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春节,也是同前世差不多,一般都是从二十三祭灶揭开序幕的一大早还没开火,李梅一家就在家里最大的男丁——大柱的带领下,在灶前摆上香案,又摆了一碟白面馒头,恭敬地给“灶王爷”磕头上香
第二天便是二十四,也就是扫尘的日子俗话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这一天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打扫内外,掸尘去污,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啥的王家村到处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Sg
虽然平时的时候,李梅也勤打扫卫生,把被褥衣服都提前洗净晾晒好,不过也是忙活了大半天才搞好
腊月二十五这天,李梅准备去赶集购置年货虽说年二十八二十九也会逢集,不过怕到时候东西贵不说,时间也赶不及
李梅想起了家里的那些草药,那些都是她上次进山的时候采的她上次没有专门去找这些草药,只是路过看到了才挖回来的这年头看病吃药很贵的,可是哪个人还没有个小痛小病的她因为知道这些草药的作用,不仅是摘回来给自己家里人备用的,还想能卖点钱回来她打算背着一起去镇上,不能卖的话,再背回来就是,也不重
李梅背个背篓,身挎着大布袋,就准备走着去了之所以没坐富贵叔家的牛车,是因为慢不说,还甚是颠人,坐到镇上,骨头架都要散了,还浑身酸痛给富贵叔说好回来搭他家的牛车后,李梅就撒开步子朝镇上走去
李梅先背着草药来到同济堂药铺,准备先卖药材同济堂是镇上开办的最久的医馆,里面的大夫不仅医术高明,还心地仁善,价格最公道不说,有时候遇到贫苦人家,还免费义诊,在黄岩镇很有名望
李梅进入药铺里面一看,真不愧是镇上最大的药铺,里面排满了看病的人等了一会儿,看见十几个伙计忙得不可开交,也没工夫招待她李梅决定等买好东西再过来吧,那时候人应该少些
刚要转身走,就被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叫住了:“请问,姑娘,不知来医馆是准备看诊还是抓药?”
“额,小女子二者皆不是,只是来卖药材的,也不知贵宝铺收是不收?”本来李梅看他只是一个小孩子,没打算回话不过看他面相和坐堂的曹大夫有点相像,而且身上时不时飘来一股草药味,就猜测可能是医馆的小少爷啥的吧这才理他
“嗯,我家医馆当然收药材啦,我是曹大夫的孙子,也算是这家医馆的人啦,能否先给我过目一下?”小子年纪不大,言行倒是成熟老气
“嗯,当然可以,请过目”我把背篓放下,掏出药材给他看
“嗯,药材采挖晾晒的方法都对,你懂医理?”小屁孩疑惑的问道
“不懂,可能是碰巧吧”我可不打算让外人知道,我懂些医理,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小男孩也没再问下去,直接过秤算钱,又交代了李梅以后采的药材可以拿过来卖,采摘和晾晒的方法就按之前的做法来就行了
李梅点点头,接过来那一百二十六文钱,就直接离开同济堂了看来以后真的可以挖药材来买哦,就这点药材就卖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