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早晨7时起,日军第6师团的反复冲击开始了。这里集中了第6师团的两个旅团的四个主力联队,冈本保之大佐的熊本第13联队、长谷川正宪大佐的第47联队、冈本镇臣大佐的第23联队,竹下义晴大佐第45联队。另一翼,末松茂治第114师团麾下的四个联队也在向雨花台进攻着。20架飞机向着仅100米高的雨花台轮番俯冲着扔着炸弹,地面上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和山炮炮弹夹杂着落在雨花台不到2000米宽的防线上。日军一次次冲上山顶,又一次次被打下去,守军阵地仍然坚持着。
现已激战3日了,日军在阵前遗尸上千。中国守军孙元良部八十八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二六二旅少将旅长朱赤被敌炮炸死,今天上午二*旅少将旅长高致嵩壮烈殉国,团长、营长大半殉国,伤亡人数已近六千。
楚绍南是打过仗的军人了,他从法国军校被召回时淞沪战役已经开打一个月,9月10日到南京国防部报到后直接被派往上海孙元良部,被孙元良将军直接任命为八十八师二六二旅一团三营二连的中尉连长。
之前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了三年,又在法国军事学院深造了一年多,本来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日本的陆军大学进行学习,一个是回国任职。但这两个选择他都放弃了。在日本的三年他已明白了日本朝野想吞并大陆的野心,再进日本陆大也学不到什么了。回国任职他又觉得回去和红军打仗不太对劲,他一向认为凡是生命力顽强的群体和组织都是令人尊重的,共产党的成份和主张是他心存敬重的。所以他放弃回国就可以当副营长的机会去了法国军事学院继续学习。而这次面对日本的侵略他没等召唤便开始准备回国,召回命令下达的第二天他就踏上了为祖国效力的返程。
在军事院校里他除了学会了很多正规战争的战略战术外,还学会一身实战本领,他的个人野战能力和对各种武器的应用以及现代设备的使用操作都是一流的。他在原始森林只带着一把刀生存过三周,他能把各种枪械玩到极致尤其是短枪在50米内弹无虚发,他的驾驭坦克、摩托车和汽车的水平胜过专业军人,他的一口流利的美音英语、东京日语几可乱真……但他觉得最大的收获却是自己悟出来的,就是军人面对战争的心态。
军人如果有正义感和捍卫感,有充分的信念和战斗理由,就会有一种自信的心态。而同样面对战争如果有了自信的战士,才能机智灵活从容不迫而更加顽强果断,战术和动作就不会失态变形,也不会蛮干莽撞。这样的军人是战无不胜的,或者说虽败犹荣。
在淞沪战役中他充分体现和发挥了自己的这种军人心态理论,在对日军作战时占尽了上风。可惜他只是一个下级军官,没有更多的兵供其指挥,也没有机会用他的理论引领全军。不然用不了一个月就会把日军赶回小岛上去。
当时他到任后马上对中日双方的胶着状态提出了自己的打法,就是组织敢死队让日军日夜不得安宁,在战术和心理上同时对日军发起进攻。他挑出全连的36名精兵组成了在沪中国军队第一支敢死队,全队士兵勇敢机智,视死于归,他亲自率队深入敌阵,屡次重创日军。他的双手短枪百步穿杨,获得“双枪将”和“神枪队长”的称号。连日军都知道中国军队有位会说日本话的神枪手军官。
在闸北的两个多月的日日夜夜战斗中,他的勇敢自信、果断指挥得到众多将士的好评也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参战一个月时便被孙元良晋为三营上尉副营长。要不是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从前线把一批军官调回,保卫四行仓库的壮举非他莫属。
上个月撤到南京后被抽调到南京军委会参谋部任上尉参谋,如果再出马到部队应该是指挥一个团了。
楚绍南做了参谋以后,已不直接指挥部队了,但他知道自己原来的八十八师的三营在雨花台防守,便执意申请来到阵地参加防守。他是12月9日上的阵地第二天日军就开始了进攻,现在营、团一级的军官都牺牲了,被孙元良现场指命为团长担任起本段防线的指挥员。
随着一批榴弹的爆炸,士兵们接二连三地倒下。他们在山上坚持了三天三夜,弹药匮乏,药品短缺,形势已变得十分危急。又一群山炮发射过来,威力更加强大,有几发越过阵地落在后面的伤兵群中。
楚绍南听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临危不乱的声音在指挥大家处理现场,他心头略安。待日军的这次冲锋又稍被压制住后他猫着腰跑到后面伤兵场地。
果然是他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