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追风、逐月,从客栈侥幸逃脱的胭脂与燕陌再不敢大意,沿途再不敢住客栈,而是花些银钱在当地农家借宿,一连五天下来,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不过,因为借宿农家的关系,他们或多或少地听人说了些这几年雾烈的惨况,听得两人郁郁寡欢。
原先,因为帝王失政,地方上贪官横行,民众被压榨得卖儿卖女,生活早已不比从前富庶,总徘徊在温饱线上。自四国162年秋,战乱开始,国君为救国,提前强行征收赋税、粮食。百姓将这看做是国难当头,忍气吞声,权当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谁知,赋税刚收上去才一月时间,苍隐军团就势如破竹,越过玉霞关,连夺包括平城在内的西南十二城。
赤奴城原有驻军四万,由太守高吉统领。这高吉也不是什么清官,平日里只知道拍朝廷钦差大人的马屁,欺压民众,贪污受贿,对调兵打仗一窍不通。听说大军已至,便丢下城池不管,带了家眷望风而逃。太守一跑,城中官员都吓得手足无措,逃的逃,散的散。好在,高吉手下有一个名叫连亦的师爷,向来读圣贤书,为人颇为正直,临危不惧,一方面飞鸽传书至雾都求助;另一方面,为稳住军心,他先斩后奏,派人关闭城门,斩了几个带头逃跑的官员,起了一定的威慑作用。
然后,在连亦的带领下,四万雾烈之军与苍隐国十万大军在赤奴城整整大战八天,死伤无数,却为赤奴城迎来朝廷的七万援军赢得了时间。
谁知朝廷派来的将领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仅仅两天时间就损失了一万人。连亦只好再次向朝廷上报。经过紧急商议,烈皇燕寒带丞相郑硕,率兵五万亲征赤奴城。
皇帝与丞相同时亲征,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士气,民众们看到反败为胜的希望,都颇为支持。
这时,遭遇久攻不下境况的苍隐军团,迎来了他们年轻而英明的桓帝。
两帝相对,于赤奴城激烈交锋。由于宠信佞臣,丢失民心,加上燕寒平日里流连女色,未有多提点地方军队勤于操练,又及自恃“天子乃天神之子——无人能够动摇”的神鬼之论,拒不听信左将军席舒的用兵之策,致使战争绵延竟达两月之久。苦战过后,兵败被俘,燕寒被杀后悬尸于城门数日之久,成为雾烈建国以来的奇耻大辱。丞相郑硕自杀殉国,席舒带残部退至雾都。从此,雾烈失去战争得胜的先机。
苦战的两月正是秋收之季,原本丰收的粮食因为无人收割,全都烂在了地里,引发了进一步的灾荒。
百姓因为战乱无辜死伤,四处躲灾避难,又经粮荒,不得不流离失所。大片肥沃的土地无人安心种植,两三年下来,百姓收入大幅度减少。苍隐大军征服这片土地后,又一直征收重赋借以养兵,如此一来,无异于雪上加霜。这还不算,苍隐国每年还要向每个村镇征集壮丁充兵,因此,百姓最近几年的生活惨淡至极。
又是一个美丽的黄昏,春寒沁骨而入,燕陌站在一户又破又烂的农家小院里,望着快要被云朵淹没的金黄太阳,连连叹气。
借住的农家一共五口人,男主人去年被抓去充军,女主人独自抚养才三岁的儿子,上面还供奉着业已六旬的公婆。所种薄田产出还不够交赋税的,全家收入仅靠女主人抛头露面地贩卖绣品得来,全家一日三餐仅靠野菜糊糊度日,穷困潦倒。眼见如此惨状,燕陌心中愤愤难平。自古明君耀国,昏君误国。如若那个人当年不宠信奸臣,不过分喜好女色,雾烈国何至于此?他再次叹了口气,“唉——” txt小说上传分享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