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朱德的非常之路 > 20日渡过金沙江后攻占了叙府。

20日渡过金沙江后攻占了叙府。

滇军撤退时陷入一片慌乱中,朱德与部队失掉联系,只身冲出重围,来到了山门紧闭的昭觉寺门前。

昭觉寺是成都著名的古刹之一,建于唐朝贞观年间。

寺内殿宇建筑宏大壮观,有大小殿堂数十座,寺内寺外林木葱茏,郁郁苍苍,风景秀丽,有西南“第一丛林”之美称。

绿荫笼罩着的昭觉寺,山门紧闭着,里面一片寂静,只有几个和尚掌着灯笼,提着哨­棒­在巡夜。

不知他们是防贼,还是防盗?三更过后,远处传来的枪炮声,已渐渐稀疏了,巡夜的和尚在窃窃私语,守门的和尚在打盹。

突然间,传来几声“笃!笃!”

扣门声,守门的两个和尚从梦中惊醒,侧耳细听认定是有人敲门后,凑到门缝前一看,是个戴大盖帽的军人,早已魂飞天外,“啊”了一声,谁也没应声,就躲到一边了。

敲门人听清了守门和尚的动静,就说:“师傅,请快开开门!”

守门的和尚根本不搭腔,他们牢记着住持的吩咐:“现时,兵慌马乱。

不论黑夜还是白天,不开山门,外人一律不准入内。”

任凭敲门人怎样央求都无济于事。

远处的狗吠声和枪声越来越清晰,情况越来越危急。

五、龙泉驿战败,避难昭觉寺(2)

朱德顺着寺院的高墙来到一棵大树旁,双手抱着树­干­,两下就窜上了树顶,越墙而过。

还未站稳脚跟,就被几个巡夜的和尚逮住了。

“你是啥子人?可晓得这是佛门之地?”“晓得,晓得。

我是来找你们住持的。

山门叫不开,后面又有追兵,不得已才翻墙进来!实在是罪过!”

翻墙人毫不反抗,束手就擒。

巡夜的和尚一看是个当兵的,腰里还别着把手枪,必定是个当官的。

但他并不反抗,不禁觉得有些纳闷。

“请师傅们松松手,带我去见住持。”

朱德并不挣扎。

这时,早有和尚通报了住持,说捉住了一个越墙而入要见住持的,看样子还是个大官。

“只身一人夜闯寺庙,领他进来无妨!”

在众和尚带领下,朱德穿过几座院落,来到住持的禅房。

昭觉寺的住持了尘法师,一见来人是位威武的将军,心中陡生疑窦。

了尘递了个眼­色­,众和尚通通退下。

这时,了尘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这是佛门之地。

施主,深更半夜来此,有何要事?”“我乃滇军第三混成旅旅长朱德,不幸在龙泉驿战败,逃命到此。

后有川军穷追不舍。

来到贵寺,久久扣门不开,才出此下策,越墙而入,实为罪过。

住持大慈大悲,能救我不死,功德无量。

我知恩必报。”

朱德抱拳致礼相求。

了尘一听是“朱德”,眼睛一下亮了。

没想到原来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威武军人,正是扛着“朱”字旗血战棉花坡的战将朱德。

这时,有和尚进来禀报:“师傅,山门外有不少当兵的,在敲门、呐喊,说有人进了庙里,要进来搜查。”

了尘不假思索地说道:“山门不能开,告诉他们此乃佛门净土,除僧人之外,没有别人。”

报信的和尚出去后,了尘对朱德说:“阿弥陀佛,佛祖保!事已至此,那就委屈朱将军在寺内暂避一时吧!这昭觉寺是千年古刹,佛门净土。

将军千万动不得刀枪!以免惹起祸端!”

“请放心!我朱德一切会听从住持安排!”

了尘把门外的和尚叫进来,吩咐说:“朱将军到此之事,谁都不得讲出去!佛祖有眼,阿弥陀佛!”

然后,了尘领着朱德来到八仙堂隐藏起来,还再三叮咛说:“朱将军放心,有了尘在,有昭觉寺在,将军一定平安无事!”

“法师大恩大德,朱德没齿不忘!”

了尘安顿完朱德藏身之事,三步并作两步赶到前院的天王殿时,川军已破门而入,一拥而上。

了尘率众和尚端立在大殿前,一字排开,密密匝匝足有四五层,个个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个当官模样的小头目,手里提着两把盒子枪,嚷嚷道:“听着,你们这些秃和尚,给老子闪开!要晓得:你会念经,它可不会念经,只会吐子弹,要惹恼了它,这家伙可亲娘老子都不认,还管你啥子秃和尚!”

边说边把两支手枪在了尘眼前挥舞着。

“老子是川军,为四川人卖命!专抓吃人­肉­喝人血的云南蛮子。

有一个当官的领着几个蛮子,被我们追到这里不见了。

秃和尚,你们说这前不着村,后不挨店,只有你这座破庙,他们能跑到哪里去?闪开,给老子搜,那个不识相,就先敲掉他的脑壳!”

“阿弥陀佛!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从不杀生,人世间的互相杀戮,与我佛门弟子毫不相­干­……”了尘像讲经布道一样向拥进来的川军解释着。

“搜!不能放过每一间屋子。

老子不信,他能上天,还能入地,活见鬼了!”

说完,几十名川军,一拥而入冲进了天王殿、先觉堂、园觉殿、观房阁,就连禅房和后面的藏经楼也不放过,但仍不见人影。

五、龙泉驿战败,避难昭觉寺(3)

那个小头目砸开八仙堂的大门后,只听得里面“咣啷”一声。

他急忙后退一步,拉动枪栓为自己壮了壮胆,喊道:“龟儿子,给老子乖乖爬出来,就饶了你的小命。

要是想耍啥子明堂,老子就敲掉你的脑壳,让你去见阎王!”

可谁也不敢进去搜查,一怕真碰上追捕的滇军,自己在明处,他在暗处,那还不是一枪一个去送死;二怕得罪了菩萨,惹来三灾六难,谁家没个老小,自己受罪不说,还得连累家人。

小头目急了,骂了一声一群胆小鬼后,自己壮着胆,猫着腰跨进了八仙堂。

喊道:“龟儿子,莫耍花子了。

你藏在那里,我早看到了。

是你自己爬出来呢,还是叫老子去把你揪出来?你说!”

这一切,朱德听得清清楚楚。

这家伙还是有点鬼花样,想用这种欺诈的伎俩达到目的,不觉可笑。

几分钟短暂的寂静后,小头目不耐烦了,一脚踢翻了香案,抬头两眼死盯着天花板的藻井。

突然,大喝道:“龟儿子,你跑不了啦!”

双手扣动扳机:“啪!啪!”

就是两枪。

随着枪声,在天花板掉下来的同时,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灰尘布满八仙堂,灯也熄灭了。

等再打起火把看时,地上躺着一只血­肉­模糊的大白猫。

八仙堂里的枪声惊动了整个昭觉寺,了尘住持也惊呆了,以为出了大事,便急忙赶来。

当他看到这般情景,才算放心:“阿弥陀佛!戒杀生,是我佛门之规。

这可如何是好!”

一个当兵的凑到小头目耳边,低声说:“大哥!这庙是佛爷住的地方,不比平常百姓家里。

得罪了佛爷,怪罪下来可了不得,犯不着,还是撤了吧!”

“走!去别处看看!”

小头目一招手,都涌向另一座佛堂。

破门砸锁,一直折腾到大天亮,众川军一无所获,离开了昭觉寺。

朱德摆脱了川军的追捕和搜查后,就在昭觉寺里暂住下来,在暮鼓晨钟中听和尚诵经,和了尘方丈谈古论今。

一天,朱德和了尘在树荫下对弈。

朱德试探着对了尘说:“了尘法师,这法号起得太妙了!”

“是出家时,我师傅给起的。”

“了尘,了尘,了却了尘缘,寓意深刻。

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看破红尘吧!”

“有这层含义。

出家人,最主要的是要断了与尘世的恩恩怨怨,一心修行诵经。

师傅的用意就在此。”

“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一开头就有一首《好了歌》,讲的也像是‘了尘’的意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还能记得!”

说着,朱德就背起了《好了歌》:“朱将军真是位勇将,实在让人敬佩……这几天,我一直想着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问的问不的?”“问的,问的,有啥子尽管问就是了。”

“将军智谋超群,勇敢过人,又能征善战,北洋军都能打败,为何败给川军,落到这种地步?”“唉!”

朱德长叹一声,说:“摆起来,话就长了。

但是最根本的一条是为战争的­性­质所决定。

护国讨袁,得到了人民和官兵的拥护。

这次打仗,是为唐继尧图川,遭到川人的反对,同样也遭到滇军官兵反对,官兵厌战,瘟疫流行,又无援军和补充。

哪能不失败!成也滇军,败也滇军。

从失败中,我看清了军阀混战的结果,所以下定决心,不再为他们卖命,已与朋友相约,打算出国去学习新的救国救民的真理。”

“听了将军的一番高论,让贫僧肃然起敬,茅塞顿开。

将军是国家栋梁之材,定能为民族­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朱德在昭觉寺住了月余,等外面一切平静之后,才踏上归途,去川南追赶部队。

五、龙泉驿战败,避难昭觉寺(4)

临别时,了尘住持与众和尚直送到山门外。

了尘合十诵道:“阿弥陀佛,祝好人一路平安,万事如意!”

朱德依依不舍地说:“各位师傅请回吧!我忘不了昭觉寺,有机会一定回来拜见各位,感谢救命之恩!”

朱德回到云南后,就拜托他的朋友周官和到成都,用上祙­乳­木为昭觉寺特制了一块长丈余,高五尺的大匾。

匾的正中是选自佛经偈语中的“应世人间”四个大字,每字足有两尺见方。

了尘把朱德所赠的匾额视为珍品,悬挂在观音阁的门额上。

1957年2月25日已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朱德,轻车简从来到昭觉寺。

昭觉寺里满院生辉,大小和尚都出来迎接观看,个个合十诵经,寺内钟鼓齐鸣。

朱德问到了尘法师时,僧人们告诉他了尘早已圆寂。

他无限感慨地说:“遗憾呀!临了,也没有见到他。

了尘法师是位德行很高,佛学很深的###师。

人们会永远记住他的!”

僧人和随行人员都为之感动。

朱德久久伫立在观音阁前,望着自己30多年前赠送的那块“应世人间”的大匾在沉思,是想起了龙泉驿的炮声,还是想起了昭觉寺里的暮鼓晨钟;是想起了惨死在八仙堂的那只白猫,还是想起了了尘法师的不了深情。

六、九死一生,亡命天涯(1)

斗转星移,风云突变。

滇军已渐渐失去护国讨袁时的辉煌。

1920年10月,各路川军为了驱逐滇军出川,齐集川南,向滇军发起猛烈攻击。

这时,滇军第二军赵又新部的参谋长杨森突然反水。

形势急转直下,滇军一再败退,最后不得不放弃川南,退入贵州。

唐继尧企图依仗滇军实力控制四川的美梦完全破灭。

朱德率部退回云南后,开始驻扎在滇北的昭通。

不久,顾品珍等积极策划“倒唐”,朱德表示赞同。

1921年2月6日,朱德等将领联名致电唐继尧,逼迫唐继尧离开云南。

唐继尧一见大势已去,立即于2月7日离开昆明,不久即去了越南。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