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宴无雨宫那晚发生了不知多少事,可第二日狄螭生活便又恢复了常态。除了乌雅羽午膳时的那一碗“四神粥”被太子沿用,每日里照样端到朝堂上,算是散朝的暗示。
思及乌雅羽挂念又无奈的想出这个办法,狄螭这表面冷情、实则多情的帝王,便也默许了狄御的行为。总是要保重,别真应了活不过冬天的警告,且也不好拂了太子的孝心。
也不知自己还能苟活于世多久,不但要开始教狄御治国之策,更要开始帮他建立威严。没有什么比帝王的宠爱和肯定更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那之后太子的“四神粥”一上,大家便自觉收拾了争吵,捡最重要的禀报了,然后散朝。狄螭的午膳竟是少有吃不上的时候了。
饮食规律,纹平帝健康自然有了起色。身体稍好便后宫雨露均沾,以平妃子们怨气,免得乌雅羽那里天天被醋水淹没。
此外入秋时国事更是繁忙,一则秋试选文臣,二则秋狩选武将,都是这求贤若渴的纹平帝重之又重的事。虽然之前几年只选到些平凡官吏,但他倒也还没死心。想这四国地大物博,总不会就剩这点人才。主要是接连两朝动荡,大肆屠杀良臣,百姓对朝廷离了心。只要他细心持国,无需等到盛世回返,朝廷平稳日久,人才自然会重聚。这也就是为何四国内患一直不去。非是狄螭不能,而是他不忍、不愿、也不敢在朝内再起血腥。
狄螭忙,乌雅羽也不闲着。她将廖远所传的那套功法细细的笔录下来,时而参详研究。问了廖远几次这究竟是什么,他都笑道他也并不十分清楚,只说时机到了她自会明白,到时连带着他也可解了多少年来的疑惑。乌雅羽看他神情也不似虚言,便找了当日在场的人一起钻研。
说起武功心法,自然是逍遥二子较高,而比起疆场战略,武锋却是乌家最有心得的人。
他年轻时身在国丞文臣家,文采贯皇城,却是一腔热血想要纵横沙场、保家卫国,无论是兵书还是兵刃,都是潜心钻研。可后来国祸家变,与帝王家断了恩情,再无处施展抱负,终日窝在家里饮酒教子,内心里的苦涩不足为外人道。
那日为了女儿幸福,也为了他这许多年来暗中观察纹平帝为人,实在是有所触动,再加上酒后冲动,他便表了为国效劳之意。
看当日纹平帝的态度,那是欢喜受了他这份心意。可没成想变生肘腋,那苍桖竟然错指乌雅羽是紫微真龙。此人来路不明,居心叵测,不足信。可却触及了自古帝王家最怕的东西。武锋想自己一腔热血,便又化作废水泼了阴沟,不免更是伤怀。整日里闭门不出,除了逗弄小乌染,便是依着乌雅羽送来的功法口诀,与乌雅逍一起试着推想那兵刃的模样。
乌雅羽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忙,那便是东学太傅的责任。
东学讲人伦,皇子们几个亲如手足,虽然如之前狄徆和狄衡就前贤妃一事那样偶有摩擦,但很快就释怀,相处十分融洽,不用她费心。
此外就是和纹平帝。虽然帝王总是难得有闲暇陪伴他们,可孩子们最敏感,父亲真心爱惜他们,他们自然是明白的。尤其乌雅羽让两个皇子扫宣政殿,得知了帝王每日里勤政的辛苦,孩子们私下谈及,更是再无怨言。
前几日狄螭来时,连最粗心大意的狄徆都知道要亲自奉上一杯不伤脾胃的特制茶水,让那做父亲的感动的无语半晌,只是敛了湿润双目低头啜饮,暗自欣慰孩子们越发懂事,自然是也不由感激那细心教育他们成长的知心人。
兄弟父子的关系都好说,这呣子的问题可不好解决。男孩子们也就罢了,再长大些对母亲的依赖之情便会淡了。可女孩子们不同,小时若是没有母亲关爱,将来自己养育了子女,多会沿用了儿时所学的冷漠。便是呣子天性,也多半不知要如何去疼爱孩子。不是宠坏了孩子,便是十分疏离。
作为从小就没了母亲的人,乌雅羽更是对此深有体会,为此思虑反复而不得法。
狄徻还好,天性本就温和,再加上她出生时,纹平帝还未登基,便由已故的贵妃抚养。贵妃为人端谨平淡,是大学士之女,抚养子女无功也无过。所以狄徻温婉可人,诗书女红都颇为出色。虽只有九岁,却已在皇家有了贤淑的美名。
可狄徆就不同了。天性便如竹妃般偏激,又是出生便被带离了母亲身边。和狄衡同岁,可心智上却差了不知多少,顽皮任性的不得了。狄衡因为前贤妃的事情生病,她初时当是自己过错,不知哭了多少回,后来狄衡向她解释经过,却又支支吾吾有所隐瞒,狄徆更是听的似懂非懂,最后竟得出结论,“母妃都是大大的坏人,能有多远便要躲多远”。弄得狄衡惊诧莫名,乌雅羽哭笑不得,连狄螭那寡言却雄辩的帝王,都无言以对了。
这事不能这么下去。不仅对狄徆的成长不好,若是让竹妃知道了,那后宫可是要起风波!乌雅羽愁苦很久了,那日听帝王为竹妃抚琴,问明了缘由,便计上心来。
这一日托了贵和将一物和太傅日志一并呈给狄螭,问前日纹平帝曾答应了她一件“徇私不枉法”的事,可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