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瞪了王雱一眼,沉吟道:"吉甫说得有理。我想先奏明皇上,由朝廷下令推行标点符号,至少可以使公文更加清晰明了。哪位替我走一趟,去看看这个石子明?"一面说一面将目光投向王雱,王雱却赌气似的将头撇向一边。曾布连忙站出来,笑道:"我很想认识一下这位石九变,便由我去一趟吧。"
王安石在心里重重叹了口气,知子莫若父,王雱聪明绝代,但是心胸太小了些。王安石朝曾布勉强挤出个笑脸,道:"如此有劳子宣。《论语正义》一书,依我看来,虽然言必称三代古圣,却是托先王之名行立法之实。这样的人才,应当好好争取。"
自从《论语正义》刊行之后,第一版三千册很快被一抢而空。除了桑氏印书坊全力复印,应付从京师到各地源源不断的订货外,各个印书馆也毫不客气的印起了"盗版"。一夜之间,石越六人的名声,传遍了大河南北。
但是石越反而越发的深居简出起来。但凡慕名来访的人,大抵都由桑充国、唐康等人去接待,他自己则全心全意构思另一部更加惊世骇俗的著作--《论语正义》的成功,给了他极大的鼓舞,改变一个世界的关键,在于改变其思想;改变其思想的关键,在于占据道德制高点。《论语正义》如此顺利的取得成功,已经悄悄地将石越推到了一个道德高度之上--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没有人的时候,石越喜欢静悄悄地一个人坐在桑府后花园的水池边,看水面飘浮不定的浮萍--他觉得自己很象它们,没有根的稳固,却也无惧于任何风雨的吹打。每当石越泛起"思乡"之情时,他便会来看浮萍。他用一根竹竿轻轻地挑拨它们,把它们打向远方,这个时候,一身绿衣的梓儿便会托着香腮,静静地坐在旁边观察他。
有时候,她也会问上一句:"石大哥,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嗯?"
"我是说,浮萍。"
石越便会微微叹气,自嘲似的笑道:"因为它们没有野心,不会做自不量力的事情。他们听天由命,安乐于天地之间……"
梓儿的眼中充满了迷惘:"可是我听我哥哥说,男子汉是应当在天地间做一番大事业的。"
"是啊……"石越的回答总是不那么确定。
朝局依然在石越的掌握中,历史依然按照它原本的轨迹前进。王安石复出视事之后,立即劝皇帝中止了对司马光的任命,九次辞还的诏书终于没有再一次发下去。王安石对皇帝说:"司马光一向反对新法,让他做枢密副使,是为朝中反对新法者立旗帜,使他们全都聚于此旗之下。"他似乎没有想过,司马光这面旗帜是为什么而存在的。新党与旧党的矛盾越发的激化,张方平出外、韩琦削职、范镇罢官、司马光请辞……石越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默道:"与我的记忆完全相符。"
但是历史也一定出现了小小的偏差:《论语正义》的发行;在石越的点拨下,唐康等人顺利通过了省试;唐甘南带着大批工具远赴杭州,创办真正意义上的棉纺工业……
"子明。"桑充国匆匆的脚步打乱了石越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