石有缘》吧。
诗曰:
其一
妖妖之山,
巨石九千。
与妖为邻,
必非凡人。
其实后一句应该说是“必非凡仙”才恰当些。开玩笑啊?和超级厉害的妖怪作邻居,高危行业呀,没有两刷子还行?要不,你们谁也来试他一试?
其二
妖妖之风,
来去匆匆。
转化治理,
初见奇功。
这风不是谁吹的,是老妖吹的;这功不是谁建的,是咱上仙转化治理建的。这不,现在这老妖小黑也快被咱给整顿、治理和转化成功了,不容易啊。
其三
妖妖之桃,
其果甜甜。
与友俱来,
欢乐开怀。
山上黑石多吸日月之精华,山上林木亦自茂盛。林间盛产山果,尤以桃李为佳。此果如若在人间,当属上品了。桃子好吃,心情自然高兴——嚯!这最后一句居然连广告语都用上了,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呀。
其四
妖妖之妖,
逃之夭夭。
我不出招,
又回来了。
妖们最是惧怕象咱这样的上仙。不过,只要妖们一心学好,不再害人了,就不妨暂不去灭他们。既然妖们这么惧怕咱仙人,既已吓走了他们,就是让他们再转回来也应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说连这么几个小小的妖怪都对付不了吗?笑话。
写到这,忽然想起网络的事。现在不都流行上网吗?神仙、凡人、妖怪都一样。只是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对象,上网的内容和层次也就不一样。天界、妖界、人间三界网络的层次孰高孰低,不问自知。
根据我总结,从内容、层次和特点上看,我们仙家的《天上网》主要重于“精”;凡间的《人间网》重于“杂”;而妖界的《蜘蛛网》则重于“邪”。《蜘蛛网》的创网者,就是盘丝洞里那七只多腿、多丝、多动、多情、多网、多有联想和创意的蜘蛛精,有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和老七。刚好天上的“七衣仙女”姐妹也是七个,她们也都挺多情的。由此看来,“七”这个数字总是和“多情”有着不小关联啊!
蜘蛛精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情,最大的弱点就是网住了别人却牵拌了自己。哎呀……这七只不同寻常的蜘蛛精们哪!昔日,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路上就曾经见识过这七只蜘蛛精们的手段,尤其是八戒最深有体会、识得厉害。以后,那《蜘蛛网》又几经改进、升级,花样不断翻新,已渐渐成为整个妖界互相联结的载体。
别看蜘蛛小模小样的,现在人类却是挺崇拜它。听说现在妖界《蜘蛛网》特别流行。人间围绕着这小东西,也早已做成了一系列的大产业。而且现在,居然连那些侠客们都要打算与它联手合作了。现在“蜘蛛与侠客的组合”(即“蜘蛛侠”)就大行其道,十分地流行。
这点真的没有想到。我想,这也许就是那些古今侠客们的悲哀呀。痛哉!我的曾经的、年轻的、痴迷的、距今早已久远的侠客的梦想啊!
吓!我们那个时候——是这样的吗?那时候的人们对于蜘蛛,从来都是睬也懒得一睬它们的。
因时间关系不再一一细说。
18
其五
妖妖好友,
平生少有。
依依相伴,
执子之手。
世间有个凡人名字叫作“执手言欢”,是我在人间的唯一网上好友。在成仙之前,我也曾想做一名剑客,那时当然是在古代了。古代的人好象比现在的人都更加执着、更讲缘分,也更加玩酷,只是却没有现在的人们开放。
很久以前,我曾经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较长的诗歌,诗的名字就叫做《执手言欢》,副题是《惜缘》。这首诗歌讲述的,是古代的一名多情剑客与一位痴情女子由相识、相知、相守到相别,聚散无常的故事。
[题记]
缘何缘
欢无欢
人故人
[诗歌正文]
江湖风云起,纵横波澜疾。
仗剑谁四顾,谈笑凌寇敌。
举酒将欲饮,有歌远方起。
幽幽复咽咽,闻声似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