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知道她一直只喜欢壮志凌云的人,而他也想要改变自己懦弱的形象,于是他跟随朋友去了延安。
他的此举,被别人看来,纯粹是为爱走天涯。作家师陀就认为他去延安是“由于他是单方面的,是个失败者;同时一往情深,又是光荣的失败者。为了爱情……”
卞之琳晚年也说:“女友当时见我会再沉湎于感情生活,几乎淡忘了邦家大事……给了我出去走走的启发。”
但一年后,他又回来了,到四川大学复职。但在学年结束时,校方知其去过延安,便不再续聘。
1940年夏天,卞之琳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任外文系讲师,因为这座城里有他心爱的人,但当他到昆明时,张充和却又随单位迁到了重庆。
走之前,张充和跟他摊牌,自己从未爱过他。他万念俱灰,连他自己悄悄做的爱情的梦,都被他的心上人生生破灭。
从此千山万水,他们各自行了各自的路,但兜兜转转,有时还会相逢,可是他从未得到她的回心转意。这期间钱学熙还批评过他:“爱情失败后,想随随便便结个婚,认为这是放弃理想,贪求温暖,大大要不得。”万念俱灰的他还是等来了最终的结局,也是他最怕的结局。
1948年,张充和在北平认识了来中国进修汉语的美国人傅汉思,他们很快结了婚,然后去了大洋彼岸。
1955年,卞之琳45岁时,才与文怀沙的前妻青林结婚。
1953年秋天,卞之琳到江浙参加农业生产合作化试点工作,有一晚留在苏州城里,被人安排住在张充和旧居的一间楼室。他坐在心上人的闺房里,久久不能入眠。翻翻书桌里的抽屉,赫然看见沈尹默圈改过的张充和的几首词稿,如此珍贵的东西,竟然等到了最值得拥有的人,卞之琳当即拿走保存。
1980年,卞之琳到美国,见到了时任耶鲁大学艺术系讲师的张充和,他把这些书稿交还她,张充和喜出望外,说她手头留着沈先生改了诗后给她写的信,却没有词稿:“一信一稿经三十多年的流散,重又璧合,在座宾友,得知经过,同声齐称妙遇!”卞之琳把这段离奇的故事写在了《合璧记趣》里。
这次美国之行,张充和还给他送了自己昆曲唱段的录音,抗战的时候,她也曾托他保管过自己的昆曲唱盘,卞之琳回国后两张唱片一起听了,说:“半世纪以前同一段灌片听起来……娇嫩一点……后来这一段录音,显出工力到家,有点苍劲了。”
苍劲的是人的嗓音,苍老的是人的身,沧桑的是人的心,但他对她的爱一直没有沧海桑田,还是当初那纯洁的初心。
1986年12月6日,张充和回北京参加纪念汤显祖的活动,她上台唱了一曲《游园惊梦》。
而卞之琳在台下依然痴情地望着她:“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望着自己大半生的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是他的杜丽娘,而她不过是他这个柳梦梅的一场游园惊梦而已。
2000年2月2日,卞之琳去世。他下葬后,他的女儿青乔遵照他的遗愿,将他1937年8月于雁荡山大悲阁为张充和手抄的一卷《装饰集》及一册《音尘集》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珍藏。
诗人周良沛在悼念他的文章中说:“他与张家小姐诗化的浪漫,在圈内早是公开的秘密。看著说话做事总是认真得不能不感到严肃的他,是没有勇气开口谈这些事。有次偶尔讲到《十年诗草》张家小姐为他题写的书名,不想,他突然神采焕发了,不容別人Сhā嘴,完全是诗意地描述她家门第的书香、学养,以及跟她的美丽一般的开朗、洒脱于闺秀的典雅之书法、诗词。这使我深深感动他那诗意的陶醉。我明白了,年轻诗人首次于爱的真诚投入,是永难忘怀,无法消退的。虽然只是梦中的完美,又毕竟是寂寞现实中的安慰。”
2010年,张充和终于开口说起这段苦恋:“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他人很好,但就是性格很不爽快,不开放,跟我完全不相像,也不相合。”
卞之琳曾借用一条鱼跟暗恋的女子说话:
鱼化石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人们不能理解这首诗,有人就请诗人解释,诗人补写了《鱼化石后记》说:
诗的第一行化用了保尔·艾吕亚(p.eluard)的两行句子:“她有我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眸子的颜色。”并与司马迁的“女为悦己者容”意思相通;第二行蕴含的情景,从盆水里看雨花石,水纹溶溶,花纹溶溶,令人想起保尔·瓦雷里的诗《浴》;第三行“镜子”的意象,仿佛是马拉美的诗里描述的“深得象一泓冷冷的清泉,围着镀过金的岸;里头映着一定不止一个女人在这一片水里洗过她美的罪恶了,也许我还可以看见一个赤祼的幻象哩,如果多看一会儿。”而最后,鱼化成石的时候,鱼非原来的鱼,石也非原来的石了。这也是“生生之谓易”……
这番解释,让读诗人更晕了,还是那么朦朦胧胧,诗人自认为大家对他的苦恋都是雾里看花,其实大家都明白的,他深深地爱着一个女子,如一条鱼,默默地在水里描摹着她的线条,我看在你的眼里,你住在我的心里,可是你一直不懂我的话语,听不见:“我爱你!”时间远去,我对你的爱都凝固成了鱼化石,立在沧海桑田的人间变化里,述说着不变的爱……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