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飞翔的姿势 > 82.河东河西那年的事(2)

82.河东河西那年的事(2)

( 为甚?师傅又没惹官府?李顺更不明白了。ww***

赵四有些哽咽了,官府贴出告示说,师傅利用“吹塌天”的名声,四处联络“共匪”,传递信息,准备谋反哩。

李顺听了,觉得两腿有些软。他听说过杨家寨子闹过土匪,有个叫杨八的人,拿着一支盒子枪,抢人放火,见了俊婆姨俊女子都不放过。这几年听说河东“闹红”,官府说也是一把子土匪,这帮子土匪和杨八不一样,搞宣传,闹鼓动,讲一些稀奇古怪的道理,白天不敢活动,夜里三五成群地到银州城贴标语,散传单,而且走门串户,联络穷人一起来造反。李顺想不明白,师傅这一身的好手艺,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会是共匪呢?或许官家弄错了,可人被杀了,门板上钉钉子的事,实死了。这狗日的官府,怎么就不问个明白呢?有时,他又恨那帮“闹红”的人,不过日子弄什么阵势,连累了师傅,没了师傅,没了“吹塌天”的旗号,李顺觉得以后在世面上,­干­他们这一行没了招牌名气,又被人瞧不起了。明摆着,官府砸了他们的饭碗子。

一路走一路想,李顺怎么也想不通。想不通也就没了语。赵四不停地说以后该怎办?以后该怎办?好像天塌下来了。李顺只顾往银州城里走,胸腔里憋了一肚子的气,有朝一日,他有了机会,非砸官府狗日的不可。

进了城门洞,那张醒目的布告就贴在城门两侧,几行书写整齐的字像一团团眼睛,直刺人的脸面,唯有师傅的名字上,打了个醒目的红x,大概是为了示众,师傅砍下的脑袋照片贴在布告的右上角——已经看不清脸面了。李顺想,一定是被血染成那样的。

李顺心里生凉。多年来,他在师傅的教导下,学了一手技艺,曲牌曲调哪个难住他?有时候事主家请他们去助兴,全仰仗师傅的名气,即使师傅不动唢呐,坐在一旁也是个阵势,围观的人哪个不叫好?有一回进银州城给一家商号开业助兴,就从这门洞进去,到十字街整整吹了三天三夜,晚上垒的火塔塔,照明了大半个银州城,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呐喊叫好,师傅没松一口气。李顺还记得师傅有一次从银州城回来,递给他们几个徒弟每人一个­干­炉,十分认真地说,­干­炉好就好在中间那个红星,要记住,­干­甚事,要有良心。

没人晓得师傅说这话的意思,更没人晓得师傅什么时候与河东的“共匪”有联系,但布告上打红叉的几个人,告示说都是共匪的头目。听周围的人悄声议论,这几个人非同一般,都是替穷人办事的。李顺怎就不明白,师傅是为穷人办事,官府为何还要砍头?有段时间,他们去河东给人家办丧事,或婚事,白天忙了一整天后,师傅还要独自出去,说是见朋友,喝二两酒去叙旧,直到半夜三更才回来。那阵子正瞌睡,师傅回来迟早他们也不大清楚,反正,第二天照样给事主吹,一个曲牌一个曲调地换,吹到**之处,师傅摘下唢呐碗子,用鼻子演奏,那喝彩声,叫李顺感到腾云驾雾了。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说烂便烂了。师傅死了,天塌下来的事。李顺睁大眼睛瞪了好半天,人们在指手划脚,议论着有关师傅与那几个人的关系,都是猜测,李顺只觉得自己身体在抖,气一个劲地往上冒,没有回去的。按着告示,他和赵四来到县衙门领尸,一个满脸胡茬的警察头也不抬问:你们是吹手的什么人?

徒弟。赵四反应快,先答。

他家人呢?警察这才抬起头,看上去很凶,两只眼珠子直打转转。

师母有病,起不了床,我们还不敢给她老人家说,要是晓得师傅殁了,那还了得。还是赵四说,他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

签字画押,可惜呀,你师傅尸分离了。警察递过来一个本子,李顺忍耐着,拼命地咬紧牙关,一不,也不会掉泪。赵四一边抹泪,一边嘶哑着说不认得字。

警察长吐了一口气,问他俩叫什么,和“吹塌天”是什么关系,然后他在本子里画了几下,又递过来说,按手印。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