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桃林酒家”是一个黑店,是一伙强盗的窝点。这夫妻二人心狠手毒,阴险狡诈,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他们如果没有瞄准你,你还当这里是一家好店,待人热情周到,但如果瞄准了你,你就死如梦中。他们杀人不见血,不露蛛丝马迹,所以一直骗着世上的人。如果他们瞄准的对象人数众多,就像逮老鼠一样把你逮到“笼子”里(他这有高墙的院子),和墙外的强盗里应外合,干得一个不留。他们是不是砺山五路,人们不清楚,只知道他们有恃无恐,无恶不作。这天魏虎和刘大门在狮子口一带制服了的那些强盗就是他们的同伙。那些逃命的强盗迅速回到这家酒店,事先叫他们设下圈套,劫下这批财物。车队来到,女的让车队进院子后,就到后面屋里跟男的商量:
女的说:“这车队来头不小,像是皇族的,敢不敢干?”
“干!”男的果断地说,“怕什么?砺山五路不惹我们,我们谁都不怕。听说那少年领头的还有点本事,只不知那黑脸的汉子本事怎么样。”
女的说:“你可以试一试他嘛。”
“试一试,怎么试?”
女的就对男的耳语几句。男的听了,拍腿笑道:“嘿,母狐狸,好主意!”
女的嗔道:“去你妈的。小声点!”女的又说:“还有,我注意到,那少年身上挂着个金边木匣,看来不是个寻常之物。你等下看看,是不是首先把它搞到手。”于是,他们就导演了前面绊倒刘大门那一幕剧。
试过刘大门的能耐后,夫妻俩得意地相视而笑:“嘿!原来是个大草包。”
因而,到了半夜,军士们都睡着了,店老板就跳出墙外与埋伏的强盗们联系,老板娘就蹑手蹑脚地到了魏、刘二人房外偷听动静。听到里面鼾声如雷,她就轻轻地去推那房门。哪里推得动?原来这刘大门靠在门上了,他这后背宽阔,不说门上有扇门板,就是没有门板,他也把这门塞得满满的,叫你苍蝇也进不去,加上他练就了坐功,如泰山一般,谁推得动?一会儿,老板回来,也推门,那门和门框像钢铁焊为一体了,纹丝不掣。他就从后墙跳上天窗,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圆筒,往屋里一吹,一道黄烟冲进去。这烟叫迷魂散,它能让人昏睡如死半个时辰。而后,他从天窗跳进房里,用小刀挑断木匣背带,抱起木匣跳窗而走。他为什么不杀死魏刘二人呢?因为他怕这黑匣落入别的强盗之手。他利欲熏心,操之过急,所以先把木匣夺去,再来收拾魏刘。哪知,他这迷魂散只能迷住别人,而对魏虎不起作用。魏虎的师傅曾让他的徒弟们服了全真解毒丹,能解除尘世间的一切毒素。魏虎被迷魂散毒昏的同时也在解毒,所以当这盗贼跳窗逃走时,他就醒了。他一跃穿过天窗追去。看见一人刚刚飞过院墙,他也跟着翻过墙去,脚刚着地,四周杀出许多人来,魏虎用金星剑几下子扫开一条路,直追前面那贼。他跑得快,一下子追上了那贼,那贼竟瘫倒在路旁,却不见那匣子了,魏虎忙问:“檀木匣呢?”这贼有气无力地指着林中路上一个人说:“喏,前面那人刺伤了我,把匣子夺走了。”魏虎就丢下这贼去追那人。那人并不像贼,也不逃跑,只是慢腾腾地不慌不忙地走他的路。魏虎想:你这贼耍花招,使调虎离山计,以便金蝉脱壳,险些让我上了你的当。他马上回转,金星剑直逼这贼,说:“木匣在哪里?不然我斩了你!”那贼真的全身无力,说:“你快追吧 ,别多说了。”魏虎只得又掉头追去。虽然魏虎一步能跨越一丈多远,却总也赶不上前面那人。他紧跟着那人后面翻山越岭,穿林过涧。山随人转,人傍山行,跑得不辨山的高下前后,路的南北东西。虽然十冬腊月,漫天飞雪,魏虎直赶得满身汗透,腿软头昏。渐渐地,就与那人距离拉远了。一时他想停下喘口气,眨眼间,前面路上竟不见了人影。这使他一急,顾不得疲惫,打起精神再追去。追到山坎旁,发现那人也像前一个贼那样瘫软在地上,却不见了那匣子。他气坏了,恨不得抽出剑把这家伙碎尸万段。但找匣子要紧,他强压住怒火,提起那人,扯下他头上的狗钻洞,见是一个瘦弱的老头儿,忙问:“木匣子呢?”那老头儿可怜巴巴地指着前方说:“公子,我遭人暗算了,一个蒙面人扎伤了我,把匣子抢夺去了,从那山坡上走的。”魏虎只好甩开老头去追那蒙面人,却不见人的踪影。幸好,下了一夜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相当厚了,见不到人,却能见到地上的一串脚印,他就顺着这脚印紧追不舍。
这摊软在地上的老头儿就是砺山五路的老二.看看到手的宝物眼睁睁地被人夺走,他很恼怒,又很蹊跷.这里竟然有人暗算他.谁能暗算他呢?谁又有这个本事暗算他呢?他连忙拔下刺在腿上的暗器,一看,啊!竟是一根两寸长的绣花针。雪光中,那针上闪烁着一个人的名字,别人看不到,他却看得分明。他一下气昏了,但他强忍住愤恨,从怀里摸出解毒丸吞下,随即写了一张纸条,夹在响箭上,射出去。
砺山五路的老三此时还在峨嵋山上的佛光殿里。前时他接到老大的响箭,探明砺山玉镜已在砺州府里,准备送给朝廷。可朝廷新皇年幼,朝中忠奸两派正在争夺皇权国柄,如若奸臣得势,这宝物不要落入贼人之手?因而,一定要趁早阻止宝物送上朝廷。所以,叫他提前回来协力劫持皇纲。只是因故拖延了几天,昨天晚上才回到佛光殿里,收拾行装,整理一年来的见闻,不觉夜已过半。他正要歇息,突然,听到屋外天空中“嗖--”地一声长哨,一支响箭落在窗前桌上。他捡起一看,是老二发来的。他取下纸条,见上面写着:“三弟,速回,有要事相商。”老大老二接连来信,他猜想可能事情紧急.算算行程,从峨嵋到砺山,两千多里,就是日夜兼程,也要十天半月才能赶回,想到这里,他也不等到天明,就即刻启程回砺山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