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栏上的雪在阳光下融化,日影由长变短,时间悄无声息地移向中午。
卫国公很早就注意到,每天的每个时辰里,卫国夫人都有着些微的不同。夜晚的卫国夫人是宁静的,但并非是真正的宁静,而是那种水面波涛汹涌而水下一片宁静的水底世界,那里光影交错,珊瑚竦峙。卫国公无法进入卫国夫人的梦境。他是她梦境外的月亮,朦胧的,隐约的,无声无息的凝望和存在。卫国公很想窥看卫国夫人的梦境。但她的梦境就像乾达婆的居城,是她永远失去的那段记忆所投射的幻影,幻影的宫殿,幻影的夜晚。
清晨的时候,卫国夫人总是有些神思恍惚。这时如果问一些很玄妙的事,卫国夫人总能够以一种敏捷的口吻加以回答,那一刻她目光清炯,有着巫女一样的神秘才能。
今上发动玄武门政变的前夕,就让当时的王妃如今的皇后去问询过卫国夫人。但后来卫国夫人拒绝了所有与预言有关的咨询,她以静坐的姿态来平静自己由天赋才能引起的内心波动。有时朝会,盛装的卫国夫人总是垂着眉眼,以一种古井无波的情态来面对所有或好奇或责难的目光。
卫国夫人有一头极其美丽的长发,流丽而茂盛,发长委地,发梢的末端是最为美丽的玛瑙色。当她觉得不安的时候,她就会坐在鸾镜前用一柄小巧的象牙篦子慢慢地梳理自己的长发。每次卫国公看到卫国夫人对镜梳理长发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个神秘勇武的虬髯客。
卫国公即使到现在也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卫国夫人的义兄,那个和卫国夫人同样姓着张姓的虬髯客。
最初见到虬髯客的时候,是他刚和被历史记录成红拂的卫国夫人夜奔后的第二天。那时的卫国公正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中。从红拂敲响他的大门的时候起,命运就已经在他自己所能把握的之外了。那天下午他从越王府邸出来,觉得步履沉重,傍晚回到宿处时,满天流动着血红的晚霞,整个天空在这种低而透明的红色中流露出一股杀伐之气。他对满天的血腥之色既觉得一种恐怖的兴奋,又有一种听之任之的疲惫。他听得出血液在他身上奔突,甚至是在天空中奔突的声响。这样血红的天空有一种魔魇的力量,卫国公觉得自己渐渐进入梦幻之中。他的人生在这样一种血色黄昏里开始迷失。当时他甚至有白露将晞,生命将尽的预感。越王杨素可能会因为他的言论杀了他,不,一定会杀了他。卫国公觉得那是他无法逃避的命运,似乎他全身的热血都在等待喷薄四射的这一刻。卫国公有一种激动的冷静。他甚至取出笔砚在血色的霞光里一字一句地写下自己的绝命诗。当时在他临终的眼里一晃而过的是卫国夫人手执红拂的影子。红拂,在这之前他不知道拂尘居然会有红色,而且是最为浓艳华贵的朱红色。拂尘的红色映在侍女的眼里,她的眸子也被染成淡淡的血红色,这使得她的美目流盼具有了一种魔性的美。这个执红拂的侍女,卫国公在看第一眼的时候就知道她是自己的同类。他忘不了她那种飘忽的生命本质。这时他又想起了她。如果他就此死去的话,她会怎么样。年轻的卫国公想象她痛苦悲哀或无动于衷的态度。他不由自主地沉溺于一种感动之中。
暮色在他的眼里弥漫。昏蒙的气色笼罩着大地。
就在他想念她的时候,她奇迹一样地出现了。适时适地的,她像窗口的一株花树一样出现在卫国公眼前。在卫国公眼里,卫国夫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光彩夺目,几十年来的黄昏一直为她的姿容所照耀。
她那时的纤指叩响的不仅是他的大门,而且是他的命运。
其他人包括后世的人都有可能会误解卫国夫人的夜奔也许带有一种近乎博奕的性质。但只有卫国公知道不是。卫国夫人从一开始就是胸有成竹的。她对自己的命运了如指掌,并且以她的命运引导了卫国公的命运。
在遇到卫国夫人的第二天,卫国公又遇到了虬髯客。那时是清晨,露水在梧桐叶间滴落,不时发出一两声清响。井栏上湿漉漉的,井边开着浓紫色的牵牛花,这样的早晨干净而宁静。卫国夫人在东边的窗口梳头,卫国公在井边洗马,过路的虬髯客停在门边看卫国夫人梳头。晨风里卫国夫人长发飘拂,翩然如羽。虬髯客的注视炯炯如炬,又如婴儿般纯净。这是一个和卫国夫人同样神秘的人物。卫国公始终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
(Сhā图二)
但卫国公知道一个事实,就是早在他和卫国夫人认识之前,虬髯客其实已经认识或者可能认识了卫国夫人。但卫国夫人对此一无所知。
虬髯客对卫国夫人说他想争夺天下。当时卫国公就站在他们旁边。但虬髯客还是肆无忌惮地说出了谋逆的话。卫国夫人微笑着听着。窗外和风吹拂。她的笑容诚恳无邪,她的目光清亮纯净。她那时只有十七岁。
卫国公忽然想起一个流传在民间的传说,说他曾经在梦里帮助龙王布雨。又说他出于善意擅自多洒了几滴神水而使得民间遭受了水患,龙王也因此受到天庭的严厉惩戒。卫国公不知道这个传说来自何处,他一生做过许多的梦,也有过最奇异的梦境,但他觉得最为神奇的却是另一个梦境。
他的确梦到过仙境。
仙境的构成很简单。浩渺的天宇,澄澈无垠。只是那一种高阔和无边无际,就比得过传说中琼楼玉宇的富裕和堂皇。卫国公在梦境里为这种广阔惊叹讶异的时候,不知何故又蓦然回首,他在梦境里看见了一个女子。他先遇上了她的目光。然后看到了她的面容,然后又忘记了她的面容。这个奇异的女子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看着他,目光非常殷切。后来他的梦醒了。他在以后的岁月里回忆起虬髯客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想到这个梦境里的女子。有时甚至把这个女子和虬髯客相混淆。其实他们唯一的相似之处只有他们看视卫国公的目光。这种目光使得他们的存在变成了一种象征。他们,比如虬髯客,比如那个梦中女子,他们的人生都与卫国公毫无相关之处,然而他们的这种目光使得他们彻底介入了卫国公的生命。卫国公对此莫名其妙,但又有着深刻的领会。
书包 网 想看书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