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個多月裏,元渭一得了空,就去看柏嘯青。
興許是因為失心散的作用,他一天比一天癡傻下去,跟他說什麽話,他不是不記得了,就是半天反應不過來。
元渭對這樣的他,既感到安心,又覺得隱隱氣惱。
這個時候,民間懲治國賊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
那些稍有名氣的酸儒秀才,有些是想出名,也有些是真的義憤,竟聯合執筆上“萬人書”,向朝廷請願。
元渭拖到現在,已是極限。他不能不,給民眾百姓一個說法。
元渭為這件事,特意叫來刑部尚書,問他有什麽辦法,可以免柏嘯青一死。
刑部尚書雖有些錯愕,但皇帝垂詢,卻又不得不翻遍腦子裏的舊典刑故。
犯下弑君重罪的,論理而言,就沒有免死這一說。
但按照天朝律例,免死的情況有兩種。
其一,是誅其九族,宮刑代死。
柏嘯青孤兒出身,沒有親人九族,也就是說,他只要受過宮刑,就可以免死。
元渭聽到這裏時,臉色明顯難看,神情不悅。
於是,刑部尚書不敢再提這條,接著說第二種。
其二,是誅其九族,為其烙印,令其成為牛馬家畜一樣的奴隸。
天朝人分為三等。
一等是皇族,二等是官宦,三等是平民。
其中平民範圍很廣,包括經商的,做各類營生的,甚至戲子、勾欄院的妓汝……都統稱為平民。
奴隸,則不入人之列,視同牲畜牛馬一樣,任憑主人買賣驅使。甚至一個不高興,砍手砍腳,虐殺取樂,也是常事。
富豪權勢之家,若有人死去,更是動輒陪葬上百奴隸,誇顯炫耀。
若有旁人殺了奴隸,不過當作牛馬價賠償。
而且,奴隸即使有孩子,子子孫孫也永遠是奴隸,如墮無間地獄,不得超生。
這兩種免死的方法,都屈辱殘忍到了極致,而且是專門針對出身顯貴的重犯。所以人若犯了死罪,往往寧願選擇死刑,也不願受這種刑罰。
“那就,給他烙個印吧。”元渭聽完刑部尚書稟告後,輕輕揮手,“這事不能再拖,就這幾天,多叫些人來看,聲勢弄大些。讓整個皇城,不,整個天朝的人都知道……還有,朕要親自動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