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张邦昌不能死,更不能死在李纲手上,至少在宋高宗皇权尊严得到天下臣民认可和南宋帝国具备收复中原的实力之前不能死。
很快,当政的主战派在朝廷中掀起了大清洗运动,大批的伪楚官员被贬官流放,有的甚至残酷杀害。
杀戮之风,弥漫于整个朝堂之上。
平心而论,伪楚官员中很多该杀的,杀他们一点都不冤枉。这些人铁了心当汉奸,比如说范琼(因为他手握重兵,李纲不敢拿他试刀,直到建炎三年才给张浚干掉),这个家伙当时用剑逼着北宋遗民们,拥立张邦昌。但是大多数的伪楚官员都是没办法了才投降的,并不是真心要做汉奸的。而主战派见了伪楚官员什么都不说,先贬了再说,如果是政敌,更是欲杀之而后快。
宋齐愈冤案,就是主战派首脑李纲囿于门户之见,杀害的一位真正的老成谋国的大臣。原因:因为宋齐愈是伪楚官员。
之前李纲上书,言步兵不如骑兵,骑兵不如车兵,请求将战车之制发到京东、京西两路,加以制造和训练。之后他又连续上了三道奏章,第一道谈招兵,第二道谈买马,第三道是讲让百姓出资支持对金战争。
时任谏议大夫的宋齐愈听了这事情,笑了笑,便对旁边的虞部员外郎张浚说起这件事。
宋齐愈:李丞相所论三事,无一可行。
张浚:为什么?
宋齐愈:就先说招兵。李丞相主张每个郡招两千,天下郡何其之多,若真的实施,那费用将超过四千万缗,这笔钱从哪里来?尤其是现在皇上刚刚即位,又经过靖康之变,各地守臣私自扣押运往应天府的钱粮物资。在未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谈招兵,恐怕只会给各地的守臣更多的理由截留钱粮物资。
张浚:不错。
宋齐愈:再说买马。河北的马,金国打死也不会卖给我们;西北的马,西夏人和金人同穿一条裤子,也不会卖给我们;东南的马身材矮小,只会耕地,在战场上上了也是白搭。所以李丞相的话貌似很有道理,实际上一点都不实用。
张浚:有道理。
宋齐愈:还有让百姓出资支持对金战争,那就更行不通了。经过几年的搜刮,老百姓的锅底都刮干净了,哪里还有什么钱支持你。真的要实施起来,那还不如叫百姓直接造反去,也许还有点活路。
张浚:宋兄准备如何?
宋齐愈:我打算上书议政。
张浚:你的灾难要来了。
张浚说完,长叹一声,他甚至已经准备为将要贬官流放的宋齐愈送行。可是张浚想错了,这是他和宋齐愈的最后一次谈话。
宋齐愈回去以后,打算履行自己作为谏议大夫的责任上书议政,很快他的奏章就落入李纲的手中。
于是,谏议大夫宋齐愈下狱。
李纲想起了宋齐愈在靖康年间的历史,当时宋齐愈曾出使金营,回来时开封府尹王时雍偷偷问宋齐愈:金人打算立谁为皇帝?宋齐愈说是张邦昌,所以才有了后来王时雍首议推举张邦昌为帝“僭逆”事件的发生。
宋齐愈拒绝认罪。
狱吏就劝他说:“大人想必知道,按照祖宗家法,僭逆也不过流放岭南,何不认罪到岭南走走,监狱里的空气多不好……
宋齐愈想想,罢了,认就认。
但是李纲并没有把宋齐愈流放岭南,而是直接将他押到东市。处死!
应该说,宋齐愈对帝国国情的认识远在李纲之上,他的观点完全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可是仅仅因为与主战派政见不合,就惨遭杀害。而且因为得罪的是主战派,所以在历史上连个像样的名声都没留下。
悲哉,宋齐愈!
李纲此举,在帝国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宋齐愈的好友张浚彻底愤怒了,难道因为你是宰相就可以滥杀无辜吗?遂上书弹劾李纲。
赵构也很生气,我都没说话你凭什么乱帝国重臣?
于是,李纲去职,为相仅七十五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