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中那个夏天的轮廓,依然清晰。
回忆
高三那年的夏天是极难熬的,考生们笑称其为“黑色的六月”。高考刚刚结束,迈出考场的那一刻,临渊感到整个身心空落落的,积蓄了十多年的东西,在这两天中倾囊而出了,从少年到青年,整个漫长的岁月中,好像都在为这一刻努力着、准备着,当终于跨过它时迎来的反而不是欣喜和愉悦,似乎自己的感触已经远远超脱了悲喜这个层面。他走出校门,门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和的车堵塞住路口。这些人顶着太阳焦急地张望着出来的考生,有几个或许看到了自己的儿女,慌忙迎上去,看着孩子疲惫的神情,心疼地将手中的矿泉水递过去,那瓶上还沾着手中油腻的汗滴,想是握太久了。无论考试结果如何,这一刻都显得不重要了。临渊没有停留,他甚至都没有看一眼周围,就那样直直地从人群中穿了出去。
红中泛黑的太阳毒辣地炙烤着临渊,他快走几步,转弯进入一条阴暗的弄巷。不同于别处,潮湿的空气弥漫在长满青苔的石板周围,前方的天空透出几道金灿灿的光芒,却驱不散这里的阴霾。弄巷深处冒出一个黑点,那是一座房子,格式古典,白色的墙体由于雨水的冲刷微微发黄,铁质的大门有些生锈,乍一看倒像是民国时期的别墅。
打开家门,扑面而来的烟味让临渊皱了皱眉头。他的父亲捻灭烟头,咳嗽了几声。
“咳咳咳!考完了?”他的脸色有些蜡黄,眼睛浑浊,手上的青筋一跳一跳。
“嗯。”临渊脱下外套,顺手将书包放在沙发上。
“还有两天就要填志愿了吧。”
“哦。还有三天。”
“你想好要填什么了吗?”他饱含深意的看了临渊一眼。
仿佛没有看到父亲的眼神,临渊低下头:“爸......我还是想上东北师范大学。”
“不行!咳咳咳!我早就和你说过了!”临渊父亲猛地咳嗽起来。“你说说,当老师有什么前途,工资少,工作量还大。”说到这儿,他语气缓和下来:“小渊啊,你有个表叔在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工作,你这成绩本来上这所大学有点难,可架不住你命好。你表叔说了,还有几个自主招生名额,给你留了一个,咳咳咳咳!到时候咱再求求人家,你上这所学校不就是铁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人家这所学校是北京的名牌大学,说出去也有面子,毕业后待遇也好。你看......”
“不上!”两个字——言简意赅,临渊的态度出奇强硬。