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孙始祖源流长大熊星座一星君
本章以公孙轩辕的重孙文命、华夏历史上的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封建皇朝的创立者夏禹到西方访问轩辕国为引子,以穿越时空坠道的手法,讲述了公孙轩辕的公孙姓氏的由来及始祖伏羲在燧皇氏治世末期,由大熊星座熊背上的一位星君奉玉皇大帝之命,托胎于燧皇末世的王妃华胥腹中,转世成为燧皇末世的皇子,继而接任燧皇末世,成为华夏史上第一位发现天地奥秘、创立易字八卦、初创华夏文明的圣天子及其子孙传承的故事。而伏羲这位星君的前身则是与后地皇氏岳铿一起出生、共同治世三万六千年的大弟阏逢,后地皇氏岳铿被元阳天帝、元始天尊、道德天尊商定封为玉皇大帝,位列三清天之下,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阏逢则被天帝、天尊任命为阳明星星君,即司命星君,居于天枢宮,为天之太尉,司政主非,上总九天上真,中监五岳飞仙,下领后学真人,判管天地神灵的功过轻重。
引子文命西巡轩辕国
引子文命西巡轩辕国
且说距今四千一百五十年前的马年,华夏天子唐尧朝中最年轻的大臣、负责治理洪水的共工文命,在隐居世上第一神山———昆仑山瑤池的西王母出手相助,在巫山神女云华夫人、西王母之女瑤姬的鼎力支持下,依靠天地十四神将和各路神仙的神力及华夏君臣与百姓的热情持助,历经七年多時间的焚膏继晷、宵衣旰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左准绳,右規矩,载四時,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终于治平了肆掠神州五十多年的那场大洪水、解除了危害天下苍生半个多世纪的大劫难,从而使九州攸同,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泽既陂,四奧既居,四海会同。之后,28岁的文命带了伯益、之交、国哀、真窺、橫革及天地十四将等出华夏,巡四海、察八荒,先遇郭支赠送两条飞龙给他们一行作为乘骑,并亲自为他禦龙,然后他和伯益、之交、国哀、真窺、橫革乘龙,童律、大翳、繇余、狂章、黃魔、烏木田、庚辰等七天将随在龙身左右保护,鴻濛氏、章商氏、犁娄氏、兜氏、卢氏、陶臣氏、乌涂氏等七地将则在地下随龙飞行方向同行,从北而东,从东至南,从南向西,遍历九州之外的柔利、终北、无继、忮踵,无肠、拘缨、聂耳、大行伯、大人、肃慎、劳民、毛民、玄股、搏木、扶桑、黑齿、青邱、君子、虹虹、小人、长臂、歧舌、百慮、白民、祼、寿麻、梟阳、穿胸、身毒、不死、苑渠、长脚、扶庐、女子等三十四国后,到达西方的一个小国,他要郭支驾龙降落地面后,就和伯益、之交、国哀、真窺、橫革一齐跨下龙背,会合从空中紧隨兩龙身边保护他的七天将及从地下遁行的七地将,进入该国考察。
一路上,文命等人但见该国之人,无论男女老少,其头目面貌、肤色毛发和华夏人一样,但其身体细圆而长,后面还有一条蛇尾,从下面往上直蟠到头頂。十分奇异,就找了一位老者询问,这老者见这二十一个人中,有七人的五官、面貌、肤色、毛发和自己差不多,只是身材矮了許多,身上不带尾巴,说话也和自己差不多,但有一个人还带了兩条长龙,另外十四个人个个长得怪异,活像个妖魔鬼怪,心中十分害怕,就想躲开,文命知其害怕的原因,就很温和地对他說:“老人家,你不用害怕,我们是从华夏来的,这十四个人都是我的侍卫,这兩条龙是我们的坐骑,他们不会侵犯你的,你们这里叫什么地方啊?”
这老者居然能听懂他说话,紧张的心态就放松下来,他一听说这伙人是从华夏来的,就很惊奇地说:“啊!你们是华夏人,那你们一定走了很久很久的路了,怎么走到我们这轩辕国来了呢?”
伯益一听说这里是轩辕国,这老者也能说华夏语,也很吃惊,他就问道:“轩辕是我们华夏祖先的姓,你们怎么以我们祖先的姓作国名呢?“
那老者说:“这个说来就话长了。”
橫革说:“那你不妨说来听听。”
老者说:“不知是何年何月了,我国出了一位异人,他生下来就能说话,行走,自称是玉皇大帝之弟,要大家叫他公孙氏。这公孙氏小小年纪,就上知天文、下悉地理,中通人文,知识渊博,他对天上的日月星辰、天体結构、运行規律、星宿神座、三尊五帝和地上的山川河流、海洋湖泊、洞天府地、国度人脈、盘古开天、前三皇五帝及后三皇治世都很熟悉,给周围的人讲得头头是道、清清楚楚,国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国王都敬佩他三分,请他入都进宮当了国师。国王去世后,大家拥戴他继承了王位,成了我国的新国君,大家叫他公孙国王。这公孙国王按照当年后地皇治世的方针,在我国坚持无为而治、仁爱亲民的政策,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臣民们的爱戴与拥护。过了三千多年,这公孙国君在朝中众臣中选择了一位德才兼备的贤臣来接替他当国王,他对这位贤臣和众臣说:‘今后一万年內在我国东面的华夏之地将会有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禍出现,那里的苍生要经历一场接一场的大灾难,不是山崩地陷、洪涝水灾、就是旱灾虫灾和刀兵之灾,天上的中央玉皇大帝已命我去那里救苍生脱离苦难,在此,我就与你们和全体国民告辞了。‘
那位贤臣正想说什么,公孙国王就攸忽不见,众臣大吃一惊,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这公孙国王原来是一位天纵圣人。”
国哀说:“那这公孙国王与轩辕有什么关系呢?”
文命听了,心中想起自己的高祖原来姓公孙,后来才叫的轩辕,说不定这国名与我的高祖有关,但他沒吱声,只听那老者说道:“后来,大约隔了五千多年,我们的国王听说华夏一位姓公孙、名荼的少年继承他父皇少典国君的王位,因为他发明了车子,人们叫他轩辕氏,这轩辕后来当了华夏的天子,人们就叫他轩辕黃帝。一次,他巡遊天下,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国王盛情地接待了他,在谈起我国的历史后,轩辕黃帝很惊讶,他断定我们早先的那位公孙国王就是他的祖先。我们国王为了表达我们国民对华夏上国的亲善,就在轩辕黃帝离开后,将国名改为轩辕国,並在国都开设了公孙国王和轩辕黃帝的纪念馆,将公孙国王的诞生地作为轩辕黃帝祖先的出生地,让国人前来参观瞻仰。”
文命听到这里,惊讶地说:“果真是我的祖先来过这里,你刚才说到公孙国王到华夏及你们的国名,我就在想一定与我的祖先有关系,那你们的国都离这儿远吗?”
老者惊奇地问道:“你是公孙国王的后裔、轩辕黄帝的后代?”
伯益说:“是的,我家主公的父亲是轩辕黄帝的孙子。”
老者说:“那他就是轩辕黄帝的重孙了。”
伯益说:“是的,你们这儿离国都有多远?”
老者说:“不太远,只有几十里路。”
伯益说:“那我们得去参观参观。”
文命问道:“老人家今年多大年纪了?”
老者说:“老夫我已滿一千二百岁了。”
文命和众人都大吃一惊,伯益惊叹地说:“老人家真是高寿啊!”
老者说:“我这个年龄並不算高,只达到国中一般人的水准。”
之交问道:“那你们国中寿命高的有多少岁呢?”
老者说:“我们国內一般人的寿命都在千岁以上,长的可到三五千岁。”
文命问道:“你们的寿命高是不是与你们的体形有关呢?”
老者说:“这肯定有关系,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最早的始祖就是一条黃龙,所以,我们的国民至今都带有一条蛇尾,但你们別看我们都是蛇身人首,可都能夠人言,说话和你们华夏人沒有什么区別。但我们不食五谷杂粮,不食六禽血肉,专饮天露以解渴,常吸元气以充饥。”
伯益说:“原来你们也都是龙的传人啊!”
老者又惊奇地问道:“那你们也是龙的传人?”
伯益说:“是的!我们华夏族人最早的祖先盘古、太上老君、器度、前三皇氏和五帝、后三皇氏及燧皇、羲皇、娲皇、神农等的出生都很奇异,他们都是天地间的阴阳两种灵气交感而孕生的,生下来长得都是人面龙身,有的头上还长了一对龙角,所以,我们华夏人都以龙的传人自称,并引以为豪。”
老者说:“那我们两国之人就更有相似之处了!”
文命说:“这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这次周游天下,到了三十多个国家,也遇到许多长寿之国,但比较起来,还数贵国人的寿命最长,老人家,今天耽误了你好些功夫,我们在此謝謝你了,下面我们就要去你们的国都,参观我们的祖先轩辕黃帝的遗跡,再见了!”
老者说:“不用謝!我还想陪你们去国都,向国王稟报,让他接待你们呢!”
文命说:“这就不必了,我这一次出来,主要是察看天下四面八方有沒有水旱灾害,有灾我就留下來治理除灾,沒有灾,我们就走人,这次听你老说你们的国都中还特地保留了先祖公孙国王的一些遗跡,专门建造了轩辕黃帝的纪念馆等让人瞻仰,那我们一定要去瞻仰,老先生。你就请回吧!”
文命率众跨上龙背,与那老者告別后,就到该国国都参观了先祖公孙氏及黃帝的遗跡,並在先祖遗跡前凭吊了半晌,然后,他率众离开了轩辕国。
第一回公孙托胎生伏羲
第一回公孙托胎生伏羲
再说那轩辕国的老国王公孙氏奉玉帝之命后,就回到了他在北斗七星的魁宮中。这北斗七星是北方天空中最耀眼、最重要的星座,由天枢、天璿、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搖光七星组成,因为这七星联系起来很象古代舀酒的斗,其中天枢、天璿、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搖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故人们称其为北斗。实际上,北斗星是由九颗星组成的,除了前面说的七星外,还有辅星和弼星深藏於斗中,不易被人看见。那里是玉皇大帝的元神所在,若有人看见即能延年增寿。因为北斗九星和它周围的星星连接起来,活像一只大黑熊,北斗之魁星处于大熊的脊背上,北斗之杓就在大熊的尾巴上,故人们就称这整个星座为大熊星座。
相传前三皇五帝(即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各治世三十六万年;尊庐、句娄、赫胥、太连、伏羲这前五帝各治世三万六千年)治世一百二十六万年后,地界由后天皇氏十三兄弟及后地皇氏十一兄弟分别治世三万六千年,他们两组兄弟均在长兄的统领下,团结合作、无为而治。在功成德圆后,被道德天尊引渡上天,天皇氏被元阳天帝和元始天王封为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居於紫微垣太虛宮中的勾陳之位,掌天地经纬,同时兼任紫微星君,统管经星天各星辰;地皇氏被封为玉皇大帝,位列三清天之下,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天皇氏的大弟困敦任水瓶座星君、二弟赤奋若任摩羯座星君,三弟摄提格任人马座星君,四弟阏单任天蝎座星君,五弟执徐任天秤座、六弟大荒落任座星君、七弟敦祥任狮子座星君、八弟协洽任巨蟹巨蟹星座星君、九弟捃滩任双子座星君、十弟作噩任金牛座星君、十一弟阉茂任白羊座星君、十二弟大渊献任双鱼座星君。以上十二星君负责黄道十二宫,每天一人管理一个时辰。地皇氏的的大弟阏逢任阳明星星君,即司命星君,居于天枢宮,为天之太尉,司政主非,上总九天上真,中监五岳飞仙,下领后学真人,判管天地神灵的功过轻重;二弟旃蒙任阴精星星君,即司祿星君,居于天璿宮,为天之上宰,主禄位,上总天宿,下领万灵及学仙之人,执掌诸学道及兆民的宿命禄位;三弟柔兆任真人星星君,即祿存星君,居于天玑宮,为天之司空,主神仙,上总九天高真,中监五岳灵仙,下领学道之人,管理真仙之流;四弟疆圉任玄冥星星君,即延寿星君,居于天权宮,为天之游击,主伐逆,上总九天鬼神,中领北帝三官,下监万兆,伐逆不臣,统管处理各种凶勃人事;五弟著雍任丹元星星君,即益算星君,居于玉衡宮,为天之斗君,主命録籍,上总九天谱籙,中统鬼神部目,下领真真兆民命籍,总统诸天诸地;六弟屠维任北极星星君,即度厄星君,居于开阳宮,为天之太常,主升进,上总九天真,中统五岳飞仙,下领学者之身,凡功勤得道,转轮阶级,悉归其总管;七弟上章任天关星星君,即上生星君,居于搖光宮,为天之上帝,主天地机运,掌管四时长养,天地否泰与万物劫会;八弟重光任辅星星君,主飞仙,上总九天,领九地,统管五岳四渎神仙之官;九弟玄默任弼星星君,主变化无方。十弟昭阳被元阳天帝收为弟子,满师后出任太白金星星君,兼任中央玉皇大帝特使,负责天庭外交。这样,整个北斗星君就成了北斗神君,居天之中、昆仑之上,其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们将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建立十二个月份,将一日划定十二个时辰,明确了州国的分野、主宰天子的寿命,确定宰相的爵祿,对生灵行使生杀大权,予以富贵寿夭,凡养物济人的事莫不由他们掌控与操纵。
这公孙国王实际上是任阳明星星君,居于天枢宮的司命星君,玉皇大帝的大弟阏逢。他降生到那西方小国,就是奉他兄长玉帝之命,去继承那小国的国君之位,学会单独处理一国事务的。他这次奉玉帝之命回到大熊星座的魁宮后,思量着这次下界,投身华夏的办法,他想自己这次下去,要想一个非常巧妙又能保密的法子,不仅让人间的君王百姓一无所知,就连天界众神群仙也不知自己到了华夏。想了一回,他又用遙视神术对整个华夏的山川河流、水泽田野、村落墟镇扫视了一遍,但见人族燧皇氏的后裔分支几乎遍佈华夏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而燧皇氏的直系风姓、婼姓、允姓则分佈在六盘山周围。其中风姓共分为天芎部、天齐部、天乙部、合雄部、天阳部、天荫部、候鸟部、候虫部、雷雨部、天皇部。他们主要分佈在西起瓜州(今敦煌)、三危山、疏勒河、弇茲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结果他发现燧皇后裔无怀氏六世君主的一位身姿阿娜、面庞秀丽、头发飄逸、肤色如玉的少妃在华胥湖(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边戏水,于是,他灵机一动,就用千里传音之术向长兄玉帝报告了自己的想法,玉帝便连连称赞他的想法说:“妙,实在是妙!”
于是,公孙星君就悄悄地离开大熊星座,下到东胜神州中部的华胥湖边化作一个大脚印,等待那无怀氏六世的少妃出现,引诱她来踩踏。
第二天,华胥湖边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果然,无怀氏六世少妃又来到湖边戏水。这少妃是华胥国最漂亮的女子,因为她堪称国花,故被人们称为华胥氏。华胥氏在游玩途中,突然发现了一个巨人的脚印。她出于好奇,就想用自己的足跡来丈量这大人的足跡,当她将自己的脚一踏在这大脚印上时,她的顿觉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整个人也混身酥软,站立不住,昏沉沉地倒在那大脚印中。过了许久,她才苏醒过来。她满脸春风地回到宫中,不久,她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她这一怀孕竟怀了整整十二年。
到了第十三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那天上午,华胥湖上空阳光灿烂,南风熠熠,湖岸边芦草青青,百花盛开,燕子穿梳,粉蝶飞舞,好一派春和景明、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快要到午时,天气骤变,乌云翻滾,狂风大作,顿时电閃雷鸣,暴雨傾盆而下,隨着一道火龙从天而降,一声炸雷落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华胥氏在房中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男孩,无怀氏六世君主觉得这孩子孕育得非常特別,出生时的天象又很奇异,就給这儿子取名伏羲。意即此子是在她妃子腹中濳伏了十二年的一种少见的天地神气。可无怀氏氏六世没有想到,他这儿子的名字竟和十多万年前的前五帝之一的伏羲同名。当时,他和臣民们都认为其子伏羲是雷神的儿子,实际上,这伏羲是托胎转世的北斗天枢星公孙星君。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无怀氏六世还根据朝臣的提议,特将伏羲的出生地改名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
伏羲氏长大后身高九尺一寸,长头型,细眼睛,牙齿同龟鷩的牙齿一样锐利,嘴唇似天龙的嘴唇一样厚实,他胸上长着长长的白毛。因为华胥国的国民都认为伏羲是"雷神"之子,遂在无怀氏六世驾崩后推其为君主。伏羲当了君主后,认为自己是大熊星座中的一位星君,便以熊作为部落的图腾,率部落由成纪沿黃河东下,定居于宛丘(今河南省郑州市)之墟,建都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他选拔共工、柏皇、朱襄、昊英作为他朝中得力的文武大臣。隨后,他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成为天下百王的首领,並以龙为华夏民族的统一图腾。这图腾上的龙,其头象鳄鱼头、龙角象雄鹿角、眼睛象猛虎眼、身子象蟒蛇身、龙鳞象红鲤鳞、腿象巨蜥腿、龙爪象苍鹰爪、龙尾象白鲨尾、龙須象长鬚鲸的須。他还以“风”为姓,“以龙纪官,其军队号曰龙师”,他以木德王天下,任命飞龙氏造六书,潜龙氏做甲历,水龙氏平治水土,火龙氏炮治器具,降龙氏倡率万民。
第二回女媧助兄整婚配
第二回女媧助兄整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