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
从医院门口疾步走到这“儿科”,林芸早已累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凌峰赶忙抱过婴孩,用手轻轻地贴触了一下她的脸颊和额头,“呀,怎么烧得这么厉害?!不行,得赶紧急救才行!”
说着,凌峰赶紧抱着小苏可转身径直朝走道的深处走去。
林芸也立刻紧随其后地跟了上去。但当她走到一扇很宽的大玻璃门前时却被护士拦了下来,说是那里面是重症隔离区,不能进。
“什么?!重症?!”
林芸觉得自己的心脏顿时停跳了一下,脑袋里瞬间一片空白……
——
林芸在玻璃门斜对面的一排座椅上坐下,万分焦急地等待着她的表哥的再次出现。此时的林芸,真的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度秒如年”,每一秒钟的等待,对她而言,都是一种煎熬。
也不知等了多久,林芸终于等到凌峰出来了!
林芸赶紧走上前去询问:“怎么样了?!”
“烧到了41.5度,如果你再晚一点送过来,她可能就没命了!”
听到这话,林芸一下子就瘫坐在了椅子上,一种交织着庆幸与自责的复杂情绪瞬间充满了林芸的心、并在她的心里不断地翻涌着。
“苏茂呢?!他为什么没有陪你来?!为什么你是‘这样’来的?!”
说着,凌峰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林芸此刻的模样。
林芸有些尴尬地赶紧用手稍微“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把大衣裹得更紧了一些。
“别跟我提那个混蛋!这个婚,我离定了!我要去告诉妈妈她眼里的那个‘沉稳、老实、勤恳’的乖女婿的真面目!我要让她知道,她要的‘孝顺’就是我一直在忍受的痛苦婚姻!”
听了这话,凌峰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顿了顿,而后就开始对林芸劝慰道:“阿芸啊,你不会是想去跟姨妈吵架吧?!就算你结婚这件事的确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姨妈在‘逼’你,但你也不能真的跑去跟她追究这个‘责任’吧?!”
“会不会跟她吵,那就得看她的态度了。不过,至少有一点她必须向我妥协!”
“什么?!”
“我要离婚!不管她觉得这面子上是不是会挂不住,这婚我离定了!”
“……”凌峰若有所思地在林芸的身边坐下,而后语气异常低沉地对林芸劝解道:“阿芸,你别太冲动了!你知道的,这‘离婚’可不是件小事……而且,我们这个小县城的人,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很多人宁愿彼此仇恨一生,也不愿因为‘离婚’而遭受周围人的白眼……你就算不为姨妈着想,也要为你自己想想、为你的孩子想想……你难道希望以后你的身边总有人在议论你离婚的事?!还有,你难道希望将来你的孩子不仅被邻居们议论,等她进了学校之后,还要被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议论关于她的父母离婚的这件事?!你难道希望你的孩子是在这样的歧视中长大?!”
林芸觉得凌峰的这番劝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她想了想,努力让自己冷静了一些,“是啊……你说得对!只要还生活在这个地方,我就不得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否则,我们娘俩必将生活在周围人的歧视中……”
——
林芸的家乡,这个南方沿海的小县城,与它快速发展的经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它竟然时至今日仍保留着很多很传统、很守旧、很肤浅、甚至根本就是扭曲的“价值观”:比如,重男轻女;比如,嫁了人就一辈子都是夫家的人(即便夫家人都把媳妇当外人);再比如,不管父母是否正确,做子女的永远都要听父母的,否则就是不孝……
一瞬间,林芸回想起了很多过去的事。面对那些至今依旧历历在目的过往,她终于不得不承认,其实,她会沦落到今天这样的境地,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在自己:如果当初她能坚持自己的真实意愿,不听郑秀兰的话、不嫁给苏茂,那她就不会在婚后忍受那么多的委屈,更不会为苏茂生下孩子……
显然,林芸还不太愿意去想接下来该怎么办?她想的更多的还是关于过去,关于那些已经不可能再重新来过的所谓“如果”……
想了很久之后,林芸发觉,她终究还是绕不开她当初做的一个如今看来的确是错了的选择:她选择了回来!
林芸终于意识到了,她必须正视自己当初所做的那个错误选择。
不仅如此,林芸也终于明白了,只要她还想要生活在这个小县城里,那无论她生活得富裕也好、贫穷也罢,她都不得不屈从于这个小县城所特有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只要林芸还想要融入这里的社会群体、融入这里的生活,那她就不得不认同、接纳这里的“群体价值观”——至少,最起码,她要学会默认。
在终于认清了这个她根本就无法改变、而且必须遵守的“规则”之后,林芸很心痛地再次做出了她的选择:她依旧选择留下——即便她知道这样的选择已经严重违逆了她自己的真实心意……
林芸扪心自问,当初她之所以选择回来,一半是因为郑秀兰要求她回来发展;另一半的原因,则是因为她自身的性格……
林芸虽然适应力很强,但她依赖性其实也很强。虽然她能很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但这仍旧改变不了她喜欢依赖郑秀兰的“习惯”,对她而言,只有郑秀兰在的地方,才是她最终要回去的那个“家”。
所以,即便当初,林芸在外面发展得不错,但当郑秀兰催她回家乡发展时,林芸虽然矛盾过,但也并没有挣扎太久。因为对林芸而言,选择当时回去,也只不过是将她迟早会做的选择提早了几年而已。
只不过,当时的林芸并不肯承认自己的这一心理,而如今,她承认了。
然而,她仍旧再一次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只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她不仅选择了“妥协”,她也承认了自己的“妥协”。
不仅如此,林芸也明白了自己必须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就算无法彻底地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但她也要学着去忍受,并尽可能地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去迎合她所在的这个小县城的“群体价值观”……
林芸知道,她真的是深深地依赖着郑秀兰——从骨子里依赖着她!也正因为如此,林芸才会将这个小县城(有郑秀兰在的地方)视为她的“家”,只想要一直生活在这个“家”——无论她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