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说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版主小说网 > 神探狄仁杰【三】电视剧同名编著 > 第十九章 官匪勾结血溅柳林

第十九章 官匪勾结血溅柳林

狄公道:“停了多久?”

中年人回忆了一下道:“很短,大约就是半盏茶的工夫吧!”

狄公道:¨你说,孙氏夫­妇­经常吵闹?”

中年人道:“正是。这两口子在这条街上是出了名的。您知道,城里缺盐,天天淡食,闹得大家浑身乏力浮肿,连买卖都­干­不动了,谁还有劲儿吵架呀。可这两口子却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不光吵,还动手打,我就劝过好几次。街坊们都说,一看他们俩打架那劲头儿,家里存盐一定多得是。”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狄公笑道:“这话说得还真是有些道理。”

文清笑道:“我们可不是在梅香房中发现了两个大盐罐吗?下人都如此,就更不要说主人了。”

狄公点了点头道:“昨夜还听到了什么?”

中年人道:“别的就没什么了。”

狄公道:“再仔细想一想。”

中年人想了想,又道:“啊,对了。二人吵闹当中,院子里好像扑通一声,不知是撞倒了什么。”

狄公问:“哦,‘扑通’一声?”

中年人道:“正是,除此以外,就没有了。”

狄公点了点头,对文清道:“我们进去看看吧!”

文清一伸手道:“请。”三人前后走进店中,来到出事的正房。

阎氏的尸体斜靠在墙角,尸身旁扔着一把带血的剪刀。

狄公缓缓走到尸体旁,蹲下身仔细验看着。

只见阎氏的双眼瞪得大大的,脸上隐隐有青紫之­色­,嘴角旁挂着一溜血迹。喉头、左右胸前及腹部有十几处伤口,鲜血已经凝固,上身的衣衫上有两个模糊的脚印,双手软垂在地。

狄公拿起阎氏的手,翻起衣袖看了看,手腕处有一圈瘀青。他将死者的手放下,凑到尸体前,翻开阎氏的眼皮看了看。而后,转身拿起地上带血的剪刀,定睛观看,剪刀两侧的弧状把柄及刀身上印有一个清晰的血手印,是一只左手。

狄公缓缓站起身,在屋里边走边仔细查看。只见装针线的小笸箩倒扣在桌上;桌旁的凳子翻倒在地,地面灰砖上有几点黑红­色­的东西。

狄公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是几点血迹。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阎氏尸体所在的位置,静静思索着。

文清轻声问道:“先生,您有什么发现?”

狄公道:“从阎氏的死状可以看出,死前定然与人进行了激烈的厮打,这一点从阎氏脸上的青紫瘀痕可以看出。”

文清和曾泰点了点头。

狄公道:“可以断定,与其厮打之人正是孙喜望。”

文清道:“哦,却是为何?”

狄公道:“阎氏的脸上为何会有瘀青?”

曾泰道:“定是厮打中,被人击中脸颊。”

狄公道:“不全对,看这瘀青的走势和样子,应该是被人打了很多记耳光所致。”

文清道:“不错,下官也是这样看。”

狄公点了点头道:“你们注意到没有,阎氏脸上的瘀青是右边重左边轻。”

文清和曾泰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道:“不错,可这能说明什么?”

狄公笑了笑道:“你们忘了孙喜望的手。”

曾泰猛地醒悟过来:“对呀,孙喜望是个左撇子。”

文清也恍然大悟道:“对对对,左撇子打人,对方右侧脸颊是迎向他正手的方向,因此发力最重。所以,阎氏脸上的瘀青才会右重左轻。”

狄公道:“而且,从刚刚街坊的讲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断定,与阎氏厮打之人正是孙喜望。”

文清、曾泰点了点头。

狄公道:“我想当时的情形一定是这样的。孙喜望站在床榻边,阎氏坐在桌旁。争吵发生后,孙喜望勃然大怒,从床边冲到桌旁,将阎氏打倒。这一点,从凳子翻倒的方向,以及地上的几滴血迹可以得到证实。”

文清和曾泰走过来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

狄公道:“而后,恼羞成怒的阎氏跳起身,从桌上放针线的小笸箩里拿起剪刀向孙喜望戳去,这一点可以从翻倒的笸箩得到证实……”

曾泰不解:“先生,为什么肯定是阎氏先拿起剪刀,而不是孙喜望呢?有没有这种可能?孙喜望盛怒之下,从笸箩里抄起剪刀将阎氏杀死?”

文清道:“下官也是这么看的。”

狄公摇了摇头道:“如果是孙喜望先拿起的剪刀,下面的动作一定是刺向阎氏,那么,阎氏的尸体也就不会靠在墙角,而是躺在这里。这是其一。第二,阎氏脸上的瘀伤是过度击打所致,换句话说,孙喜望用力抽打其面部,最少有十几下,甚至几十下,才能造成现在阎氏脸颊的瘀青。你们想一想,如果孙喜望早将剪刀拿在手里,他怎么能够再腾出左手去打阎氏耳光呢?”

文清点头道:“嗯,有道理。”

曾泰也道:“有道理,先生您继续说。”

狄公道:“阎氏拿起剪刀刺向孙喜望,孙喜望抓住她的手腕,二人扭打起来。这一点,可以从阎氏手腕上的瘀青得到证实。”说着,他走到阎氏尸身旁,拿起她的手臂,捋下袖管,果然,手腕处有一圈瘀青。文清和曾泰也凑上前来一同检视。

狄公道:“二人扭打当中,孙喜望狠狠一脚踹在阎氏的胸前,这一点,从阎氏衣衫上的脚印可以得到证实。而后,孙喜望赶上前来,一连给了阎氏十几记耳光,将剪刀从她的手中夺了下来……”他的声音顿住了。

文清继续道:“此时,孙喜望已失去理智,狂怒之下,发疯般地用剪刀将阎氏戳死。杀人后,他自知闯下大祸,畏怕衙门追查,因而离家出逃。”

曾泰点了点头道:“非常合理。”

狄公回过头来望着二人道:“你们是这么认为?”

文清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解释阎氏之死,以及孙喜望的失踪呢?”

狄公没有回答,俯身从阎氏的尸身旁拿起那柄带血的剪刀仔细观察着。

剪刀内套手染有血污,套手的弧形外圈及刀身之上印着一只清晰的左手血手印。

一旁的文清指着狄公手中剪刀道:“剪刀之上印有左手的血手印,可以肯定,杀人者定是孙喜望。”

狄公缓缓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了阎氏的双手。

阎氏的双手软垂在地面,五指放松,没有一点屈张僵硬的迹象。

狄公抬起头,静静地思索着。良久,他扭头向身后的方桌上望去。方桌置于门侧,桌上除了倒翻的笸箩外,还摆着一盏风灯。

狄公走到桌旁,伸手拿起了风灯,仔细地看着。

风灯是上下分体的,下面是一只铜筑的烛台,上面是一个帛制的椭圆形灯罩。铜烛台上Сhā着半只红蜡。

狄公将灯罩拿下,轻轻弹了弹,灯罩的材质很硬,发出一阵“嘭嘭”声。

曾泰道:“先生,您有什么发现?”

狄公缓缓摇了摇头道:“就目前现场的情形,阎氏的死状,以及街坊们的叙述来看,孙喜望杀人潜逃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曾泰点了点头。

文清道:“依先生之见,现在该当如何处置呢?”

狄公沉吟片刻道:“自案发到现在,不过几个时辰,孙喜望跑不远。县令大人,请你立刻发下海捕,命三班捕快各路追踪,缉拿孙喜望到衙,这是目前得到答案最有效的办法。”

文清微笑道:“与下官所想一致。”

话音未落,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负责监视常妈妈的捕快班头吴头儿闯了进来。他面­色­惊慌,满头大汗:“大人,出事了!”

文清道:“怎么了?”

吴头儿道:“常妈妈昨夜被人勒死在家中!”

“啊?!”狄公三人不由大惊,“快去看看!”

只见常妈妈倒卧在榻上,脸­色­紫青,双目圆睁,额角裂开一条深深的血口子,脖颈处缠绕着一条麻绳。狄公三人走到尸身旁,仔细地验看着。

良久,狄公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视着屋内。榻旁地上,扔着一只铁制的方形烛台。

狄公走过去,将烛台拾起,仔细地看着。

烛台的方角处染有血迹。

狄公看了文清一眼道:“县令大人,我记得常家门前应该是有捕快昼夜监视的吧?”

文清点了点头道:“正是。”他回过身道,“来人!”

吴头儿快步走了进来:“大人。”

文清道:“昨夜是谁负责监视常家?”

吴头儿道:“回大人,昨夜是小的值班。”

文清道:“夜里有什么动静?”

吴头儿道:“没有啊,一切正常。”

文清道:“那,你是怎么发现常婆子被杀?”

吴头儿哭丧着脸道:“往常常婆子起得很早,大概是卯时左右,便已开门打水,洒扫庭除,料理一应家务。可今日,到了巳时,屋里还没有动静,小的觉着不对,便上前叫门,屋里却无人答应。小的这才从后院翻墙而进,发现常婆子已被人勒死在榻上了!”

文清道:“昨夜有没有人来找过他?”

吴头儿摇了摇头道:“没有,小的一宿大睁着双眼,这周围一点动静也没有。”

文清对狄公道:“想来,凶手是跃墙而人,从后门潜进屋中行凶的。”

狄公缓缓点了点头道:“以现场的情形来判断,凶手潜入房中之时,常妈妈已经睡熟,凶手先是用铁制烛台重击其头部,致其昏晕,而后,用麻绳将她勒死。”

文清点了点头道:“不错,看屋中的状况,确实如此。”

狄公深吸一口气道:“昨夜阎氏被杀,无独有偶,常妈妈也在家中遇害。我想,这两件案子当中定有内在的关联……”

文清吃了一惊道:“哦,内在关联?先生的意思是?”

狄公道:“我所说的内在关联,指的是作案动机。你们想一想,谁有动机杀害常妈妈?”

文清和曾泰对视一眼,静静地思索着。

狄公道:“首先,何五奇为了掩盖他与阎氏的通­奸­之罪,有可能遣人害死常妈妈,杀人灭口。”

曾泰道:“可何五奇昨夜一直呆在何园之内,没有作案的时间。”

狄公道:“我并没有说是何五奇亲手杀死了常妈妈,他有可能派遣手下前来作案。”

文清摇了摇头道:“先生,杀人灭口这种办法,乃是犯罪之人事到临急,为掩盖真情使用的下策。而何五奇现在还并不知道通­奸­之事已露,他为什么要杀人灭口?我想,此案应该不会是他做下的。”

狄公道:“何五奇财大势大,他很有可能已经通过另外的渠道,得知了通­奸­之事已经败露,因而行此杀人灭口之举。如果昨夜仅发生了常妈妈遇害这一桩案子,我们完全可以将他列为第一嫌疑人。然而,真正令何五奇脱却­干­系的,是孙记绸布店内发生的凶案,这两件案子几乎同时发生,而被害人阎氏与常妈妈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故此,这两桩命案独立发生,毫无关联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文清和曾泰点了点头。

狄公道:“我们姑且说,这两桩命案是同一个凶手所为。而就何五奇来说,杀死常妈妈灭口是符合逻辑的。然杀死阎氏却有悖常理。通­奸­之事,阎氏与其同罪,二人是一条线上的蚂蚱,飞不了你,也跑不了我。因此,阎氏绝不会咬出何五奇,这一点,何五奇心里非常明白。况且,这二人恋­奸­情热,心投意合,何五奇是不会对阎氏下此毒手的。”

文清赞同道:“是的,何五奇作案的可能应该可以排除了。”

狄公道:“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个有作案动机的人—孙喜望。”

文清吃惊地道:“孙喜望?孙喜望杀死阎氏这一点可以肯定。可他为什么要杀死常婆子?”

狄公沉吟着道:“你们还记得,几天前狄春等人奉命监视孙记绸布店,发现阎氏趁夜来到常妈妈家门前,当时,孙喜望也在场,他说他早就怀疑是常婆子在中间牵线搭桥的。当天夜里,是县令大人带吴头儿来到通衙客栈将这番话告诉了老朽,这才有了我们夜审常婆子那一幕。”

文清道:“不错,下官记得。”

一旁的曾泰猛地脱口喊道:“我明白了!先生,您是说孙喜望杀死阎氏之后,趁夜从后院潜入常家,向常妈妈逼问­奸­夫的姓名,常妈妈惊恐之下,道出了­奸­夫乃是何五奇。孙喜望随即杀人灭口,逃之天天。”

文清双掌一击道:“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孙喜望一直欲将­奸­夫­淫­­妇­除之而后快。他定是在昨夜怒杀阎氏之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夜暗人常家问清­奸­夫身份,而后将常婆子这个为阎氏和何五奇牵线搭桥的刁­妇­勒死,以泄心头之恨!”

狄公点了点头道:“目前,这一切都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因此,找到孙喜望才是至关重要的。”

文清道:“我想孙喜望绝不会走远,从他杀死常婆子之举看来,他下一步就要对何五奇下手了!”

狄公道:“凭孙喜望一介平民,对付何五奇谈何容易!但世事难料,我们也不能疏忽大意。县令大人,我看这样,一方面你派出人手查找孙喜望的下落。另一方面,由你出面前往何宅,面见何五奇,提醒他注意安全。”

文清点了点头道:“好,这两件事下官立刻就办!”

何五奇在正堂中缓缓踱着步。何竟快步走了进来,四下看了看,回手关闭了堂门。

何五奇停住脚步问道:“怎么了,鬼鬼祟祟的?”

何竞走到何五奇身旁压低声音道:“老爷,昨夜小的看到夫人在后角门外的大柳树旁,与一个身穿黑袍的男人会面,两人低声密语说了很长时间。”

“哦,看清那个男人的脸了吗?”

何竟摇了摇头道:“距离太远,小的没有看清。”

何五奇深吸一口气道:“我说她近来怪声怪调,­阴­阳邪气的,原来是在外面有了相好了。”

何竟道:“老爷,依小的看,此事有怪,绝不是您想得那么简单。”

何五奇惊讶地道:“哦,什么意思?”

何竟道:“您还记得几天前,夫人身受重伤的事情吗?”

何五奇点了点头。

何竟道:“还有,昨日在后园,怀先生给夫人拆字,说她所谋之事定然遇到血光之灾,而且难以成功。您注意当时夫人的神情了吗?”

何五奇缓缓点了点头道:“不错,当时她好像非常惊慌。何竟,你说夫人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何竟轻声道:“这种事小的不敢乱说。但最近发生在府中之事,总而言之是非常蹊跷。您说,会不会与那个男人有关?”

何五奇咬牙切齿地道:“好啊,在盱眙县城之内,竟然有人把主意打到五爷头上了!”

何竟道:“老爷,您可要小心点儿。

何五奇沉吟片刻道:“先不要惊动夫人,继续追查,一定要搞清此人的身份。看看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何竟点了点头:“您放心。”

何五奇道:“哦,怀先生到了吗?”

何竟道:“啊,刚刚小的到后园,看见怀先生的大件箱笼已经到了,随从们说还有一批随身行李,马上就到。”

何五奇道:“那怀先生人呢?”

何竟道:¨据随从讲,怀先生和曾先生被县令大人请去了。”

何五奇一愣:“县令大人?”

何竟道:“正是。”

何五奇皱眉道:“县令大人找他会有什么事?”

何竟道:“这就不清楚了。想来是县令大人见他财大气粗,也要巴结巴结。”

何五奇点了点头笑道:“幸亏我们将他请入了府内,否则这么一大块肥­肉­,还不知有多少人盯着呢!哦,你马上派人到通衢客栈,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何竟道:“是。”

几辆大车停在通衢客栈门前,鲁吉英指挥狄春、张环和卫十们将所有随身行李及物品装上了大车。

鲁吉英看了看满载行李的大车道:“还有东西吗?”

狄春道:“刚刚小的和张环检查了各个房间,再没有遗留之物了。”

鲁吉英点了点头道:“好,启程吧!”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请问,这里是客栈吗?”

鲁吉英转过头来,登时惊得目瞪口呆。身旁的狄春、张环张大了嘴,直愣愣地望着面前的人。

站在他们面前的正是李元芳。身后跟着小清、庞四,还有一辆驴车。

李元芳诧异地望着鲁吉英三人,又看了看自己身上,奇怪地问道:“几位,怎么了?”

鲁吉英浑身颤抖着,猛地,他一步跨上前去,拉住元芳的手狂喜地喊道:“元芳,是你!真的是你,你,你……”

狄春和张环也围上前来激动地喊道:“李将军,你回来了!”

李元芳彻底愣住了,一旁的小清和庞四也面面相觑。

李元芳望着鲁吉英道:“你们,是不是认识我?”

此话一出口,轮到鲁吉英三人傻了,他结结巴巴地道:“怎么,你,你不认识我?”

李元芳仔细地看着他们,良久,缓缓摇了摇头。

鲁吉英半天没有说出话来。终于,他与狄春和张环对视了一眼,声音略带颤抖地道:“你,你不是元芳吗?”

李元芳一怔:“元芳?李元芳……”

鲁吉英点了点头。

李元芳踏上一步道:“我真的叫李元芳?”

鲁吉英刚想回答,一个人走到了元芳身旁,正是小清。

鲁吉英一见小清,登时惊呆了,脱口喊道:“是你!”

小清莫名其妙地看着他道:“是我,怎么了?”

鲁吉英的身体微微有些颤动,他深吸一口气道:“啊,没什么,我们见过面吗?”

小清奇怪地看了元芳一眼道:“在哪儿?”

鲁吉英也愣住了。就在此时,狄春拉住李元芳的手道:“李将军,您,您是怎么了?小的是狄春呀!”

鲁吉英狠狠一把将他和张环拉到了身后道: “啊,对不住,是我们认错人了!”

狄春和张环愣在一旁,不解地看着鲁吉英。

李元芳也狐疑地望着他道:“刚刚,你们是不是叫我李元芳?”

鲁吉英看了一眼他身旁的小清道:“啊,不,不,是我们认错人了,认错人了,尊兄是要住店吗?”

李元芳点头道:“正是。”

鲁吉英一指客栈院内道:“这里是盱眙城内唯一开张的客栈,外堂就在院中,尊兄请吧!”

李元芳望着鲁吉英,深吸一口气道:“你,究竟是不是认识我?”

鲁吉英斜了小清一眼道:“啊,尊兄,你与我们的一位朋友非常相像,是我们认错了,对不住。”

李元芳疑惑地看了看鲁吉英,点了点头道:“有劳了。”说着,与小清等人向外堂走去。

鲁吉英望着几人的背影,沉思不语。狄春低声道:“鲁大人,他就是李将军啊!您,您这是怎么了?”

鲁吉英一摆手道:“元芳身旁的那个女人就是铁手团的杀手云姑。”

狄春猛吃一惊:“什么?”

鲁吉英点了点头道:“我之所以制止你们,就是不明白元芳怎么会和她在一起,而且,他们都装作不认识我,难道这中间有什么隐情……”

狄春焦急地道:“鲁大人,现在怎么办?”

鲁吉英道:“你马上将此事禀告狄阁老,我和张环在这里守候。”

狄春点了点头,转身向街道飞奔而去。

小清和庞四将彭春扶躺在客栈的榻上,李元芳站在门前静静地思索着。

小清走到他身旁道:“刚刚门前那几个人真是奇怪,大呼小叫地冲上前来,好像与你很熟识的样子,可细问起来,又说认错了人……”

李元芳道:“那个人叫我李元芳,而另一人管我叫李将军……小清,还记得从我衣服里找到的小本子吗?”

小清点了点头。

李元芳道:“那上面写着:李元芳,检校千牛卫大将军。难道,我从前的名字真的叫李元芳?”

小清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并没有认错人?”

李元芳缓缓点了点头道:“可,他们为什么又要否认呢?”

小清拍了拍元芳的肩膀道:“放心,如果他们真的认识你,就一定会回来。”

李元芳长叹一声道:“但愿吧!”

小清道:“水生,彭春快挺不住了,我看你还是赶紧去找个郎中吧!”

李元芳点了点头,出门来到外堂的柜台旁。

店伙计赶忙站起身道:“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李元芳道:“刚刚在客栈门前的那几位,是什么人?”

伙计望着门外道:“他们是住店的客人,人数很多,为首的是位姓怀的老先生,其余的都是他的随从。”

李元芳道:“适才,我看到他们将行李装上了大车,是要离开吗?”

伙计道:“啊,是这么回事,怀先生被城里的大盐商何五爷请到何园中下榻。怎么,您认识他们?”

李元芳道:“我就是随便问问。啊,对了,小二哥,这附近有没有好郎中啊?”

伙计想了想道:“您出门往西走,有个广济堂药铺,那里面有郎中。”

李元芳道:“有劳了。”转身走出大门来到街上,辨认了一下方向,往西而去。

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后,鲁吉英和张环转了出来。鲁吉英轻声道:“你在这儿盯着,我跟上去看看。”

张环点了点头。

鲁吉英尾随元芳而去。

0 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