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朱德的非常之路 > 1911年8月。

1911年8月。

那些连长又不行,带不了。

我带起来,那就好得很,带来带去,兵就带熟了。

后来,一下子反正起来。”

讲的就是这件事。

1911年10月10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遍全国。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了反对清朝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了。

9天以后,蔡锷和云南新军中的同盟会员罗佩金、唐继尧等人秘密商议,准备起义,并且相约“严守秘密,有泄者共殛之”。

接着,他们又在10月22日、25日、28日三次秘密召集新军中的革命分子开会,决定驻昆明的新军各部队在10月30日(农历9月9日重阳节)夜里12时同时起义,由蔡锷任起义军临时总指挥。

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编有两协人马,为第三十七协和第三十八协。

而第三十八协的革命力量比较薄弱,部队又分散驻在滇南的临安府和滇西的大理府。

驻在省城昆明的新军第三十七协、炮标、机关枪营和讲武堂,都已被革命分子所掌握,昆明城里没有足以同他们抗衡的军事力量。

当时,议定起义的部署是:驻北校场的七十三标,向省城的北门、东门进攻;驻城南巫家坝的七十四标和炮标,向省城的南门和西门进攻;讲武堂的师生为开城门做准备;机关枪营分属于步、炮各队。

三、“重九起义”,奋勇当先(3)

与此同时,云贵总督李经羲也得到了武昌起义的消息,使他心惊­肉­跳。

为防止云南也发生不测事件,他下令巡防营和总督署的卫队要严加防范,并同十九镇的镇台钟麟同秘密商议,拟定了一个捕杀计划:凡拥护共和者“格杀非论”。

他知道蔡锷不是同盟会员,平时深居简出,又是他请来的,所以就透风给蔡锷说:“看来为国家斗,为云南斗,亦为新军斗,不开杀戒,已难以稳定军心民心!”

蔡锷一听此话出口,就知道他要下手了。

于是,不慌不忙地劝道:“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杀戒一开,就逼上梁山了。

昆明就成了第二个武昌。”

在蔡锷的再三劝阻下,李经羲、钟麟同没敢大开杀戒。

但还是把七十四标的标统罗佩金撤换了。

而且钟麟同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各营的弹药除少数留做训练打靶用外,其余一律交回军械局。

这一招还真够狠毒。

一场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一场生死的搏斗,将在西南重镇昆明展开。

10月30日,预定起义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也就在这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晚上9时左右,第七十三标第三营管带李鸿祥派了一个排长叫黄子和,带着士兵去本标军械库偷运子弹。

碰巧,被值班队官唐元良撞上了。

唐元良是北洋派的军官,他不仅阻止搬运,还大声斥责士兵,扬言追查是奉谁的命令。

双方争吵起来后,唐元良被士兵开枪打死。

但不巧在回来的路上又遇到了标统丁锦。

他是总参议靳云鹏的亲信,一看到士兵抢运弹药,知道形势不妙,立即回去拉出卫队营追了上来,向正在北校场整装待发的起义战士开了枪。

李鸿祥只得下令还击。

丁锦一看不妙,便拔腿逃命去了。

这时,李根源赶到,立即下令带着第七十三标起义战士离开北校场,火速向北门进发。

李经羲得知北校场开枪后,立即给蔡锷挂电话:“城里的风声很紧。

我这里已听到枪声,据说是北校场打枪。

不知怎么搞的,我已下令去查了。

你那里怎样?可得留点神呀!切不要高枕无忧!”

蔡锷来了个“揣着明白装糊涂”,回答说:“刚才北校场是哨兵走火,引起的一场虚惊。

已经平息了。

有我蔡锷在,你就放心大胆地睡个安稳觉吧!平安无事。”

李经羲还是半信半疑地说:“还是小心防范为要!”

“一定遵命。

倍加小心,高度警惕!”

蔡锷心里虽然十分焦急,嘴上还不得不应承着李经羲这只狡猾的狐狸。

这时,驻­干­海事的马标(骑兵团)、城内的云南陆军讲武堂、陆军小学的起义官兵,听到北校场的枪声,便开始了行动。

李经羲听到城里也响起了枪,感到末日即将来临,又抓起电话找蔡锷:“你立即派兵进城来镇守!不然就晚了,就完蛋了!”

“等着吧!我立即率兵进城!”

蔡锷放下电话,就来到早已集结在巫家坝­操­场上的队伍面前,庄严宣布;“我们的起义提前了,现在立刻出发!”

这样,辛亥昆明起义就提前发动了。

起义部队出发前,朱德被指定接替左队队官(连长),参加主攻总督衙门。

朱德带着左队直奔南门,半路上遇到了巡防营的管带(营长)领着200多士兵来投诚,说:“我们愿意同你们一起参加起义。”

朱德当即表示欢迎。

说:“起义不分先后,哪个参加我们都欢迎。

我们联合起来攻城去!”

朱德带着左队离开南校场,杀向云贵总督衙门。

云贵总督衙门,坐落在昆明城南门内,五华山南麓,衙门四周高墙壁垒,两道铁门紧闭。

三、“重九起义”,奋勇当先(4)

围墙内外都构筑有碉堡、工事,有卫队营、机枪连和辎重营防守,是一座城中之城,易守难攻。

朱德带着左队还未靠近总督衙门,守敌的机枪已经响了,吐着火舌­射­向四方,根本无法靠近,几次搭梯子翻越围墙也未成功。

朱德便到炮营去请求炮火支援。

炮营轰开南门后,多数都调去攻打另一个据点军械局去了,剩下的只有1门重炮和3发炮弹。

他对炮兵们说:“独门炮,是当头炮。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