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过东北的人知道,冬天人们都会把身体裹得非常严实,尤其是晚上,那时候地球没有普遍升温,三十年前的冬夜,温度基本都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徘徊。
大伯棉衣裤外面是厚实的厚棉大衣,带着老式的军用棉帽,只有走路时候的动作,才会使后颈部出现一个时有时无的缝隙。
突然,一股阴风从那缝隙处准确的灌入,冷气瞬间传遍全身,原本温暖的身体,瞬间彻骨的寒冷,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大伯此时知道,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冷,而是邪寒之气侵袭所致,要不是附近有邪祟之物,不会出现这样情况,想到这,下意识的用手解开了大衣上的一个扣子,将手伸了进去,握住了黑金斧的斧柄,同时缓缓的转过了头。
这一回头不要紧,大伯倒吸了一口冷气,头发根如同刺猬意识到危险时候的本能,瞬间炸开。
大伯看到前面大概二十多米的地方,隐约站着一个人,好吧,暂且说是个人,因为确实是人的形状,站在远处一动不动,在这冬夜的凌晨,如果不是傻子,都会看出那人的诡异。
那人身穿着,如鲜血一样颜色的宽大衣服,头发很长,长长的头发都垂在面前,头部微微低垂,看不见面部五官的模样,感觉衣服布料质地极其轻薄,下摆宽大,在寒风中摇曳飘摆,意境非常空灵,但并非是仙气缥缈,而是真正的鬼气森森,仿佛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花,盛开在冥府地狱一般。渴望着血液的浇灌。
大伯大场面见的多了,很短时间,就从惊异的情绪中回过神来,静静的观察那人,脑中迅速的思索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还有应对方法,电光火石之间,幻想着多种可能发生的恐怖景象,
然而等了很久,依旧什么都没有发生,夜还是那样静静的,一条长街之上,只有对峙的双方,和在两者之间闲庭信步一样穿行而过的寒风。
又过了一会,仍旧没有动静,大伯提了一下腰间的黑金斧,准备先动手发难,突然,那人仿佛看出了大伯的意图,动了起来,只见她缓缓的转过了身体准备要走,与此同时,大伯惊愕的发现,那家伙根本没有影子,一切都可以断定,真的是一个浑身怨气,游荡的鬼魂nAd1(
血红色衣服的,传说是戾气极重的厉鬼,定是有无限的怨念或横死之人,刚好临死前穿的是红色衣服,多种条件都具备之下,方能造就这最恐怖的恶灵。
那家伙转身就走,身形优雅飘逸,红衣乘风绽放,给人的感觉似乎走的很慢,但实则走的却是极快,那优雅的快速移动,用飘字形容可能更加的贴切,大伯也顾不得想那么多,那家伙移动的太快,只能咬牙极力的追赶。
就这样兜兜转转,一直追出去好几条街,眼看着就到了小城外的护城河边了。红衣女鬼就这样从河面上飘了过去,河面是冰封的,很结实,大伯也紧随其后的跑过了护城河。
过了河,对岸就是城外一望无际的野地,更加难走,因为野地本就是农田,冬季几乎每天都会下雪,城区里起码有环卫工人打扫,还有大马车,自行车和人们走路,不会有厚厚积雪,即便来不及打扫,一夜的雪也不会很厚,最多只能深到埋没鞋面的厚度,第二天就会被车水马龙的再次踏平,
然而野外,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没有人打扫,一个冬天的积雪,厚度极其的可怕,雪层可能会没了人腰,如果是开春时候,雪的表面在白天阳光照射下,会融化了一点点,下午以后再次降温,会让雪的表面凝结成一个硬硬的冰壳,如果是那时,不要说难走,而是根本无法走。
还好现在是三九隆冬,气温够低,雪层还算松软,雪的厚度已经到了膝盖的位置,大伯咬着牙坚持着,喘着粗气,呼吸之气弥漫消散,犹如一辆行驶中的燃煤火车机头,在慢慢的行进。
就这样在雪野里追了很久,大伯逐渐下降的体力,和受到冰雪的阻力,慢慢的已经被红衣女鬼拉开了距离,越来越远,红衣女鬼好像始终从来没有落地一样,速度太快了,像极了一个大红色的风筝,在低空中飞翔,指引着迷途的灵魂,走到生命的尽头nAd2(
红衣女鬼,眼看就要飘出视线之外了,大伯观察了一下,当下已经出了城东之外有五六里路了,体力透支到极限了,大伯渐渐的已经心生放弃追赶的念头,速度也逐渐越来越慢。就在马上要停下脚步的时候,红衣女鬼突然消失了,与此同时,大伯看到红衣女鬼消失的地方,隐约的出现一座二十多米高的建筑物轮廓,
大伯清楚的知道,那座建筑叫做魁星楼,是小城为数不多的庙宇之一,魁星是中国古代星宿名称,又称文昌帝君,是汉族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魁星楼,是专门为了寒窗苦读的学子们祈祷,能够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中状元的庙宇。
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对封建迷信抵制的非常严重,人人对此,嗤之以鼻,所以魁星楼早已经没有香火,显得破败不堪,建筑更无人修缮。
此时大伯慢慢的走到了魁星楼的庙门外,基本的建筑面貌还在,魁星楼的四周依旧有高高的外墙,看不到里面的情形。
大伯用力的推了推朱红色的大门,斑驳的大门非常沉重,用力一推居然纹丝没动,大伯心想,有可能是因为里面,有厚厚积雪阻挡的原因,再次用两只手同时按在大门上,弓起身子,双膀一较力,腿用力蹬着地面,大门缓慢的动了,同时传来了大门木质结构内那细微的吱嘎碎裂声,在寂静的黑夜,声音不大,但很刺耳,那响声仿佛一把利刃,切割着每一条神经。令人心神不安。
大伯吃力的推了好久,也只推开一个,刚好容的下一人侧身而过的缝隙,大伯停下来甩了甩酸胀的双臂,吸气收腹之后挤了进去。
进了院子之后,才发现根本无法行走,院子内的雪没人打理,已经齐腰深了,大伯吃力的挖开雪,慢慢的在雪中挪动着沉重的步伐,连走带爬的向魁星大殿慢慢挪动,到大殿的距离不过二十余米,走过去的时候,汗水已经将里面衣服侵透了。
终于到了大殿,大殿没有大门,也许是被人拆走回家打家具之类的了,庙宇用的都是比较好的木头,大殿的门有房檐的遮挡,所以不像大门那样受侵蚀,一般损坏的都不是很严重,在那个只有红色思想,又物资匮乏的年代,拆庙宇的门不算什么忌讳,得了实际的好处,又可以向别人显示出自己不迷信,一举两得n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