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客的消失与他的出现同样的神秘。他曾与当时还未建立新朝的今上有过一夕密谈。然后他就从中原大地上消失了。他消失得那样的突然和干脆,似乎他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一样。但卫国公知道他已经达成了他的期望。今上对这件事任人臆断,就是对上皇和皇后也永远缄口不谈。
之后,卫国夫人也很少提及她的义兄。
二十年了。这些事情居然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卫国公对时间的流逝常常有种意料之外大吃一惊的感受。在他的感觉里,时间漫长,遥遥无期。新皇旧臣改朝换代,都不过是他与卫国夫人凝视时不经意的一瞥间所发生的事情。但史书对此大书特书,从而使之变得无比沉重和重要。这些被史家称为历史的东西有些像贵族的府邸,华贵雍容,气度不凡,但没有它们,并不影响他与卫国夫人的爱情和生命的本质。卫国公始终认为他被牵涉到历史中完全是一种意外,虽然他对这种意外一直抱着尽心尽力,克尽职守的态度。而卫国夫人却总是游离在这种意外之外,当世的史家乃至后世的史家都将无法准确地描绘她,这令卫国公感到有点匪夷所思。
如今的卫国公经常面对的是午后的卫国夫人。午后的卫国夫人充满华丽的宫廷气息。这时的她温婉如水,轻语如珠,在内外命妇的衣香鬓影里,卫国夫人才貌绝伦,倾国倾城。
五、灵风正满碧桃枝
午后,阳光和煦。
穿着浅绛便服的卫国夫人端坐在窗前,凝想出神。侍女小清捧着梳具侍立在一边。一个叫落花的侍女用象牙篦子为卫国夫人慢慢地梳理长发。日光从琉璃天窗里直射下来,照着凌乱摆放在妆台上的钗环。侍女落花的头发也很长很美,但她常常为卫国夫人的头发如此之长,如此之丰茂华美而惊叹。在民间,人们一致认为是卫国夫人的长发给她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侍女落花对此充满憧憬向往之情。
卫国公进来的时候,卫国夫人刚梳整完毕。绛袖朱唇,红色永远是属于卫国夫人的颜色。从朱红到银红,无论哪一种红色在卫国夫人用来都显得端庄而又华贵富丽。卫国公一直很想看看卫国夫人从前所执的那支红拂。但没有人知道那支红拂的去处。卫国公说,你们的故事讲完了没有。
卫国夫人说,还没有,但很快就会有结局了。
卫国公说,你好像不喜欢有结局似的。
卫国夫人说,是的,有了结局的故事会显得很贫乏,就像打开的宝盒,里面再多的宝藏也显得有限。我喜欢故事的开始部分,什么可能都会有,给人非常富裕的印象。
卫国公说,是故事都会有结局的,没有结局,也就不会有故事了。
这时侍女小清在一旁说,国夫人,香罗想见国夫人。
卫国夫人轻轻地摇了摇头。
二十年来,卫国夫人一直在遥遥想念自己遗失记忆的那段岁月。每一种遗失必定有遗失的缘由。卫国夫人无法深究。如今的卫国夫人对女笛师香罗的出现,蓦然有一种莫名的警觉。女笛师香罗可能是引向过去岁月的一个路标。卫国夫人想,一切终于都露出真相了。但卫国夫人对真相不感兴趣。
晚上吧,上灯之后的冬夜是最宜于讲述和倾听的时刻。卫国夫人看着镜子,如是吩咐侍女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