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川子沟 > 24.第三章(1)

24.第三章(1)

( 瓮城中学,是瓮城县的最高学府。ww设有初中部、高中部。许敬修是川子沟解放以来唯一考上高中的人。村里有人说:“人物都出在许家长门了。”元丰听了只是笑着说:“考个高中有啥了不起的,还不是个中学生嘛,又不是考上状元了!”地主分子许元华听了心里很不受活。暗自在心里说:“这真是没出月的木犊娃子,就想吃那大锅盔,碎心还谋的大得很呐!这长门人,哼哼!”

进入翁中第一堂课,老师点名,让同学们相互认识。当点到夏如锦时,许敬修的目光不由得飞向了那个高挑个子,站起身子来清脆地答了一声“到”的女生。他实在不敢相信这就是和他在小学玩桃园结义的那个夏如锦,也许是同名同姓吧。点到“吕春”时,一个矜持漂亮的女生站了起来,答了声“到!”他同样认为不可能就是小学的那个吕春。这两个名字是熟悉的,但和记忆中的形象差之甚大。当点到“许敬修”时,那个吕春和夏如锦同时把头转向了他。凭她俩同时的这个动作,他判断出这个夏如锦、吕春就是昔日的小学同学,要不然为什么对“许敬修”这个名字会有如此的反应呢?

夏如锦和吕春都在许敬修身上找不到昔日同学的一点痕迹,原先­肉­嘟嘟、粉­嫩­­嫩­的圆脸变成了一个有棱有角的方形脸,仅两道浓眉外梢上挑的神气,尚存一点昔日的影子。

上了几个星期课后,许敬修还是和刚入小学时一样,不说不笑,只不过比那时更为气焰傲然了。夏如锦几次想问他,上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是不是在城关小学上的?是不是答应给同学一个竹根笔筒没有兑现,吓得转走?然而不能问的。高一的年纪正是男女有别最敏感的时期,男女之间说话谁都会脸红的,这是那个时代青年学生的显著特征。

吕春心里暗暗鼓劲,努力学习,政治上努力上进,要拿出点真格儿的给他瞧瞧。夏如锦在这方面就少了些心眼。许敬修学习也很努力,是因为自己是山村来的学生,家境不如城市的同学优越,不努力学习就对不住把日头由东边背到西边的父亲和哑巴叔父,对不住关心他的谢姨。

半学期过去,期中考试后,各门功课相加的总成绩,吕春名列第一,夏如锦第二,许敬修竟落在二十名后。究其根源,是人家初中时所在的学校教育质量高,基础好。他上的那个公社中学教学质量差,要赶上她们得加把劲。

吕春的名字一下子在学校红了起来。人人都知道高一甲班有个女生,名字叫吕春,学习上是尖子,人长得很排场,又能拉一手好听的小提琴,是学校文艺队的活跃人物,还是年级团支部书记,是许多同学认为的校花。夏如锦的父亲是瓮城县的县长,校长、主任都对她另眼相看。吕春的父亲仅是个供销公司的采购员,而同学们的评说时自然多了一层“平民倾向”,许多野心大的男生,包括一些高年级男生,暗暗以将来找吕春为对象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因此在谁是校花的问题上,同学们常有争论。

高一第一学期读完了,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高一甲班前八名都是男生,许敬修既是甲班第一,也是全年级第一。吕春和夏如锦并列甲班第九名。男生的学习实力一下子显出了。但这并不影响她俩校花的地位。

第二学期,学校高中部举行了一次作文竞赛,更使许敬修出了风头,他的那篇题为《内疚》的习作拿了个一等奖,还被推荐在《中学语文报》上刊登了。他的本意并非要向谁表示“内疚”只是觉得以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件小事写出来会使人觉得真实自然,容易受到评判者的赏识而已。

夏如锦读了就感受不同,那篇习作中叙述的是没有兑现给一个同学送只竹根笔筒的承诺,而颇感内疚,这多多少少跟自己相关。同时勾起她对孩提时代的回忆。那时他们没有­性­别之分的纯真,没有虚伪的礼貌,他虽不爱说话,却没有如今的傲慢与矜持,如果能回到那个时代该多好啊!

她读了几遍那篇习作之后,就有了一种欲质问他的冲动。问他“内疚”意味着什么?今后如何来弥补?是否心里还有那个让你内疚的人?你打算继续“内疚”下去呢?还是……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