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黄花绣 > 43.8.西风芦花(2)

43.8.西风芦花(2)

( 一个老头,在麦地一角布网,准备捉斑鸠。***耩麦时会撒落一些麦粒,那些麦粒没有埋进土里,没有芽儿。成群的斑鸠到地里捡麦粒吃,正是捕捉斑鸠的好时机。老头布置好罗网,就弯腰爬上河堤,俯身在河堤内侧隐蔽起来。他也攀上河堤,走近老头,给老头递了一颗烟。老头点上烟,示意他也隐蔽起来。他看见老头的眼睛很亮,亮得像孩子的眼睛一样。他问老头:能捉到老斑鸠吗?老头的眼睛往布网的方向看着,说能捉到。他说:老斑鸠的叫声挺好听的。外之意,他并不赞成老头捉斑鸠。老头说:不好听,老斑鸠的叫声闷,嗓子放不开。要说好听,鹌鹑的叫声比老斑鸠强多了。老头跟他说话时,眼睛并不看他,一直朝麦地里望着。老头专注的神也像是一个孩子。老头又说:老斑鸠繁殖得太多了,光糟踏粮食。二人正说着话,几只斑鸠不知从什么地方飞了过来,翩然落在麦地里。老头兴奋得眼睛放光,说来啦来啦。又等了一会儿,重新起飞的斑鸠果然有两只投进网里去了,它们一投进网里,翅膀就被网住了,再挣扎也无济于事。

从地里回来,他看见一个年轻­妇­女在打一个男孩子。­妇­女一手抓着男孩子的胳膊,一手用玉米秆子抽男孩子的ρi股,一边抽,一边教训道:我叫你逃学,我叫你不争气,我打死你,打死你!男孩子哭着辩解,说他没有逃学,是老师不让他进教室。ww­妇­女说:他不让你进教室,你就不进了,教室是国家的,又不是他自家的,他凭啥不让你进!我看还是你自己不爱学习。说着又抽了男孩子好几下。他放慢脚步听了听,没听明白老师为何不让男孩子进教室,也没听明白这个­妇­女为什么打孩子。他自己不打孩子,也不愿看见别人打孩子。他有心上前,劝­妇­女别打孩子了,怕­妇­女嫌他多管闲事,还是走开了。

回到大姐家,他把看到一个­妇­女打孩子的事对大姐讲了,­妇­女家住得离大姐家不远,对于那个­妇­女家的况,大姐是知道的。大姐说,学校让男孩子变三十九块钱的订报费,男孩子的娘嫌多,拖着不给男孩子钱。班里别的同学都交了,男孩子不交,班主任就让男孩子回家取钱,取不到钱就别回教室听课。男孩子知道跟娘要钱要不到,又不敢进教室面对老师,只好在学校外面瞎转悠。他娘知道了,就打孩子,说孩子逃学。弄清原委后,他说这样不好,男孩子两头为难,会对男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他问:现在全国的中小学学费不是都免了吗,学校怎么还向小学生收钱?大姐说:你不知道,现在学费是不收了,别的费还不少。除了订报费,还有打防疫针费、绿化费,复习资料费、考试卷子费,这费那费,哪一样费用都得几十块钱,一个学期没有几百块钱下不来。学校要搞创收,创收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得分到学生头上去!大姐问他:你知道那个年轻­妇­女是谁吗?他摇头,说不知道。大姐说:我一说你就知道了,她娘家是小董庄的,大名叫董守芳。他像是想了一下,说:董守芳,是董守明的妹妹吧?大姐说:哎,一点儿也不错,董守芳就是董守明的妹妹,董守芳嫁到这村儿来了。他说:我没看出来,董守芳长得跟她姐好像一点儿都不像。大姐说:是的,董守芳没有她姐董守明长得好看,个头儿也没有她姐高。他问董守芳家的日子过得怎样。大姐说:董守芳很会过,一双袜子能穿好几年。董守芳家里不一定没有钱,只是她台不得花,攒下来留着将来给她儿子盖房子呢!他认为董守芳没分清哪头轻哪头重,把事弄颠倒了,盖房子有什么要紧,集中力量供孩子上学才是最重要的。

他不会忘记董守明。在老家当农民时,那年他十九岁,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就是董守明。他和董守明见了面,说了话,双方都没什么意见,亲事就算定了下来。按照他们这里的规矩,亲事确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送一些彩礼,而女方要给男方做一双鞋。空口无凭,通过互换礼品,仿佛交换了信物,二人各执信物为凭,这桩亲事才算真正确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城里工作去了,成了吃商品粮的工人。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起了变化,思想也随之起了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变了心。他觉得董守明识字太少,与他形不成交流,不是他理想中的妻子。一年之后,第一次回家探亲,他就向董守明退了亲。他采用的退亲方式,是把董守明­精­心制作的那双布鞋还给了董守明。那双鞋他试过,却没有正式穿过。他把鞋带到了城里,又从城里带了回去。以退鞋的方式退亲,他曾自以为得计。他把鞋退给董守明,不必多说什么,董守明就会明白他的意思。果然,他把那双没有沾土的鞋退给董守明时,董守明接过鞋,只低了一会儿头,什么话都没说,便转身走了。他向董守明表示感谢,董守明都没有停下来,也没有回头。后来想想,他所构思的退亲方式也有不合适的地方。那双鞋是董守明是根据他的鞋样子做的,只有他才能穿,董守明把鞋拿回去还有什么用呢?对鞋应该作怎样的处理呢?是扔还是存呢?不管是扔还是存,对董守明来说恐怕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