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朱德的非常之路 > 1911年8月。

1911年8月。

朱德作为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第三期毕业生被分配到了云南新军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第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见习期满后,被任命为左队司务长,授少尉军衔。

第三十七协的协统就是辛亥革命史上留下英名的蔡锷将军。

蔡锷,字松坡,出身于贫苦家庭,父亲是个裁缝。

他幼年聪明异常,学习专心刻苦,有“神童”之美称。

后来进入长沙时务学堂,从师梁启超,受其影响极大。

后东渡日本留学,在“强兵救国”的思潮影响下,学习军事,将名字“艮寅”改为“锷”,寓意砥砺剑刃,扬我国威。

他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与同期的蒋方震、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1904年回国后,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督办军事学堂。

1911年2月,应云贵总督的邀请,到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任协统,并兼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教官。

他虽不是同盟会员,但却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者,暗地里与同盟会保持着密切联系。

平素,他少言寡语,不苟言笑,极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讲武堂主楼旁有一处院落,原为讲武堂第一任总办高尔登的住所。

当时,蔡锷将军就住在里面。

他的办公室里摆满各种书刊。

朱德见这位青年将领,博学多才、能文能武,心中十分敬佩。

以后,他常在­操­课之余去蔡锷家里借阅进步书刊和求教军事学术。

这次,能分到蔡锷的手下,感到十分高兴。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蔡锷将军的麾下,带好兵,打好仗。

司务长,在连队里除了管理军械之外,主要管的是全连百十号人的“吃喝拉撒睡”。

这就为朱德接触士兵提供了一个好机会。

平日里,他挑担上街买菜,在伙房里,帮着伙夫兵挑水、洗菜、烧饭、样样都­干­。

连队收­操­后,他常去士兵的宿舍里查看,问寒问暖,拉家常,帮着战士写家信,深受战士拥护。

新兵、老兵都愿意同他在一起耍。

那时,云贵川一带哥老会盛行。

朱德在七十四标当兵的3位同乡介绍他秘密地加入了哥老会。

哥老会,在云贵川又通称为“袍哥”,是清末民初的一种秘密民间结社。

最早,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号召力颇大,深得下层社会普通群众的拥护。

参加者多为手工业工人、破产农民、遣散军人、江湖艺人以及社会游民,也有部分地主和工商业主。

辛亥革命时期,哥老会接受革命党人的领导,多次参加武装起义,为推翻清王朝、创立民国起过积极作用;以后,逐渐被社会邪恶势力、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所利用。

朱德加入哥老会后,常以袍哥的身份去做士兵工作。

那时,新军里的士兵都是从乡村征调的农民,他们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以及旧军队中那种打骂制度、克扣军饷等等都非常不满。

他们在士兵中做工作,就是进行革命宣传,播撒革命种子。

朱德在《自传》讲到这一段经历时说:“当司务长就做士兵运动。

那时兵权­操­在北洋军阀手里。

部队里也有一部分是讲武堂的人。

做士兵运动,多半以家乡关系、哥老会关系,从反对军阀、反对打人各方面来进行。

一个革命党人,在当时被捉住是会杀头的。

可是那些从北方带去的士兵出身的军官又怕这些人。

这中间有一个矛盾,他们想不要这些人,同时又少不了这些人。

我当司务长一个月,士兵运动到手上来了。”

“我的任务是运动云贵总督李经羲的卫队和我在的那个团,其他部队不归我。

卫队是四川同乡关系,原来在里面有些熟人,不大被注意防备,我可以随便来往。

三、“重九起义”,奋勇当先(2)

因为多年不打仗,听说要‘革命’有些害怕。

话不说穿,但是大家都知道:‘反正要革命,要打了!’”这一年的秋天,李经羲为了炫耀武力,向革命党人示威,也为了安抚民心,下令驻滇的新军要进行秋季野营演练,并提出同时对新军的各级军官进行考核,演练与考核不合格者,立即革职除名。

这道命令,在新军里引起了躁动不安,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的军官,整日里惶惶不安。

朱德所在的左队,队官不懂军事,下­操­时连个口令都喊不好,别说组织训练了。

眼看着这回可抓瞎了,他突然想到刚从讲武堂分来的高才生朱德,高兴地拍着脑门:有了,让朱德去­干­,没错。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嘛!他堆着笑脸来到伙头班,一眼看到朱德正帮着伙夫做饭,便走到灶旁拍了拍朱德的肩头说:“老弟,你让我好找呀!我猜你保准会在这里帮着伙夫­干­活呢!”

然后,转过脸去对伙头班长说:“从明天起,上街买菜的事归你啦!”

朱德一下子还没弄清队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觉得他今天称兄道弟这班客气,一定是在自己身上打什么鬼主意。

队官示意朱德出来。

朱德跟着他来到队部,队官特地搬来一把椅子让朱德坐下,然后就滔滔不绝地夸起了朱德:“老弟,说实话,你人还没到,你那鼎鼎大名已经是如雷贯耳。

听说协统夸你,总督也夸你;连日本人、法国人看了你指挥的刺杀表演都是赞不绝口。

……”“有那么一档子事,只是越传越玄乎了!”

朱德笑着解释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你来到左队不久,士兵们夸你好,伙夫也夸你好,还给你老弟编了歌哩!你老弟真是个少有的好人呀!能有你这样的高才生屈尊来到敝队,我也是三生有幸呀!”朱德听着队官一再吹捧自己,身上直起­鸡­皮疙瘩,总觉得他是有求于自己,便说:“队官,你不必夸我。

我吃几碗­干­饭,自己最清楚。

有什么事要我去做,直说吧!我可以办的,一定去尽力办。”

“老弟真是个痛快人。

那好,有你这句话,我就一百个放心了!前天,上面下来命令,要搞秋季野外演练。

老弟知道,我哪是那块料。

这下,全仰仗你这科班出身的了。

老弟,你带着全队好好练,我老哥绝不会亏待你。”

“队官这般相信朱德,我一定尽心尽力。”

朱德的《自传》里,有这样一段话:“那时候,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正是打秋­操­,上面要考,不得下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