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郎传》叶孤南著
**********************
西方,天竺佛国。
已至深秋,天依然微热,漫天飘散的紫红色曼佗罗花,翩然落在溪水之中。
潺潺的溪水中细流涓涓,清透的水花跳动不止,放眼望去,直至水的源头,仍旧活跃。
溪水的源头是一个状似牛头的铜器口中喷射出来的一股细细的清水。这就是圣水,受万众景仰的圣水。在天竺佛国传说中,它是万物诞生的根源,是如同佛祖一般神圣的象征。每年只有这个时候,这个水源才会供佛国的高僧使用,一般的人也只有耳闻的份。
水源的旁边便是一排长龙似的众僧人。众僧皆是身穿暗红色僧袍,左手持佛珠,右手平端着一个化斋用的铜钵,行走时口中念念有词。
终于轮到一僧人,只见他面色焦急,赤脚急行几步跪在水源一边,手中捧起那铜钵,小心谨慎的盛着牛头口中喷射的圣水。
细水慢流着,后面僧众气定神闲的等待,一派高僧入道的祥和景象。
这僧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痴痴的盯着即将盛满的钵一刻不放。这般模样,哪像得道的高僧,反倒是同偷圣水的小贼颇有几分神似。只是他背对着僧众,无人能瞧见他脸上表情。
这僧人盛完圣水后,便不再逗留,急色匆匆的向城外一处密林跑去。只奔跑了数十里,脚步方渐渐缓慢。只见前方密林杂草丛生,正好挡住远处小道上过往行人的视线。僧人拨开草木,又走了百步,方看见一个小水塘,水塘之中有浓雾覆盖,不能瞧个明白。
僧人将圣水缓缓倾倒入水塘,晶莹的圣水将雾气驱散开来,才清清楚楚的看见一个赤身*的少年横躺在水塘之中。少年双目紧闭,在昏迷之中脸上仍浮起隐隐作痛的表情。
少年左右手各紧握一颗珍珠,仿佛要拼死守侯。只见他左手泛着青光,右手透着火色红光。全身青红二色时隐时现。又见那水塘中,右侧塘水沸腾翻滚,而左侧塘水凝结不动,连覆盖的霜雾也似被冷却。
僧人将铜钵放在一旁,坐在水塘前,拨动念珠,默默说道:“痴儿啊,我几番为你破了‘痴’戒,只因自己佛心不稳。可你是天悟佛心大灵通,却为何也放不下心中的‘痴’念呢?”
这一老一少,一僧一俗正是那日在大漠中相遇的苦行僧和崔天浩。那日崔天浩已然气绝,好在火珍珠天性属火乃世间至阳宝物,虽与水珍珠斗法时元气大伤,但恰是如此才正好将崔天浩三分阳气元神留住。若是火珍珠元气未损,单是和水珍珠斗法也足以杀死崔天浩,那四足魔龙便是一例,又如何能护主。
那苦行僧原本也打算来这天竺佛国,不料途中又遇到崔天浩,苦行僧一时不能自控竟又将“贪”“痴”二戒破了一遍。再加上崔天浩命在旦夕,若不能及时救回,那三分阳气尽散,便是大罗神仙下反凡也无力回天。又听说天竺佛国有一种圣水,能解救天下疑难杂症,便下定了决心要去天竺。
便是如此,苦行僧背着崔天浩,趁着崔天浩胸口仍旧温热,快行一月进入天竺佛国境内,并及时得到圣水,崔天浩才得以解救。
但也正是那次得到圣水后,不慎将水火二珠暴露在天竺佛国诸多僧人眼前,又导致后来无数艰险。
那水火二珠原本就是天竺佛国佛门的宝物,西汉时期有天竺僧人曾传佛学到大汉,二珠随同流传到大汉,落到大汉天子手中。后因傅介子越千里而取楼兰王首级,惹怒西域诸国,大汉天子为安抚西域诸国才将这二珠赠于楼兰国。楼兰离奇消失后,二珠下落一直不明,只在传说中天师道的开山祖师张道陵曾意外获得,方开创了天师道不世功业。再后来,二珠辗转流离,不知怎的竟为扶桑人所得。直至楼兰的后裔,烈火和沧浪二族苦苦追寻多年才找到,却阴错阳差的又落入到崔天浩手中。
这水火二珠重现天竺,顿时在千万众僧中掀起轩然巨波,各大寺庙皆称二珠为其镇寺宝物,均不愿退让,明争暗夺日渐激烈。
苦行僧原以为佛国高僧断不会为了身外之物勾心斗角,还多次劝说崔天浩这水火二珠乃天竺之物,将二珠还给天竺是物归原主,也是为自己积累功德。
可崔天浩自回醒人世以后竟然患了失忆之症。只是失忆倒也罢了,偏偏他又记得这水火二珠是自己很重要的东西,时刻藏于身上,说什么也不愿交给天竺僧人。
只是崔天浩二人在一路南逃时,水火二珠元气逐渐恢复,又开始斗起法来,起初崔天浩还能承受,可渐渐那二珠法力愈来愈盛,崔天浩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偏偏崔天浩意志坚韧,就是不愿意将二珠分开,交于苦行僧代为保管。
半月前,崔天浩终因经受不起水火二珠日夜激斗,法力侵身而昏迷不醒。尽管苦行僧功法高超,却也无法与这夺天地造化的的宝物久久相持。于是苦行僧又背着崔天浩自南一路北行回到了这圣水的所在地,并且不得不混在僧众里偷盛佛国的圣水为崔天浩所用。
这圣水确非凡物,只见水池一边的滚烫的热水与另一边的寒气逼人的水渐渐混合,不消片刻,池中雾气开始消散。崔天浩时隐时现的青红二色的肌肤也安定下来。
待雾气散尽,池水温暖时,崔天浩放缓缓的睁开了眼。醒来时,见双手各握的珠子仍在手心,长吁了口气,又见字赤身*躺在水池中,水池前苦行僧正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竟羞面红耳赤。忙道:“大师,衣服,衣服”
苦行僧递给了他那件暗红色的僧袍。在天竺佛国,这是最常见的僧衣,倍受尊敬。就是这件僧袍一路上为二人减少了不少麻烦。崔天浩虽不乐意,却也只能凑合着用,总不能光着身子到处走动。
苦行僧见他穿衣时仍不忘将珠子先放入僧袍内侧两边的口袋里,神情仍是珍惜不舍,便劝道:“天浩,这二珠为佛门珍宝,有夺天地造化之势,放在似我等的凡人身上,只会遭受其*。你又何必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