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美女与刀客 > 第24章 生死乱木岭(1)

第24章 生死乱木岭(1)

文\/叶雪松

这天下午,漫天飞雪,关东乱木岭的杜老爷正背抄着手在屋子里不安地踱着步。半年前,二少爷少武竟患了一种疯疯颠颠的怪病。管家鸿运打听到在一百里外的田庄台有一位姓史的老中医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杜老爷听鸿运这么一说,就吩咐他立即去田庄台,无论花多少钱,也要把史老先生给请来。现在,儿子奄奄一息,杜老爷自然急得团团转。

就在这时,管家鸿运乐颠颠走进来说,他把史老先生请来了。杜老爷忙吩咐有请。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史老先生道:“杜老爷,经初步诊断,少爷患的是七窍失灵之症。请问杜老爷,少爷在婚姻上有没有不如意的地方?”

杜老爷听史老先生道出了少武患病的根由,大喜过望。原来,杜老爷从少武的同学嘴里知道,少武读书时跟一个女同学相爱了,后来女同学嫁给了一个来沈阳做买卖的英国商人。少武悲痛欲绝,就得了这种怪病。现在,他虽请医无数,可竟无一人能说中少武病因,今天听史老先生这么一说,就知道遇上了高人,连忙恳求史老先生开方救人。

史老先生想了想道:“杜老爷,解铃还须系铃人。虽说现在少爷的心上人已属他人,重归于好已不可能,要是在这个时候能给少爷寻门好亲,少爷一高兴,说不定这病就好了。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能不能真的有效,就得看他的造化了。”

史老先生走后,杜老爷吩咐鸿运,无论花多少银子,也要给少爷寻门好亲。可人们都知道杜少爷朝夕不保,没人肯将女儿嫁过去守活寡。杜老爷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管家鸿运突然走进来说,他们能帮助杜家承办此事。

鸿运说他们家有一个在关内的远房表哥,抽大烟抽光了田产,气死了老婆后又打起闺女雪儿的主意,想将雪儿卖到窑子里换几块现洋去还烟倌里的账,雪儿没法子,就逃奔了他们。

鸿运道:“老爷,昨晚上,我回到家中将您要给少爷冲喜的事儿跟我媳­妇­这么一说,坐在一旁低头不语的雪儿突然说了话,表叔,表婶,既然杜家冲喜没人,不如让我嫁过去吧!再说,我到这儿白吃白喝的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呀!我媳­妇­就劝她,等将来遇着个合适的就将她嫁过去,哪知雪儿抹着泪说,与其嫁过去当一个挂个名儿的二少­奶­­奶­,也比让她爹卖到窑子里头强。我一听,正中下怀,就忍不住拉着媳­妇­跑到老爷您面前将这事说了。”

这可真是雪中送炭!杜老爷一听就喜上眉梢,当即赏了鸿运一百块大洋,吩咐鸿运着手去办此事。

三天后,花轿进门。鞭炮声中,花轿落地。雪儿头捂着红­色­缎子盖头,浑身上下火炭似的在伴娘的搀扶下从花轿内探出头来;虽看不清脸面,单从身段上看,就知道是个错不了的美人儿。雪儿刚刚跨过马鞍,忽然一股微风蓦地将盖头掀下,露出了雪儿那张月亮般的素面。众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杜老爷在高兴的同时心里也稍稍有些愧疚。不管怎么说,万一儿子的病不好,岂不是坑了人家姑娘一生?因为少武病情严重,根本下不了地行拜堂之礼,所以,杜老爷将新娘先行送入洞房。

新娘子刚进洞房,伙计常二来报:“老爷,外头来了个讨饭的女人,我们怎么轰她都不走,非要当老爷您的面儿道喜,您看怎么办?”

门外果然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讨饭­妇­人。那­妇­人一见杜老爷出来,专拣好听的唱,被杜老爷制止住了,并吩咐常二去管家那支两块现洋赏给这个­妇­人。常二答应一声小跑进院去了。工夫不大,常二手里拿着两块现洋走了出来,杜老爷将现洋递到了­妇­人手里,就转身进院忙活去了。

“老爷菩萨心肠,一定会好人好报啊!”­妇­人千恩万谢去了。

走到屯外东边高岗的槐树下,那­妇­人回头望了望,目光里露出了一丝诡秘,嘴里头喃喃自语地不知在说些什么……

杜老爷进院后宣布开席。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伴娘跌跌撞撞从新房中跑到杜老爷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道:“老爷……不好了……二少爷……他咽气了……”

杜老爷来到新房,少武早就不行了。杜老太太一看孙子不行了,指着雪儿骂道:“你这个败家克夫的扫帚星,我孙子万一有个好歹,非把你给沉潭了不可!”雪儿听老太太这么一说,赶忙止住了哭声。

杜老爷见状安慰雪儿:“你祖母刀子嘴儿豆腐心。她这是让少武的病情给弄得不知道怎么着才好才乱发些脾气的,你要多担待她呀!”

雪儿道:“爹,您放心就是了,我怎么能生祖母的气呢!少武这样,谁不着急呀!”

花轿进门的一霎那,杜老爷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儿媳­妇­,他在心里为儿子惋惜,祈求上苍保佑儿子能平安无事,可少武仍没能逃脱死亡的厄运。

初夏的关东平原一片碧绿,远远望去,好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毡子。杜老爷和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雪儿骑着马从县城往回赶。

少武死后,雪儿为丈夫发了丧,哭着要为丈夫守节,被杜老爷给制止住了。杜老爷道:“雪儿,你能有勇气嫁到我们杜家来,我们杜家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怎能再让你为少武守节。孩子,你还年轻,如果有合适的人家,你还是改嫁他人吧!”哪知雪儿一听扑腾就给杜老爷跪下了,鼻涕一把泪一把地道:“爹,我既进了杜家的门,活是杜家的人,死就是杜家的鬼!我跟少武虽无夫妻之实,但有夫妻之名。少武虽然早逝,那是我命里该然,我理应替少武在家尽孝。”

杜老爷一见儿媳­妇­这么说,表面上安慰几句,心里头却对雪儿倍增了好感。打那儿以后对雪儿另眼相看,待如亲生女儿一般,并给了雪儿以当家少­奶­­奶­的权力。雪儿也真能­干­,将老宅治理得井井有条,杜老爷一看,乐在嘴里,喜在心上。

现在,就是杜老太太也对这个二孙媳­妇­的看法也大为改变,没事儿的时候总让孙媳­妇­陪她在身边唠嗑。

早上,老太太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雪儿一看老太太的痰中略带血丝,就跟公爹提出去县城给祖母买药。乱木岭距离县城有五六十里,杜老爷道:“雪儿,你一个女人家,县城这么远,你可怎么去啊?我吩咐常二去就行了。”雪儿道:“爹,我自幼长在贫寒之家,打小儿我就学会骑马。况且,祖母的病症我最清楚,再说,因为少武一事,祖母对我仍然心存芥蒂,我去县城抓药也是代少武为老人家行孝啊!”杜老爷深为雪儿一番话而感动,沉吟片刻道:“雪儿,难得你有此孝心,这时节社会上动荡不安,起胡子,闹日本人,万一有个意外怎么办?这样吧,我也要到县城里办些事情,不如你随我一块去,也好有个照应。”雪儿道:“那赶情好了,我也正好随爹到县城开开眼。”杜老爷将家里安顿好,就和雪儿赶奔县城。

杜老爷办完了事儿,雪儿也抓完了药,两个人骑马赶回赶。正往前走,忽听“砰、砰”两声枪响,雪儿和杜老爷的马跃起前蹄。杜老爷定睛一看,高梁地旁的柳树林里人影晃动,冲出几十个荷枪实弹骑马的汉子。杜老爷知道,遇上拦路抢劫的胡子了。

为首的汉子蒙着脸儿,嘿嘿笑道:“对面可是大名鼎鼎的杜老爷?”

“你是什么人?”

蒙面汉子道:“我是什么人到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我如何绞尽脑汁砸开你们老杜家这个富得流油的红窑!”

为了防止匪患,杜老爷早就将镖局修成了深宅大院,在院子四周修了炮台,还请来了百发百中的炮手看家护院。为了显示实力,杜老爷又指使伙计在烟囱上挂上了红旗。为什么要挂红旗呢?绺子里有句话,叫做“砸窑先砸红窑”。 这“红窑”就是指挂红旗的。那时候的财主富豪,既怕胡子来砸窑,又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武装,于是就在烟囱上挂上一面红旗,意思是可以来砸。其实,这是吓唬胡子。绺子对挂红旗的主儿,往往不可擅动,但最后还是要动,因为这挂红旗的窑油水大。

杜老爷闯荡江湖多年,­干­的就是走刀刃的买卖,所以,早练就了一付处事不惊的本领,他面露笑容抱拳道:“我杜家是有些家业,也挂上了红旗,可我得知道砸开我这个红窑是哪股绺子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