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刘一处没有打算上新课,要求同学们做做习作,他埋着头,在其间度着方步,来来回回地。学生举手举了一小会儿,又放了下去,又举了起来,又缩了回去。刘一处都没有看到,他只顾低着头这样来来回回地度着方步,那同学手都软了,才从口中发出一点声音来。
老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哪个作者呢?他是哪个朝代的呀?”
刘一处一听到学生问这一问题,马上脑汁一下子就想到在办公室里的自己那个座位上抄写的那些教案,越想越糊涂,越想越紧张。可刘一处这人了,往往是一到关键时刻,关键的问题越是紧张就越是想不起来,又想想自己堂堂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生,而且还曾戴过那个学士帽呢,咋个到这会连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有花大力气去想呢?这不是犯一个低级的错误吗?
刘一处一想起抄写那些海量的教案,就来情绪,对着学生说:“我不是要你们下去查阅资料预习的吗?一个如此简单的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拿来问老师?”
学生一听刘一处这一说,本来就有点心虚,顿时觉得眼前这位牛高马大的老师更高更大了。这的确是一个低级的问题,只怪我们平日里不认真听老师的课,况且我们下去的确没有去查阅资料。学生没有得到一个答案,反而给刘一处说了一顿。其实刘一处还真没有讲过关于李白这个人。
这节课上什么呢?刘一处在教室里度着方步想,现在这教材也真是的,改来改去的,改得这些文章以前我们读书时都没有学过,先前的大半时间都弄来抄写教案了,而抄写教案时,都一个劲儿地注重抄,没有注重过记一下这个要备写的过程,就更没有花点时间来放在这样的课文上,这下咋整呢?*,绝对*,一群*。
他趁刚才学生问这一问题,去想另一问题去了。脑子一发热。索性要求学生自学,就是通过自己学习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现在教育不是提倡自主学习吗?不是提倡合作、探究吗?刘一处越想越觉得这样妙。一来,不会为那本抄写的教案用来放在课堂上发愁,二来不用熟悉课文也行,于是刘一处将计就计,心生一计,把这种自学的方式先在教研组开会时发表一翻。然后来个全校推广,没准儿还真的可以在全校推广开来。
课后,他先与那个语文考研组组长提议,好让整个学校里语文教师们心里上来个预热,让他们跟我这样的方法去做时才自然一点。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