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真儿却怎么也睡不着,她看着九婴沉睡的样子,心道:“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似乎没有什么事可以让他害怕的。也罢,大不了我到时去救他……”
要潜入王帐的计划,并不象九婴心里想得那么简单。雪域峰顶的百里山面,驻扎着三重禁军,日夜巡逻不断,石城高耸,比桑河堡的城墙还要高上一些。至于王帐,只是北冥人习惯的叫法,那实际上是雪域顶峰大石城的内城——王帐城。雪域峰地势挺拔,只有一条“兽止脊”蜿蜒而通,便是有数万梵军,也只能望峰兴叹。
九婴大受打击,心想若是泼律才在就好了,但转念一想,利用朋友去进入王帐城,总是在良心上过不去。
梅真儿见九婴无计可施,倒是心情大好,料想过得几天九婴也就放弃了。不想,到得第三天上,竟出现了一个转机。
清凉境的艺人一队数十人,在域脚营搭起巨帐,开始卖艺。九婴从未见过清凉境艺人,便和梅真儿花了两个青币,去看了一次。梅真儿看多了这种表演,但这个艺人帮居然不差,再说只要有九婴在身边,她去哪儿都是高兴的。
艺人帮的表演大部分都是歌舞,还有些傀儡戏。九婴不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这次却一反常态,去了一次,又去一次,一遍遍地看个没完。梅真儿心中奇怪,到后来才明白,这艺人团竟然是玉西真从清凉境请过来的,离召见还有十天,向玉西真奏请得准后,便在域脚营开场十天。她知九婴肯定要打艺人帮的主意,不禁又担心起来。
九婴仍旧是用慈家腰牌与艺人帮的帮主套上。帮号“羽裳”,帮主是一个中年人,叫伶承羽,刚刚袭承父亲的位置。清凉境的艺人帮从不到北冥来,羽裳帮是首开先河。他们原在清凉境西部游演,一个北冥的大魔将在清凉境无意间看到了演出,印象极好,回境后便对毕亥提起。毕亥在一次被玉西真召见时提及,玉西真便派使节到清凉殿,通过清凉王颁旨召了羽裳帮到北冥。伶承羽初继父业,正是满腔抱负之时,接到清凉王旨意,大喜过望。北冥之行是玉西真亲召,赏赐自不必说,而从此羽裳帮名扬天下,振兴帮业更是指日可待。伶承羽当即率团出发,辗转月余,来到雪域,却比召见日早了十天。好不容易来一次北冥,自然要打足名声,他通过毕亥请旨,准许在域角营开演十日。域角营是商贾密集之地,伶羽裳还未见到玉西真,便先在此挣足了名利。
象他这样有些头脑的人,自然明白北冥苦寒,梵原清欲,自己的舞台始终还是清凉境。因此,一看到九婴的腰牌,便先生出结纳之意。开始几日,九婴只是与他拉拉家常,不时带上梅真儿,免得自己的清凉境底细漏馅。不料,梅真儿虽然年幼,对清凉境时局了如指掌,一些新闻更是清凉境平民所不知的。伶承羽与二人话语投机,特别是对梅真儿,竟有些相见恨晚之感。
九婴打听到此次羽裳帮要在王帐城大演三天,便在离召见之日三天时,慢慢将话题引到玉西真身上。他平素诚实,但为了达到目的也骗过几次人,这次是长吁短叹,感慨自己的商家身世,虽然富可敌国,却始终未能得到清凉王接见。伶承羽是艺人世家,虽然经常与达官显贵打交道,但却是无法收得实利。二人一番英雄相怜,九婴才道出想远远见玉西真一面的想法,伶承羽并不防备,满口答应。当然,梅真儿不放心九婴独往,也跟了去。
一晃数日已过,九婴与梅真儿妆成艺人,随羽裳帮往王帐城进发。
通往峰顶大石城的只有一条“兽止脊”,山脊两边直削如壁,平时只有禁军得以入内。九婴心头暗惊,这等险峻所在,不等御剑而过,就要被大石城城头的连排箭垛射个稀烂。从域脚营到王帐城,足足行了大半日,正好赶上玉西真晚间看演的时间。
这三天的表演只是对玉西真一人,据说她不喜闹,是以包括北冥的二号人物毕亥在内,都没能进入王帐城。禁军主要集中在王帐外围的大石城,王帐城中只有一些侍女。以大石城的防卫,数万人方能攻入,而即使有侥幸混入的奸细刺客,以玉西真的修为,自然不在话下。
九婴和梅真儿随众艺人进入王帐城,不禁大奇。城中以石铺地,只有立柱,不见一个屋顶,只以轻纱系在柱顶,挡些纤尘飞雪,石板铺设日久,有些石缝中长出些雪莲灵草。城中数百名侍女都似没有什么修真功底,平时分住在帐蓬之中。除了平时传递一些书文和杂务,玉西真身边从未有过贴身侍女。王帐城建得宏大,但玉西真的日常生活却并不奢华,颇合梵原“清欲”之道。
走入王帐城前宫,奇景更盛。雪域峰顶终年积雪,是以得名,而此处接近玉西真寝宫,却透出一股暖意,灵气大盛。艺帮众人自上峰顶以来,都套上了皮装,此时纷纷脱下。
九婴等人等了大半个时辰,宫内纸灯挑起,只留一个侍女,从红纱帐后款款走出一个女子。
第三卷北冥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