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殷素素的自杀更具有感人的力量。哀莫大于心死,殷素素最大的绝望是丈夫没有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殷素素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危险和邪恶,但她却实在没有勇气面对爱人的谴责。她的自杀更合乎情理,更让人怜惜。她本来是一个任性妄为的“妖女”,为了追求爱情,她付出了真诚的努力,真诚地要改变自己,以使自己能和所爱之人处于同一认识境界之中,使所爱之人更能爱她。但她的努力最终还是付诸流水,美好的幸福终于成了一场过眼云烟,她只有陪伴丈夫,死于丈夫所认同的那种道德的谴责之中。
十大书生上榜人物,张翠山书生的见识,可爱但又可悲,因此排名第四。
何足道:自负而又自谦的矛盾心态
排名第三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书剑指数:★ ★ ★ ★ ★
攻击力:★ ★ ★ ★
《倚天屠龙记》开篇重点的场面,便是郭襄和何足道邂逅,两位高士和天才惺惺相惜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一剑一驴,只身漫游的郭襄最先出场,天资灵秀,意气高洁,郭襄的这一仙女般遥远出尘的形象,也只有何足道可与之相配。何足道出场,与郭襄共同强化了此书的立意:高士和英雄其实是最寂寞和失落的,绝顶高处的境界,没有回音,没有掌声。他们不能兼容和适应这庸俗的世界,他们的才能便是他们宿命的痛苦和悲剧。
何足道是一介狂士,有真本领,有真见识,他和所有的天才一样,都给人一种古怪孤僻缺乏平易和亲切的感觉;他琴、棋、剑三方面都有过人的造诣和修为,所以他自负地自称“三圣”。他的见识又让他知道不能这样太夸张,所以又在“三圣贤”之后加了“何足道”之名,使他的名号听起来有些矛盾和不协调,他是中国知识分子自负而又自谦的矛盾心态的典型表现。
这个张狂而又克制的古怪高人,其实是纯朴和易于把握的,是内心善良和信守之人。仅仅为一个不相干的人传一句莫明其妙的话,他千里迢迢来到少林寺,他的这份古道热肠,实在朴素得很,没有世俗之人的半点机心。郭襄对他有好感,是最正常不过。郭襄有“小东邪”之称,性情与黄药师相近,遇上何足道,又是物以类聚,声气相求。何足道一曲“百鸟朝凤”,让郭襄听得不甘寂寞,也回奏一曲《考磐》,歌咏隐士,搔到何足道痒处,听得痴了。
十大书生上榜人物中,何足道因其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自负而又自谦的矛盾心态,因此排名第三。
陈家洛:书生的弱点是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气势(1)
排名第二
武功:★ ★ ★ ★
智商:★ ★ ★ ★
情商:★ ★ ★
书剑指数:★ ★ ★ ★ ★
攻击力:★ ★ ★ ★
《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出场,是真正的温柔书生形象,书剑二字,正在他的身上印证。
不过,与千里接龙头隆重的气氛不相协调的,是陈家洛当红花会总舵主,竟是半推半就,形势所逼。
这暗示了陈家洛的弱点,也就是书生的弱点,他所缺少的,是大英雄吞天吐地的大气势。
书生的气势,不足以重负红花会反清复明这样一个大的际会。
陈家洛以一套百花错拳打败周仲英,这才第一次显出其书剑俱绝的过人之能,有礼有节,不急不躁,技惊四座。
陈家洛和霍青桐之间是一见钟情,陈家洛一见霍青桐之下,惊为天人,爱慕之意不由生起。
但这爱意的根苗还未抽芽,却又莫明地夭折了。
因为转眼间陈家洛看见霍青桐和女扮男装的李沅芷亲密异常,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心中不是滋味。
陈家洛的弱点很早就暴露出来了。
他勉为其难承担了红花会舵主的大任,他也在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别人面前扮演有勇有谋,本领大得很的领袖,但他内心中书生软弱的一面,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他并不像看上去的那种自信和游刃有余。
他有很脆弱的地方,很容易就受到了伤害,而且,他的胸襟也不够宽大,起码不像一个干大事的领袖人物那样宽大。
本来为了反清复明的大事业,是应该广开才路,接纳木卓伦要留下女儿相帮的好意,陈家洛却为了难以启齿的私人原因,说好了又变卦,拒绝了霍青桐的加入。
陈家洛后来的悲剧不是偶然的,性格即是命运,这一切早已注定。
西湖赏月之会,看陈家洛跃然上马,胸前戴上一朵海碗大小的金丝绒大红花,引爆红花会欢声雷动,官军中也有大批红花会众蜂拥前来施礼,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风光之极。
红花形成了一种美丽的象征,她代表了正义,热情,善良,美德,自由的呐喊,解放的呼声。
读此一节,畅快不可言说。
欢庆胜利之时,陈家洛却悄然而去,独自一人去湖心呆望着月亮,放声恸哭。此出奇的一笔,写得极动人。
英雄的内心,原来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伤心和悲恸。陈家洛书生的性情再次披露无遗。
在众人之前,他竭力扮演好一个不负众望的领袖人物,而他真实的内心,却依然有着不为人知的软弱一面。
书中已多次暗示,书生本色的他,宁愿过一种逍遥适性、与世无争的书生生活。
他在勉为其难,这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悲剧之处,他既然答应了要做红花会的总舵主,他就要全力全心地去奉献。他只是尽人力而听天命了。
乾隆听到陈家洛倾述对母亲的秘密思念,也怦然心动,握着陈家洛的手而颤抖,两人的心从来没这么贴近过。
对陈家洛的好意,乾隆此时确是发自内心的。而陈家洛内心对乾隆的印象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成了陈家洛日后信任乾隆的感情基础,也是陈家洛日后悲剧发生的隐在原因。
陈家洛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乾隆这样待他,他自然不会无动于衷。
乾隆送给陈家洛的宝玉上刻着“情深不寿”等等之字,陈家洛正是太重感情,太感情用事了。
感情,对一个做大事的政治人物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在乾隆面前,陈家洛再次显露了他内心的脆弱,他差点又哭了起来。
六和塔上,陈家洛和红花会的英雄捉住乾隆,陈家洛向乾隆摊了牌。一声“哥哥”的称呼,陈家洛是动了真情,他已经先入为主地相信了乾隆。一种血缘的神秘亲切感,一种久别重逢,骨肉相聚的凡人的感动,主导了陈家洛作为政治人物的方针大计。
陈家洛已经不再把乾隆当作假想的敌人了,他一厢情愿地安排了一切。自己为情所动,他对乾隆也要动之以情。陈家洛细说从前,他劝说乾隆和红花会结盟,拨乱反正,借以乾隆所处的特殊地位,瓦解清人的政权,恢复汉人的朝廷,做一位汉人的仁孝英明的开国之主。说到深情之处,陈家洛流下了眼泪,不惜将自己内心中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兄弟相会,亲近还来不及”,先已定下了谈判的基调。
陈家洛再次对乾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形势所迫之下,乾隆答应了结盟之事。陈家洛大喜,在政治上他的确是太过幼稚和缺乏经验,只知道推己及人,只是从好的方面去想,从私人之间的信任,从血缘之间的亲近,一切都是想当然。陈家洛没有想到,人是环境的动物,就算乾隆是他的亲哥哥,就算乾隆的血缘本质是纯良可靠,但乾隆从小受的教育,从小所处的环境,耳濡目染养成的习气,要复杂得多,再加上事情还远不止那么简单,在皇宫乾隆也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乾隆还有诸多难以考虑周全的牵滞。
陈正德的一番话,冷眼旁观,才是真有见地,“官府的话说得再好听,我也从来不相信,何况是官府的头脑”。官场和政治,是黑暗的最能泯灭良心的地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陈家洛:书生的弱点是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气势(2)
关明梅管得宽,忽然把霍青桐之事在陈家洛面前提起。陈家洛可真是哭笑不得了。书生的优柔和软弱,使他不仅在政治上要失败,甚至连爱情,他都没有信心,没有能力去把握。
在金大侠的小说中,最能配上“书剑”二字的男主角应该是陈家洛。陈家洛虽然是一个在事业和爱情两方面都失败了的人,但他的风采依然让读者难忘,依然是读者非常喜爱的一个角色。陈家洛的身上,最具有一种悲剧的美感。
书生的优柔软弱,使陈家洛不能很好地处理政治和爱情两个方面的矛盾。陈家洛的内心绝不像他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少年有为的红花会总舵主那样坚强自信。他一开始倾慕于霍青桐,霍青桐不仅美貌而且优秀,武功智力上都是绝顶之选,但陈家洛没有信心能把握得住。而香香公主,更为美貌,但见识上却差了太多,陈家洛反而可以处处主动,尽情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一刚一柔,一英雄一美人,正好合拍。看香香公主也是这样,在她的阅历和经验中,她所能触及的社会圈子中,陈家洛无疑是太优秀了。陈家洛又俊雅、又温柔、又体贴,而且还有非凡的武功,可以让香香公主感到安全。偎郎大会中,香香公主欢快地投入了陈家洛的怀抱。“谁给我采了雪中莲”、“谁救了我的小鹿”,这在陈家洛是举手之劳绝不会多费一分力气的事,香香公主却把它看得比天还大。爱情的游戏中,陈家洛终于可以轻松胜出。陈家洛书生的弱点,真是一目了然。
陈家洛终于发现了李沅芷是个姑娘的秘密,思前想后,才明白了许多细节来。不过,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样呢?他又能拿香香公主怎么办?这样的打击,在霍青桐身上,她还可以去撑着承受,如果是香香公主,她不马上崩溃才怪。姐姐不见了,她只是焦急而茫然地重复着:“怎么办呢?怎么办呢?”
也许,陈家洛对于霍青桐,是又爱慕又想逃避。李沅芷的事件,使他有了一个逃避的借口,就算没有这个误会,陈家洛也会像对香香公主那样爽快吗?正如后来陈家洛自己反省他对两姐妹的情感时想到:“难道我心底深处,是不喜欢她太能干吗?”陈家洛对霍青桐的爱慕,没有把握,也没有自信。
陈家洛经历了大劫难之后,开始反省、觉悟和进步了。陈家洛终于意识到他的胸襟是不是太小了?他对霍青桐,爱慕是自然有的,但却因她的才干、聪明,竟又有些敬畏她。他明明知道,如果处理好了和霍青桐的关系,那么他的事业上无疑添了一个了不起的助手。他逃避霍青桐,是缺乏自信。能反省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局限,这又是书生的长处。问题是,认识到不足之处,是进步,但如何去改正,这又是一件难做的事。
在古城密室中,又写了一段羊皮册子上记载的玛米儿的故事,这个故事从香香公主的口中读出来,又特别有暗示性和象征意义。这个故事,对陈家洛和香香公主是有双重意义的。日后香香公主的行为,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隐喻;而陈家洛,则被这个故事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使他记起了他的本分,他和红花会反清复明的事业。
陈家洛的反省终于有了决定,虽然这也并不怎么见出高明之处,但毕竟他还是有了决定,他想抛开情爱尘缘,一心专注于他的反清复明的事业。他没有想到,他对爱情还是在逃避,他连爱情都不能正面去处理,又怎么能处理好政治的大事呢?
陈家洛带领红花会群雄去福建少林寺,查找他的义父被逐出师门的真相,完完全全揭开陈家洛的身世之谜。此行的目的,是陈家洛的谨细之处,他要担当光复汉家的大业,必须对这一切秘密的恩怨查个清楚,否则就怕功亏一篑。
写陈家洛闯少林斗智斗勇,颇有可观之处。金大侠的武侠小说,往往武打只是其中的铺陈和过渡,而闪光之处却在于人生哲理,对侠义的高贵品质的解析。陈家洛和天虹禅师讲经说法一段,正是如此,深化了全书的主题,提高了小说的境界。救人危难,奋不顾身,虽受牵累,终也不悔。此书最后以悲剧收场,但无悔二字,却是价值的凸现之处,安身立命之所。
陈家洛的义父和陈家洛的母亲之间的一段故事,写得半明半暗,半遮半掩,隐晦含糊,陈家洛读得惊疑,心中突突乱跳。这一段,提示了陈家洛性格中血缘所遗传的底蕴。陈家洛的义父情深意重,他的母亲也是极重感情之人,而陈家洛自己也是在感情上放不开之人。义父和母亲之间的那种伤痛的惨苦恋情,震撼着陈家洛,使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了反省。陈家洛的恋母情结,于此披露到了极至,他的书生的柔弱的一面,伤情的忧郁,是来自于此的。
书生的幼稚终于上演出最后的悲剧。陈家洛一厢情愿地要在国家大事中做出取舍,要为事业的大计而做出惨痛的个人幸福的牺牲。这是残忍的一幕,陈家洛终于忍心向香香公主摊了牌。他甚至还用那个玛米儿的故事来说动香香公主。香香公主又能怎样?她只是一个绝美而没有主见的花瓶般单纯的少女,她完全地崇拜着她心中最高大的英雄陈家洛,她心中再惨苦再不愿意,也只能顺从残酷的安排。这是一柄双刃的利剑,香香公主无辜地受伤,但陈家洛的心头又何尝不是在滴血。
陈家洛:书生的弱点是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气势(3)
陈家洛苦心的支撑看得又真让人不忍和怜惜。他的性格中有书生的软弱和被动的致命弱点,但他担负红花会总舵主的大责任,是形势所逼,他实施去找乾隆的计划,也并非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主意,是他的义父安排,众人认可的。但他的最可贵之处,是他一旦接下了就勇于去承担,而且是全身心地投入,完全地放弃了自我,一切都以大局为重。他做得很累,很苦,但他真实地尽了全力。当他知道了香香公主的死讯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悲哀,他还支撑着,不让众人受他的情绪的影响而乱了局面。他还能尽量控制心神,继续和无尘道长过招,还能装出笑脸,直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才一口鲜血喷出,此处写得感人,而又极合其书生的性格和身份。
陈家洛的一片苦心,不能不让人同情和原谅他。霍青桐虽然伤心愤恨,质问陈家洛“你怎地如此糊涂,竟会去相信皇帝”,但也能体谅他“是为了要救天下苍生,却也难怪”。
仇恨入心要发芽。众人在毒药罐里浸熬暗器要去报仇,陈家洛想到乾隆与自己是同母所生,一时不忍,但终也太气愤乾隆的阴狠毒辣,将自己的短剑也在毒药中熬了一会。
十大书生上榜人物中,陈家洛书生的弱点在于缺少大英雄吞天吐地的气势,因此排名第二。
段誉:有着说不出的与生俱来的优雅书卷气质(1)
排名第一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
书剑指数:★ ★ ★ ★ ★
攻击力:★ ★ ★
青衫磊落,一种高贵的青春的美,像一束灿烂的阳光从淡淡的雾霭中透射而出,奇彩而瑰丽的基色闲静从容,清风徐徐一般均匀地涂抹开来。在一片温柔羞涩宽厚的明亮中,千岩万壑舒展而迅速地在背景中隐动和升起。
《天龙八部》,段誉当是龙脉,一出场便是神俊非凡,非池中之物。
看他一袭青衫,容仪如玉,明净柔和,有着说不出的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
他毫无世俗间的心机,纯作一派天真,爽朗而通达,隽秀的脸上永远也不会显露出尘世间经常可以见到的冷酷傲慢的表情。
他是理想中的书生形象,即使其迂腐的一面也让人觉出可喜可爱。
他更像是一个诗人。
他高兴时就快乐,幽默时就想笑,伤心时就落泪,他永远不去掩饰,他永远不在乎别人是用怎样的一种奇特眼光来看他。
他只是率性而为,他骨子里贵族式的尊严无论在何种处境下都会让人记忆如新。
他一出场,全书的境界就随之飞速上升。
《天龙八部》可作一部佛书读,主旨处处在于破业化痴。此等题意,读者应细察,方可从许多热闹场面中窥出门径,进而登堂入室。
说到痴,段誉却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第一真正痴人。
《天龙八部》开篇,你看他要事在身,还有闲心去听于光豪和其师妹打情骂俏,最后还要听得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差点因此送命。
再看他情急中堕入深崖,才能苟延残喘,又闲下心来欣赏谷底美景,把玩茶花起来。
最后无法出谷,他还有心情沉沉睡去,而且睡得甚酣,醒转后吃些酸果躺倒又睡,而且还能大做美梦。
此等痴人,实是神仙一般快活之人,少烦神,少操心,虚其心,实其腹,亦是近于得道之人,当真羡煞我辈忙忙碌碌、劳心劳力、挣扎于生活之大俗人。
段誉之痴,自幼即如此。
他回忆说:“爹爹妈妈常叫我‘痴儿’,说我从小对喜爱的事物痴痴迷迷,说我七岁那年,对着一株‘十八学士’茶花从朝瞧到晚,半夜里也偷偷起床对着它发呆,吃饭时想着它,读书时想着它,直瞧到它谢了,接连哭了几天,后来我学下棋,又是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心中想着的便是一副棋枰,别的什么也不理。这一次爹爹叫我开始练武,恰好我正在研读易经,连吃饭时筷子伸出去挟菜,也想着这一筷的方位是‘大有’呢还是‘同人’。”
这是诗人的体验,是对宇宙和生命体验的梦和醉的审美。
在一种秘密的体验中段誉感受到了灵感的巨大冲击,一种莫名的感动,无言辞去表达,无规律可捉摸,让他惆怅、惘然,若有所得而又若有所失。
正如尼采所言:“一种思想如同电光之一闪,必须而迅速,使人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一种销魂,它的可怖的紧张,时而被一阵眼泪的横流宽舒了……。”
段誉的诗人气质使他体验到一种难以描述的本质和真理,这使他抛弃了世俗的规范和教条,迅速地达到审美的高峰,俯视着他已超越的现实。
段誉发现玉璧上的“仙影”、“剑影”,秘洞中的石室,石室中“神仙姐姐”的玉像的秘密,痴劲发作,再次体验着梦和醉的无边眩晕,对美人玉像磕了足足一千个头之后,痴人得痴福,得到了逍遥派武功秘籍“北冥神功”之谱。其中有逃命的第一高妙武功“凌波微步”,让其兴奋不已。最后段誉找到秘道,脱困出谷。
许多论者以为金大侠写《天龙八部》之初时,心中想着一部《红楼梦》,所以段誉出场有些像贾宝玉,笔者对此甚有同感。
段誉和贾宝玉都是富贵公子,天生情种,不通世务,对美貌女子都当神仙般地尊敬仰慕。
《红楼梦》中有太虚幻境,《天龙八部》中就有“琅85亍保
《红楼梦》中有警幻仙姑,《天龙八部》中又有“神仙姐姐”。
痴既难解,孽即随之。
段誉又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第一天生情种。
段誉的情种看来比贾宝玉还要胜过一筹,不仅对小婢也是姐姐长姐姐短的叫,要带蜜饯果子给人家吃,甚至连马儿因名黑玫瑰必是雌马,也要口称“玫瑰小姐”作过一揖。
此绝非矫情,而是段誉也信奉宝玉的“女儿的骨头是水做的”哲学,天生就是见了女儿就清爽。
对女性由衷的赞美和敬慕,在段誉这里已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毫无做作之处。
所以段誉一得知有人要暗害木婉清,立即不顾个人安危,要去通风报信。
段誉被无量剑抓到关起来,束手无策之际,又有了闲心来“遵照神仙姐姐嘱咐”,修炼“北冥神功”。
“北冥神功”中,最对段誉胃口的却是逃跑保命的绝妙武功——“凌波微步”。“此乃逃命之妙法,非害人之本领也,练之有百利而无一害”,兴趣来了,段誉是一练即有小成。
在尘俗世界中,段誉历来最讲人道和平等的思想,他的方法是企图以身作则建立一种完美的人道主义伦理观,以思想观念的力量去改变世界。如果每一个都能具有段誉这样的道德水准,那么世界亦几近于“大同”了吧!
段誉:有着说不出的与生俱来的优雅书卷气质(2)
段誉柔和的性情,善良的本性,持正的心态,必与之良好的教养有很大关系。
看他十九岁的青年男子,见了母亲还像小孩一样的撒娇,亲密无间地与母亲依偎在一起;看他向母亲讨赏,刁白凤却说:“赏你一顿板子。”此中甜蜜淳厚的亲情,尤过于一般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