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缱绻之别
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www@
自巫峡东行十数里之地,有一名为沙溪村的杂姓小村庄,沙溪村人口不多,前前后后十九户人家,全村人口未过百数,村上姓氏分戚姓八家、赵姓六家、樊姓五家,虽是杂姓村子,但一来村民相处日久;二来村上人口微薄,三姓之间到也相处得融洽,甚少斗嘴,近邻之间互助自也是司空见惯了。
这沙溪村临近长江,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沙溪村几代下来多以布网捕鱼、亦有些于江面南北送客而谋取生计的。
“樊秋尘快快站住。”江边沙地上,一个小姑娘双手抱着一串冰糖葫芦,赤着脚在沙地上边跑,时不时回头朝后面几个追逐她的小孩子嬉笑着做鬼脸,不时还参杂些喘息声。一张可爱的小脸蛋由于受热双颊变得红通通的。
“樊秋尘再不站住,我们就不和你玩了。”后面追逐的人群之中有个叫戚孟的小孩,见樊秋尘脚快,一时追逐不上,便心生一计,喊出这句约带威胁性的言语来。
樊秋尘闻得此言,竟当真中计,不再向前奔跑,反倒往回走,一直走到正哈腰喘气的众人面前,嬉笑道:“我不跑了,你们可得跟我玩啊。”
戚孟见计策得逞,急忙上前去抢樊秋尘手中的冰糖葫芦,樊秋尘一时不备,冰糖葫芦竟给戚孟轻易抢了过去,急忙去回抢冰糖葫芦。
戚孟见自己一人难敌樊秋尘,急忙呼唤帮手,众小孩一应而上,将樊秋尘推倒在地,随后将目光纷纷落在了戚孟手中的冰糖葫芦之上。
这戚孟一家几代下来颇留了些积蓄,到戚孟这一代日子到也过得舒坦,吃住穿样样不愁,沙溪村人对戚家自是看好。
戚孟时不时自家中带出些什么糖果、干肉片之类的吃食分给小玩伴们,渐渐的逐成为众小玩伴们心目中归从的对象,只是这戚孟素来傲慢好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上分毫。
戚孟洋洋得意的朝樊秋尘轻蔑一笑,随后对着众小孩子道:“人人有份,我来分,一个半个。”
樊秋尘适才被众人推到在地,手脚被沙石刮伤,一时疼痛不已,大哭起来,抽噎道:“那冰糖葫芦是我的,我也要。”众人并不理会她,各自品尝起分得的冰糖葫芦起来,任由那樊秋尘哭天喊地,就是没人去搭理她。
“你们这群乌龟王八蛋,这么多人欺负一个人算什么英雄好汉。”众人正津津有味的嚼食着冰糖葫芦,蓦然间闻得背后人声,纷纷转过头来。
只见一长相清秀的男孩不知道何时站到了他们背后,这男孩众小孩自是认识,他也是沙溪村人赵姓,单名一个煜字,只是他性格孤僻,不喜与众为伍,落得个独来独往的习性。
赵煜的父亲为考取功名,抛妻弃子背井离乡寄居京都多年渺无音讯,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全依仗于赵煜母亲一人搭理,可想而知赵家生活拮据。
戚孟见己方人多势众,对赵煜自是冷眼相激。
二人话不到一处,便动起手来。初时戚孟不敌赵煜气力,众同伴见情势不对,纷纷出手来助戚孟,一时之间戚孟占尽上风,众人将赵煜的按倒在地,对赵煜拳脚相加,赵煜毫无还手之力,只得任人欺凌,且丝毫不显畏惧、求饶之态。
众小孩气消人散,余下赵煜、樊秋尘二人一坐一躺在地。
残阳似火,霞光满天,江面水浪一道紧接一道拍击在江岸上,阵阵凉风吹打在两个小孩子身上,樊秋尘双手合抱着自己的身体,已不再哭泣了,呆呆的坐在原地,傻傻的瞅着赵煜。
赵煜看了她几眼,无奈的笑了几声,从地上站了起来,走到樊秋尘身边,伸手将樊秋尘搀扶起来,朗朗道:“以后再有人欺负你,就告诉煜哥哥。”
樊秋尘点了点头,展颜一笑,道:“还是阿煜哥哥最好,小孟他们只会欺负人。”赵煜微微一笑,夕阳的余芒洒射在这两个小孩子的身上,二人搀手同行,渐渐的随着夕阳余芒的收敛,二人的背影也变得渺小淡漠了。
自至樊秋尘与赵煜形影相随,春时摘花引蝶;夏时采莲戏水;秋时垂钓弄曲;冬时堆雪吟书。如此自娱渡过数载童年时光。
*********
这年深夏,樊秋尘已长到十七、八岁妙龄,出落得娴美娇艳,坐在自家院内一张竹椅上,摆弄着一根竹笛吹曲不谐,暗自气恼。
忽闻院门脚步声响,高兴不已,急忙从竹椅上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裙,顺了顺胸前的绣发,目不转睛的盯着院门口。
赵煜已经好些天没来看他了,毕竟都已经长大了,男女有所矜持,常在一起难免蜚短流长,惹些闲言闲语。
故此两人在一起见面的机会也就渐渐的变得稀少了,不再像小时候那般形影不离了。
“尘儿,这是阿煜给你留的信。”
一中年妇人走进院来,朝傻了眼的樊秋尘笑了笑,将一封信笺交给了樊秋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