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郑国与以往已经十分不同了,前506年秋,子大叔去世,驷歂(子然)执政,奉行了几十年的“亲晋独立”的外交方针也就走到了尽头,郑国似乎一下子就恢复了50年前那个骑墙、善变、惟利是图的商人国家的面目。首先倒霉的是许国。前506年,许国从再次迁都,从白羽(在今河南省西峡县)迁到容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南),这次迁都,可能是想摆脱楚国的庇护而归附于晋国集团,但事实证明,许国人是大错特错了,这样一来,就离自己的世仇郑国更近了,而郑国正在打算着背叛晋国。前504年春,郑国大臣游速帅军攻打许国,现在晋国人是鞭长莫及,楚国人是自顾不暇,正月18日(癸亥),许国被灭,国君(姜)斯也做了俘虏,被押解到了郑国。自从公元前712年郑庄公侵入许都(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郑对许的侵略和欺侮几乎从未停息过,许国前后四次迁都,也大都是在逃避郑国的*。200多年过去了,许国终于还是灭在了郑国人手里(后来在楚国的资助下复国,迁到了楚国境内)。
晋国人支持周定王的态度是不可改变的,楚国方面也不能指靠,眼看郑国人如此有魄力,儋翩也就只好找上门来求助,条件是丰厚的:只要郑国从东面进攻周室,配合儋翩一伙潜入王畿作乱,大片土地将被割让给郑国。郑国人既然走出了第一步,也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慨然应允。
也许就在灭许的同时,也许时间还要更早一点,郑国军队大举向王畿发起进攻,周王的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几个地方遭到猛烈攻击,儋翩一伙则秘密潜入王畿腹地发动叛乱。这样的内外夹击,天子哪里抵挡得住,赶忙向晋国报急。无论如何,晋国人还是把保护王室当作自己的责任的,尤其是,执政士鞅与周的刘氏家族关系非同一般。前504年2月,士鞅迅速指示鲁国人“围魏救赵”,从东面攻击郑国,鲁国的季桓子、孟懿子以及大夫阳虎出兵发郑,占领了郑国东部的匡(在今河南省长垣县),牵扯了郑军西进的精力。6月,晋国派出大夫阎没领兵帮助周王防守都城,并修缮胥靡(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的城防。
这次反抗,是王子朝一党最后、也是最疯狂的进攻。12月,周定王在都城难以立足,只好退到姑莸(周地,具体所在不详)避难。
前503年2月,儋翩以仪栗(洛阳附近)为据点,继续对天子发起进攻。原本就支持王子朝、后来反正的尹氏再次反水,也帮助儋翩作战。4月,单武公、刘桓公在穷谷(洛阳附近)打败败尹氏的武装,情势才有所好转。直到11月23日(戊午),周定王才在单武公、刘桓公的陪同以及晋国大夫籍秦的护送下,从姑莸返回都城。25日(己巳),定公入于王城,住在公族党氏家中,随后才住进了庄宫。这次蒙尘,几乎又是一年。
但是*依然在继续,前502年2月,单武公、刘桓公分别攻打乱党据点谷城、仪栗、简城、盂。渐渐地,这场前后持续18年的“王子朝之乱”才宣告终结。
三、郑齐结盟
许国也灭了,宗周也攻了,现在的郑国已经与晋国彻底决裂,不可能回头了。但“霸主”的制裁总要提防着的:楚国已经不可依靠,但是不怕,还有齐国在。
到公元前503年,齐景公已经做了45年的国君,长时间、多次的蠢蠢欲动和被迫收手,到今天终于等到了重振桓公霸业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这年秋,郑献公、齐景公秋在(咸)(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南)正式结盟,反晋同盟初具雏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